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小酷爱阅读,喜欢文学,希望长大以后成为文学家.可是高考之后,父母帮我选择了会计专业,由此我和会计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我仍然喜爱阅读,但从读会计、教会计、做审计,到在澳洲学习注册会计师课程,攻读会计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从事会计学术研究,我深深地爱上这门专业和我的工作.这一路上有过几次转折,考验和体会最深的莫过于在澳洲大学里当老师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我与会计结缘始于我的家庭.父亲曾在函授学校兼职讲课,恰巧是我母亲《工业会计》课程的任课老师,他总是说"会计非常难,你妈妈学得很辛苦",这便是我对会计的初印象.后来,我进入大学,父亲为我选择了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我才开始真正走进会计学的世界.考上硕士研究生后,我师从中国人民大学荆新教授,他关爱学生、治学严谨、豁...  相似文献   

3.
三伏期间,我挥汗读完了两本书:一是《会计先生》,一是《会计巾帼》.前者编的帅哥,后者编的美女,但主题都是会计.套用领袖的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会计. 会计,是我大学所学专业.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部队工厂,干了8年会计.因此,读这两本书颇有亲切感,仿佛让我回到了从前.  相似文献   

4.
选择会计,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不仅仅是繁琐的数字和表格,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这样的感觉,像磅礴江水,激人奋进;又像涓涓细流,晶莹剔透,细致入微. 上学的时候很多朋友问我,你是男生,学会计能有什么出息?我笑答,学会计的女生多,以后工作起来有干劲.虽然这只是个玩笑,但是对于会计,当时我也是懵懵懂懂,至于为什么选择会计,自己也不清楚,可现在想来,我为当初的选择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5.
回想起来,我这一生和会计注定是有缘分的.我的父母毕业于原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从小就经常听见他们下班回来伴着锅碗瓢盆的烟火气讨论着"折旧""费用""账平不平"等会计方面的内容.耳濡目染,高考填志愿时我自然而然选择了父母的母校,在同样的校园学习会计知识,在弄懂了从父母口中听到的专业术语的同时,也开始了我的会计追梦之旅.  相似文献   

6.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的刻刀在我脸上肆无忌惮地驰骋,已失去往日的光华.青春易逝,但留下的却是永恒的记忆.今年我已到退休年龄,也不再年轻,终有一天也将不再是会计人.回首往事,我依然会清晰地记起成为会计人的那一天,老会计对我的告诫:"孩子,选择会计,就是选择寂寞,干会计,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做事."从那时起,这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伴我走过36年会计生涯,鞭策我从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而在我对梦想还懵懵懂懂的幼年时期,就已与会计结缘。那时,做会计的邻居阿姨戴着黑框眼镜,表情认真而严肃,她左手账本右手算盘的形象,构成了我对会计的最初印象。那能计算出数字的算盘和写满了密密麻麻数据的账本,对于幼时的我来说是多么神奇。在同龄的伙伴都梦想着成为科学家、医生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会计。大学报考专业时,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会计学,就这  相似文献   

8.
浅谈会计政策的滥用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会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要求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然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因此,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有了较大空间,这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都提出了挑战.可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经常充当盈利管理的工具,且形式多样防不胜防,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想就会计政策的滥用及改进策略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从事高校会计这一职业已经有七年时间了.人们常说"七年之痒",可我却一如既往对这份职业感到自豪,对未来充满期盼. 缘起 我本科专业是会计学,硕士却被调剂到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兜兜转转,在哈尔滨学习工作十年之后,为了家庭和事业,毅然选择调转到家乡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末大学毕业的我选择了会计这一职业.入行以来,自己一直在实践中用心钻研业务,加上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在单位逐渐也成了一名业务骨干,对会计这一职业的热爱也与日俱增.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机遇的出现,我也实现了由业务骨干向财务决策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2007年高考结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我选择了财会类,从此与会计结缘,有人说会计整天和数字打交道,天天都是加减乘除算来算去,工作像白开水一样枯燥无味,自己也感觉财会是女孩子的工作.由此感到前途渺茫,不抱希望.想毕业后未必从事会计工作,当时的我十分消极.但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结识了我生命中的另一半,我的未来妻子周学芳,从此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努力,在学校组织的ERP沙盘企业模拟经营比赛中我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参加了2009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得到了系主任与专业主任的认可,继而让我编写“职业生涯规划”,我从此对财会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当一名会计。高考后,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会计专业。大学期间.我投入了十二分的热情努力学习会计.渐渐地我体会到了会计的奥妙.学会了复式记账.掌握了会计的六大要素.还能够熟练地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邀游在会计知识的海洋里.我更深刻得领悟到了会计的真谛。我时常和同学们在一起切磋练习册上的题目.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就会到附近的书店翻阅各种会计资料.直至学懂为止。面对上网玩游戏等诱惑.我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梦想,每天都在争分夺秒的看书和学习.偶尔上网.  相似文献   

13.
正《财务与会计》从1979年创刊至今已经35年了。35年来,我是伴随该刊的成长而成长的。可以说,《财务与会计》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专业杂志之一,也是我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参考最多的专业期刊。值此《财务与会计》改为全彩半月刊及推出新杂志《财务研究》之际,编辑部邀请我撰写一篇从事财务管理研究方面的文章,我当然义不容辞。斟酌再三,在选题上还是选择我付出心血最多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一、缘起1985年,我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会计  相似文献   

14.
我,一名基层会计人员,基层会计管理工作者,是<会计之友>伴我一路成长.1988年我从一所中专学校的财会专业毕业,距现在已整整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会计行业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核算模式的彻底转变.从记账方法的改变,到"两则两制"的出台;从新准则的相继颁布,到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前后共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和调整.工作的二十年,可以说是会计学习的二十年,这二十年都是<会计之友>伴我一路走来.  相似文献   

15.
刘鹏 《财务与会计》2021,(20):26-27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回首二十六年前,我穿上国防绿,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理工男,那个时候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军装少年后来竟然会与会计结缘,开启足以改变一生的会计梦想. 从外行到入行 1995年,我考入国防科技大学,专业是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这是一个需要金工实习做锤子、课程设计做收音机的专业.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会计人,我有一个梦想:"争做会计专业精英,推动会计行业发展",这个梦想伴随着岁月车轮的前行而越发坚定. 缘起偶然 相伴一生 我从小的人生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因为我羡慕那国庆阅兵时的飒爽英姿,痴迷那笔挺整洁的呢子军装,崇拜那铁血雄风的男儿气概,因此,我的高考提前批志愿理所当然报考了军校,但命运却并没有眷顾我,1999年夏,我收到了华北电力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初入学时,对会计很懵懂,脑海中浮现的是一把算盘、一支笔的"账房先生"形象,大学四年的学习为我慢慢揭开了会计的面纱,从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成本会计到高级会计、管理会计等,这一门门课程让我知晓了何为会计,何为会计知识框架、方法工具等,也让我明白了会计是管理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自此,我开始喜欢上会计了.  相似文献   

17.
容军 《财务与会计》2021,(20):18-21
在会计中成长 冥冥之中,会计似乎与我有着说不清、道不明、解不开的缘分.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16岁收到初中专录取通知书时的那份激动和迷茫.激动的是,我初中毕业会考在全校名列前茅,考上了当时竞争颇为激烈的税务学校,以后可能会成为头顶神圣国徽、身着庄严制服、为国尽忠理财的税务干部;迷茫的是,录取的是财会专业,父母亲朋很少有干这一行的,我对会计这个行当知之甚少.提到会计,当时的我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账房先生"的形象,戴着瓜皮帽,留着小胡子,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不免觉得有些气馁.倒是家族里一位长辈说了一句话,"这个孩子心静,坐得住,适合学会计",使我不安的心得到了一些慰藉.  相似文献   

18.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中国乡镇企业会计>,便把她介绍给我的同事和学生们.我发现不光我个人喜爱<中国乡镇企业会计>,熟悉她、知道她的广大会计同仁也同样喜爱她.大家在一起谈论起这本专业杂志时,发现<中国乡镇企业会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会"行天下指会计是我毕生的专业,我深深地爱上了她,以至今天做出了一点成绩,而登上"会计"学科顶峰则是我这一生孜孜追求并且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书"意人生则说的是我从小挚爱书法,十八年前在专业和爱好面前抉择,忍痛割爱,"书"、"会"交接,如今则常常在工作之余抚碑摩帖,泼墨挥毫。二者相得益彰,其乐融融。在众人皆觉寂寞单调的学术"麦田"里,我以"产权会计"和"均衡"概念作为会计学人的哲学思想,被誉为从会计"上  相似文献   

20.
从现行已施行的九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来看,需要根据经济业务内容作出具体选择和判断的会计问题越来越多了。这就需要会计工作人员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本单位 (会计主体 )的具体方法;或者在某种情况下判断应该采用何种会计处理方法更能全面合法真实地体现本会计主体的会计事项的本质信息。   一、依据谨慎原则判断选择会计处理方法   1投资准则中需要判断选择的处理方法。 (1)短期投资期末的计价,有“成本法”、“市价法”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