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与商情     
养蛇致富莫入误区 蛇全身是宝,蛇肉及蛇制品市场行情好,需求热,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抢手俏货。人工养蛇是农民和下岗职工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有一些养蛇户进入了养蛇误区,导致效益低下。养蛇误区主要是: 蛇场不标准。一些养蛇户因为没有一个符合标准的蛇场(园),特别是在蛇的防逃、采光、温湿度、越冬过夏、食源水源等许多关键环节上都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利于蛇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导致蛇生长慢、繁殖少、毒液产量少而且纯度低,养蛇效益差,甚至赔本。 引种不得法。初学养蛇者引进蛇时不懂蛇种,盲目引种,尤其是引进了一些已被拔牙、取胆、注水、灌  相似文献   

2.
“围着市场转,跟着市场干,什么(项目)市场效益好就种(养、加工)什么”的口号喊了好几年,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跟”字,说明白了就是“滞后”的意思。举三个事例为证。山东省曹县魏湾镇有一农民看人家养甲鱼效益好,就投资在院中建池养殖300多只甲鱼。但到他卖时,甲鱼却不如引种时的鱼苗值钱。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供求、价格瞬息万变,今天赚钱的东西,明天可能赔钱,一个“跟”字,决定了行动至少晚于市场一步,想跟总跟不上。山东省诸城市孟疃镇农民刘本明,前些年同样养甲鱼,但他看到市场上甲鱼过剩,价格出现了下滑,…  相似文献   

3.
恶意布陷阱,信口胡吹嘘。以提供致富信息、推广新技术为名,到处邮寄信件或打广告,推销他们所谓的“致富信息”。说什么养殖20对美蛙一年能赚十几万元,养一对蜗牛年创产值2.4万元、创纯利1.5万元,养50公斤特大黄鳝获年利18万元,等等;并称这些项目易养、不生病。其实,这类小报、小刊的广告所提供的“致富信息”都是骗人的谎言,诱人的陷阱。它们在湖北、湖南、浙江、河南及广东省部分地区散布较为广泛。在介绍品种产量、效益时,夸大其词,其产量、价格严重脱离现实,而且大多数特种养殖项目都有特殊的条件,不是他们所讲的易养不易生病。牌大无详…  相似文献   

4.
富家先富脑     
据报载:某乡一位农民为了尽决致富,投资数万元,承包了一处集体果园,同时又养了100多只鸡和20多头猪,致富项目虽然不少,但由于脑袋里没有科学文化知只,管理不善,到头来不但没挣着钱,反倒赔了本。由此看来,无论搞什么项目,七凭良好的致富愿望和资金的投入丕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5.
实际工作中,常常碰到两种乡村干部——一种是在讲全盘经济工作时,规划讲得头头是道,目标定得清清楚楚,但当进一步问及实现规划的具体途径是什么,实施项目农民增收多少、财政增收多少时,便语焉不详,或“王顾左右而言他”。其结果,自然是规划成了“空话”。另一种是实施某个具体项目时,要求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本意很好,也很必要,但由于习惯于行政命令,对实施项目或调整结构的意义、好处难以向农民讲清道明,甚至农民主动找干部谈心算账,干部也算错账或算不清账。其结果,要么项目上不了,结构调整不了,要么干群关系搞得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6.
家常素菜馆     
《经营者》2001,(8)
<正> 开素菜馆有两种不同的考虑:要么是该项目比较新奇,所以从事的人少,有盈利的空间:要么是项目缺少人的配合,参与者和顾客都较少,风险较大。对于后一点,投资者一定要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冷静地作出选择。因为这一项目在国外及我国的香港地区,都发展良  相似文献   

7.
前些年流通的假币,以100元、50元券居多,而今行骗者见各地对大钞均有一种戒备心理,于是改变手段,将大钞改为小钞,将10元、5元券假币混入农村。这些骗子又采用哪些手法呢?趁天黑高价诱人前不久,在山东成武县桃花寺乡陈胡同村,一骗子利用当地农民“见钱眼开”的心理,晚上驾驶三轮车潜入村中,以每公斤2.5元的高价收购花生,并一再假惺惺地叮嘱农户:“不要声张,惊动了工商部门受罚不说,对你们卖花生的也不利。’当晚就有两户农民将花生全部卖出,结果,付给他们的近千元钞票中有10多张是假IO元券。无独有偶,一骗子来到成武县大…  相似文献   

8.
湖北姓周的所谓养蝎大王,从1986年开始以帮助农民养蝎致富为名,在湖北、湖南、甘肃、海南行骗,骗得几千万元,使近千户农民破产.骗子最终在海南受到法律严惩,但在这起诈骗中有责任的仅仅是骗子吗?  相似文献   

9.
核心提示 土地开发整理不实现项目业主制,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当地农民施工建设:项目不以追求新增耕地数量为目标,以农民自愿联户申请和适宜耕种为主要原则:项目规模投资由过去800元/亩增至3080元/亩,农民人均年收入却由过去的1000元增至10000元。  相似文献   

10.
杨岔梅是山西省吉县吉昌镇林雨村农民,她创办的“黄河养鸽场”经营6年来,创产值100万元,累计纯收入达36万余元,平均每年6万元。那么,她是如何经营这项产业,从养鸽业中发财的呢?一是选项准。杨岔梅于2000年初春开始养鸽,至今已5年了。自1999年夏季开始,杨岔梅为了摸索致富门路和丈夫先后到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省考察,看过20多个种植和养殖项目,最后在西安看中了养鸽这项产业。从考察中杨岔梅得知,肉鸽饲养简单,投资少,成本低,用粮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也是一项快速致富的好项目,适合于缺乏资金的农户。于是她…  相似文献   

11.
养什么挣钱?夏志琼目前,在咱农村,农民朋友为了致富奔小康,对于商品生产非常热心,什么挣钱,什么来钱快,农民朋友就争着抢着干。然而厂大农民的这种急于奔富心理和盲目的商品生产方式,难免不步入歧途。有很多农民因此吃了亏,看人家于得挣了钱,自己也干,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日益趋向多元化,可是,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和厂家利用农民急于致富的心理,采用各种手段去欺骗农民。笔者在这里介绍两例,望读者朋友引以为戒,致富路上多防陷阱。香猪变“臭”猪湖北省南漳县孔华伙同刘桃轩游说当地县领导,说香猪是我国最珍贵的猪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内地一些星级饭店烤乳猪每公斤价格达80元,沿海地区,每公斤达120元,在美国一只3公斤的“烧香猪”价格高达5000元人民币……为了骗取农民的信任,孔华还一手炮制了《养殖香猪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在这个报告里,他以一…  相似文献   

13.
王勇 《乡镇论坛》2014,(23):19-19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卞桥镇以“科技入户,帮农民致富”为主题,利用手机飞信平台,及时向广大群众传递农业科技知识,缩短科技信息与农民之间的距离,飞信成为当地农民科技致富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4.
去年小麦收购实行优质优价,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种植优质小麦的好处,因此在今年的小麦生产中引种新品种的积极性很高,由以往心存疑虑被动接受转为自觉主动选购小麦新品种,这样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便于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但笔者在下村工作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新问题,部分农民在选购品种时只图新,不顾其种植条件当地是否具备,存在只要是新品种就能优质高产的错误认识,陷入了盲目。笔者调查了 10个村,竟然发现有 500多户农民准备或已经购买的七、八个小麦品种,有的未经农科部门在当地试种,有的根本就不适宜在当地气候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有人靠养奶牛致富,年收入达300万元;有人养奶牛连本都赔上,从而被迫“杀牛”,这是发生在河北省奶牛饲养龙头地区——唐山市丰润区的一种怪现状。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是全国闻名的“奶业之乡”,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奶牛存栏数由1996年的8000多头,迅速增加到如今的12.5万头,农民人均奶业收入超过1000元,奶牛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摇钱树”。不过,对于以家庭散养为主的当地奶牛养殖业来说,这棵“摇钱树”上的“钱”似乎越摇越少了。从养牛到杀牛唐山市丰润区长期以来一直有着饲养奶牛的传统,这里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非常适宜奶牛生长…  相似文献   

16.
如火如荼的中国地产,实际上大多走着西式的路子,要么现代简约,要么欧式元素。无论是天子脚下,还是“废都”西安,均是如此。倒是在西南成都,杨毫的芙蓉古城与涂国明的清华坊却掀起了新一轮房地产“新中式”之风。撇开这房地产界大伙都熟悉的住宅项目不谈,我们来看看同样在成都,同样弥漫着中式气息的商业地产项目“锦里”与“寒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镇扩建缩小了农村土地的耕种面积,很多农民都因政府的城镇规划而失去了土地,然而,国家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社会保障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虽然很多当地政府部门都出台了适应地方经济的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只是最基本的养老、医疗、就业和低保,难以满足失地农民的根本经济需要,使失地保障系统的内部出现了不均衡现象,本文则是结合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提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部不均衡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青云 《企业研究》2000,(11):37-38
会养更要会卖 养金鱼发了财 陈军发是我地出了名的科技致富能手,前几年养鳖、养美国青蛙发了点财,但市场无情,从1998年起这两个行当利润大大降低,决定转行。可是面对这些现成的蛙池、鳖池到底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利用价值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觉得利用蛙地来养金鱼是一个好思路,养金鱼比起其他养殖项目绝对是冷门中的冷门!经调查,金鱼在一般小城镇还是一个空白,再到几个大中城市的花鸟虫鱼市场摸底,真是不摸不知道,这一摸真让他大开眼界。除了熟识的金鱼和锦鲤外,还有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各有特色的观赏鱼令人应接不…  相似文献   

19.
杨汉祥 《乡镇论坛》2010,(11):46-46
近年来,各地相继建立了农家书屋,配置了各类农业科技书籍和音像制品。广大农民朋友在劳动之余,置身其中学习种养技术,寻找致富项目。农家书屋已成为广大农民吸取知识、传递信息、科学致富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海口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建设,平均单产比示范前增长11%,年人均增收1362元.农民深有体会地说:"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是质量技监部门交给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