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审计软件是用于辅助完成审计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审计软件分为专用审计软件和通用审计软件,当前审计人员选用审计软件辅助完成报表审计,本文论述了审计软件辅助报表审计的功能,应用审计软件完成报表审计的模式,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应用审计软件完成报表审计的流程,审计软件在报表审计中的作用及优势,并对报表审计中审计软件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软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软件企业预算控制和执行存在不足,软件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薄弱,软件企业的内部审计得不到高层的重视,软件企业的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加强软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加强软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宣传度,提高员工的认识度,根据软件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软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员工的专业素养能力,以满足企业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3.
一、ERP与会计软件的关系 (一)从ERP软件的发展看 一种是首先开发生产管理方面的软件然后引入会计软件,形成ERP软件。另一种是先开发会计软件,然后再扩展到生产管理等模块,形成ERP软件。如用友、金算盘等就属于这类。  相似文献   

4.
陈荔 《商》2013,(13):373-373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贯穿整个软件生存周期的重要问题。重视软件项目质量管理,规范软件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软件项目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论述了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背景,通过例举一些案例体现出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还着重介绍了加强软件质量管理的相关办法,重点针对软件项目的特性,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分别采用相应做法,来提高软件项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要闻速递     
由北京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北京软件行业协会共同推出的“优程软件工程师职业教育培训”第一期培训班近日举行开学典礼。此次推出的软件人才培训,是贯彻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的文件精神,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为软件企业服务,为推动北京软件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北京软件协会通过对超过800家软件企业进行调查中发现,软件企业对既懂技术,又懂规范的软件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但一般的学历教育普遍需要两年以上,周期长、门槛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我国软件人才短缺的问题。优程软件工程师职业教育培训从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并参考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制定了合理的课程安排,同时聘请在软件行业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资深工程师任教,力争使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4个半月(420学时)的学习,成为具有规范的程序开发能力的合格软件工程师,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软件人才。“优程软件工程师职业教育培训”不仅仅向企业输送基础软件工程师,同时还致力于软件项目管理和系统分析师的培养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优程”将建立完善的软件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为中国的软件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软件外包人才现状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瑾 《江苏商论》2010,(10):67-69
随着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和软件外包领域的拓展,人才问题日益凸显,人才瓶颈延缓了我国软件外包发展的步伐。因此,要进一步推动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必须解决软件外包人才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软件外包人才现状着手,指出当前外包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软件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进而对我国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软件贸易大国到软件贸易强国是软件产业转型升级所要达到的目标。软件贸易强国的主要标志表现为:软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较大,掌控出口软件的知识产权和国际议价能力,出口软件中以知识产权为主,出口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软件品牌或软件服务的国际知名度高。中国当下适应国际化市场发展能力较弱,但竞争力逐渐提高;输出软件产品增长,但缺少高端软件;适应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较弱,处于国际软件产业价值链低端,但基础正在逐渐增强。目前软件产品安全问题给国内软件企业提供了契机,国内广阔市场为软件产品的进口替代提供了可能性。国内软件企业可以通过软件产品开发逐渐完成进口软件产品的替代,进而完成软件出口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编者按:承接软件服务外包是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在分析国际软件外包发展趋势和动因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发展的现状、承接模式以及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给承接国带来的贡献.在大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抽象出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四种模式,提出中国既要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承接软件研发、软件市场开拓等高端环节,也要在大连、西安、成都等城市承接软件编码、测试等中低端环节,形成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完整体系,提升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雷虎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5):239-240
民办高校的软件毕业生就业难,甚至软件毕业生很少能直接进入软件行业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工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岗位要求严重脱节。从软件行业对软件人才岗位的需求探讨了在民办高校开展"强实践、多训练、重项目"的项目驱动软件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根据软件的功能和用户群体定位分析,现有图像处理软件可大致分为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傻瓜型图像处理软件、图像信息管理软件三类,通过"混搭"技术,提高软件使用的适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软件项目中的需求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需求是每个软件项目开发的基础,也是每个软件项目成败的关键。所以,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前软件需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软件项目的顺利开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李承 《商业科技》2010,(9):25-27
软件漏洞是信息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人们就软件漏洞信息是否应当披露、如何披露进行激烈争论的同时,软件漏洞的黑市交易活动猖獗,学者们从为应当发展软件漏洞的合法市场以打击黑市交易,并提出了软件漏洞市场的相关理论,一些组织也在实践中进行了建立软件漏洞市场的尝试,但其发展受到软件漏洞信息的一些酉有属性的阻碍。本文建议建立可信第三方交易平台和软件漏洞鉴定评估机制,克服障碍,促进软件漏洞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软件的应用决定了软件的质量和数量。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至少10年)仍将是软件输入大国。对中国用户而言,适用的中文环境当然是不可或缺的需求。Java不仅仅是网络世纪的主要的语言,而且正向成为最流行的平台迈进。网络用的软件将继续成为软件的销售的热点。套装软件将继续畅销。捆绑销售(硬件+部分软件)将成为一种主要的软件销售方式。  相似文献   

14.
“柔性”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于管理学、制造系统中,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软件领域中。所谓柔性,即软件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特征。柔性概念引入软件工程领域,有利于开发出适应力较强的软件,提高软件对需求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延长软件的生命周期,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和维护费用,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软件漏洞是信息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人们就软件漏洞信息是否应当披露、如何披露进行激烈争论的同时,软件漏洞的黑市交易活动猖獗,学者们认为应当发展软件漏洞的合法市场以打击黑市交易,并提出了软件漏洞市场的相关理论,一些组织也在实践中进行了建立软件漏洞市场的尝试,但其发展受到软件漏洞信息的一些固有属性的阻碍。本文建议建立可信第三方交易平台和软件漏洞鉴定评估机制,克服障碍,促进软件漏洞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蒋婷婷 《商场现代化》2012,(22):119-120
近些年来,随着会计软件迅速发展,提高会计软件的教学质量是会计本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会计软件的教学现状,阐述了会计软件的教学瓶颈,并探讨了提高会计软件的教学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开放源码引发安全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洪亮  王旭 《电子商务》2003,4(7):84-86
开源软件的使用者认为,封闭源码软件并不比开放源码软件的安全性好,相反,开放源码软件更有能力和潜力提供更好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奖项     
<正> 第八届“中创软件基金”评选揭晓 日前,第八届“中创软件基金”评审会议在山西太原举行,4位杰出青年软件人才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本年度“中创软件人才奖”。中创软件于1995年就出资设立了“中创软件基金”,它包括两部分:一是“中创软件人才奖”;二是资助软件学  相似文献   

19.
王红芳 《商》2013,(2):244+195-244,195
随着软件的不断更新,UG软件是机械软件中最重要的软件之一,是学机械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对其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UG设计与编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的途径作了详细的阐述,为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还开设了网络精品课程,此外还阐述了UG软件和其他软件的不同及UG软件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SWOT的南京软件外包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外包是提升国内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成熟度的有效形式,发展软件外包业成为南京的战略目标。在对国内城市比较分析和对南京软件外包企业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南京软件外包产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南京软件外包战略和政策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