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化领域,作品比作者更有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十余年策划创意生涯的黎家明也属这一种现象。十年来,有许多有影响的成功策划案例出自他的手,而他本人几乎不为人知。直到1998年初,他意欲为200多万元的天价拍卖自己的一个广告创意时,才引起 相似文献
2.
翻遍经济学词典,你也许找不到“点子”、“点子商品”的字眼,但它们的确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广州蚊帐厂生产的蚊帐曾一度滞销,后来该厂想了一个点子,把老式蚊帐改成了壁画和宫灯形状,白天收拢变成墙头的壁画或 相似文献
3.
王力,决策咨询专家,另类思维学者,中国智业创始人,北大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北京恩波智业研究所所长。1987年辞记者公职创办波恩,因策划,催发“亚细亚现象”和“亚都现象”而名声鹊起被社会誉为“公关第一人”,被业内尊为“策划泰斗”。我认为,点子有别于主意,有别于理念,有别于设计,有别于谋略,运用得法。自成一派:过犹不及。赔笑大方。点子就是”单个主意”的俗称,有效有用也有限,虽说四两可以拨千斤但千斤毕竟千斤,四两毕竟是四两小马拉大车的结果步定会不尽如入慧。点子就是””‘小机灵”的泛称。偶尔一抖神头怪脸倒也是… 相似文献
4.
多种经营 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大多是多元化,很少有人再固守单一的产品或经营项目,为的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退自如,所以多种经营已不是什么诀窍,但日本MK出租汽车公司的顺手牵羊式的多种经营战略却仍然值得介绍。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谋略为朱元璋奠定了明朝基业,唯学子所知;那么诸葛孔明的“隆中对”,使汉室三分天下,刘皇叔雄踞一方的运筹,可以说知者甚多。 朱升的谋略,孔明的运筹,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策划。策划,是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所做的当前决策,是一种借助脑力进行操作的理性行为,其结果是要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衡量未来可采用的策略。简言之,策划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如何做的问题。因此,策划是一座桥,它将现在和未来有机地连结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音波洗衣球 德国研制出一种新型洗衣用品,其外形犹如一个网球,重量约250克。这种“球”能发出两万赫兹以上的音波,可分解衣物上的污垢。使用时,把“球”丢进洗衣机,和衣物一起绞就行了,非但不必另加洗衣粉,洗衣时间也可缩短,一般洗三件衬衫只需一分钟。 相似文献
7.
——当点子在眼前出现时,我们看得见,闻得着,具体说不出来,但我们能感知它的存在。 其实,好久了,大家一直都嚷嚷着要找到一个点子,一个好点子。只要有了这个好点子,我们就可以把问题巧妙地解决掉。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个"点子",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创意",可以开辟一块市场。一时间里大家都这么说也都这么想。 "牛仔裤"的走红和"可口可乐"的旺销,似乎是最好的佐证。特别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初始时期,"点石成金"——令多少人心弛神往,使许多人跃跃欲试,更有几多人望眼欲穿。但是,去掉浮躁,挤出泡沫,只需稍作思考就会发现,点子,不是"点"。 "火烧赤壁",是个绝好的"点子"。但是,那不是孔明与周瑜"拍脑壳"拍出来的。没有过人的才智,没有深厚的功底,没有艰苦的调研,哪有料事如神和决胜千里的本事?"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企业往往在于它们那些成功的点子。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点子常常会在一夜之间变得过时。因此,要想在未来继续生存下去,企业就必须以创新当家,点子才能开花。 分析美国历年评出的500强企业不难看出,成功的企业大都是不断地重新评估自己的处境,并且相应地改造自己不断创新。美国3M公司就有一条15%规则:公司鼓励员工拿出自己15%的时间考虑新点子,不管这些点子是关于什么项目的。因此,3M公司自1902年起一直常盛不衰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媒体普遍报道了一件震动中国企划业和企业界的新闻──“点子大王”何阳涉嫌经济诈骗被捕!号称要点遍中国的一代“点子大王”以罪案收场,这多少令业内人士感到意外! 何阳涉嫌诈骗,法律上自会有公论,本文并不是要为何阳鸣冤叫屈,但何阳事件的发生本身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当然不能因为何阳事件而否定企划,但是它提醒人们,从何阳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思考,为了中国企划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企划界、企业界应该以此为鉴,正确认识和对待企划,褪去企划的神秘光环,还企划本来面目。 一、什么是企划 企划是筹划、谋划的意思。“企划…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广告宣传并不一定都要巨额的投资,廉价的广告同样也能创出不廉价的收益,而关键在于新颖的构思和大胆的创见。 IBM点子:不花钱在各国做广告 被美国人称为蓝色巨人的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几年前曾在全世界的电视、报纸、杂志上做过一次大广告,而公司老板却未掏一文广告费。这件事曾被传媒称为当年最有创意的金点子广告。 相似文献
12.
翻开中外工商巨于的发迹史,随处可见他们在关键时刻的神机妙算。一个个大智大勇的“点子”是他们所向披靡的利器。当工商巨子们把他们的“点子”公之于世时,有人惊叹道:“原来这么简单而又绝妙,我怎么苦苦思索而不得!”确实如此,“点子”并非深奥莫测,冥思苦想,得不到好“点子”,但只要你平时注重捕捉灵感火花,常常细心观察时代生活的纷纭万象,敢于异想天开,斗胆打破常规,学会将信息超常组合,你也许就能成为“点子大师”。 相似文献
13.
创业的点子与构想来源极多,依据一项针对两百家杰出创业家的研究,创业点子的主要来源有四: 一、针对现有的产品与服务,重新设计改良; 二、追随新趋势潮流,如:电子商务与网际网络; 三、机缘凑巧; 相似文献
14.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需要大智慧和好点子的,做企业也是这样过若干年之后,人们在回忆起2005年的时候,可能会说2005 年是“中国崛起年”。中国的崛起本来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然而,在2005年,全世界到处都在谈论中国的崛起。对这种状况,我在2005年参加许多国际会议时有亲身的感受。为什么世界会如此集中地注视中国的崛起?我看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色彩生财 日本东京市三叶咖啡屋老板挖空心思,利用人眼对颜色产生不同的感觉,达到了节省咖啡用料,进而赚取更多利润的目的。 他让30多位朋友每人都喝4杯完全相同的咖啡,但盛咖啡的杯子颜色则不同,分别为咖啡色、红色和青色。试饮结束后,他们居然对完全相同的咖啡得出了迥然不同的评论:对咖啡色杯子里的咖啡,2/3的人都说“太谈了”;对青色杯子里的咖啡,大部分朋友认为“既不浓也不淡,正好”;而对红色杯子里的咖啡,10人之中有9人说“太浓了”。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人小柳茂孝创办了一家“老板无主意商店”。他在建店时立下一条规定:本店出售新颖、实用而奇特的商品,尤其欢迎业余发明家在本店出售自己的发明成果。由于这个规定对欲施展抱负的业余发明家和有特殊要求的顾客,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买卖场所,所以商店一开张便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和业余发明家的欢迎。店门内外总是水泄不通,营业额比其它同样规模的商店(?)出好多倍。 相似文献
18.
会讲故事的人从来不少。但对既醋又性感的互联网时代来说已经不足够。像Twitter、Dropbox这样堪称伟大的产品并没有辉煌的历史,有的是内涵精彩的概念及其实现方式。然而对珍惜认知成本的人来说,首先需要的是把概念展示出来的人。好玩的故事之所以被需要。是因为人们在使用产品之前必须认识到这些革命产品的“天才”之处。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企业往往在于它们那些成功的点子。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点子常常会在一夜之间变得过时。因此,要想在未来继续生存下去,企业就必须以创新当家,点子才能开花。 分析美国历年评出的500强企业不难看出,成功的企业大都是不断地重新评估自己的处境,并且相应地改造自己不断创新。美国3M公司就有一条15%规则:公司鼓励员工拿出自己15%的时间考虑新点子,不管这些点子是关于什么项目的。因此,3M公司自1902年起一直常盛不衰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20.
色彩生财 日本东京市三叶咖啡屋老板挖空心思,利用人眼对颜色产生不同的感觉,达到了节省咖啡用料,进而赚取更多利润的目的.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