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国家支持"三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如何统筹城乡支付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服务于"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沧州地区支付结算体系的现状、农村机构网点的分布、环境建设、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工具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金融机构设置单一、支付结算渠道不畅;二是结算环境较差、农民使用现金传统观念未变。根据上述情况和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领导宏观决策和支付结算拓展创新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支付结算体系作为社会资金流通的大动脉,本应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农村地区在支付结算体系建设中与城市地区间存在的差距,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武萍 《甘肃金融》2014,(10):77-77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已基本形成了以汇票、支票、本票和银行卡为主体,汇兑、定期借记、直接贷记、网上支付、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支付结算方式为补充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体系.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广泛使用,有利于减少市场现金的流通量,加大支持“三农”发展力度,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行支付结算服务是市场经济各个主体资金清算的中介,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收缩农村地区业务,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资金结算的主渠道,农村信用社在运用支付结算手段支持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在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功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条件,已成为提高金融服务“三农”水平,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迫切的课题。这里结合对白城市的调查情况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积极引领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建立助农取款服务点,有效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扫盲”行动,辖内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和机具设施布放逐渐实现全覆盖的同时,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电子机具使用率不高、支付结算服务活跃度较低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并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发挥农村支付结算工具效用应采取四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银行积极完善农村支付结算手段,使农村金融服务有了显著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支付体系建设中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支付结算方式单一,支付服务手段陈旧、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比重低等问题依然突出,亟需继续关注和解决。为疏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充分发挥支付结算工具效用,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支付结算工作是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目前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营业网点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据对某市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状况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数量逐年减少、结算渠道单一、支付结算网络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已影响到农村支付结算服务。  相似文献   

8.
方便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更好地宣传现代支付结算方式,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如何有效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统筹兼顾,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是各家金融机构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支付结算服务中的"短板"现象,导致农村支付结算渠道不畅、结算方式落后、涉农资金周转速度缓慢,制约了农村经济和谐发展,而市场利益驱动、结算方式偏好、硬件配备滞后、人员素质偏低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自助结算服务、畅通支付结算系统以及提高员工素质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软硬双弱”,是指部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品种和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城区薄弱。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试点,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从当前支付结算工作实践来看,现行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无法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支付结算服务的需要,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扩大支付结算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加快农村地区资会流转,是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浙江金融》2006,(12):12-14
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是推进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高浙江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日前,杭州中心支行深入基层,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并初步提出了推动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安全、稳健、富有效率的支付结算服务的支撑。本文以邹平县为例,对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发挥支付结算对"三农"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隆杰  路铭 《新疆金融》2008,(2):56-57
一、作为支持和服务农村生产发展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必须具有三大特点1.优势互补的服务组织体系作为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组织体系的绝对主体,农村信用社尽管拥有本土优势,但囿于体制、技术、实力等因素制约,仍无法全面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支付结算服务的总体需求。因此,需要对当前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多方联动、功能互补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民银行金塔县支行在小断探索创新“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中,采取“引导、宣传、普及、推广”措施,加大农村现代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以金融需求刺激金融支付工具供给,推进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发现,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意识薄弱,农民对银行卡用卡热情不高,电子支付手段单一等,制约着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进程.支付服务环境基本情况甘肃省金塔县位于丝绸古道沿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现辖5镇5乡,86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7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  相似文献   

17.
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颖 《金融会计》2009,(4):24-2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需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对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充分发一挥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支付体系制度安排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支付结算服务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一项基础性服务,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深入到县、乡(镇)一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乡镇、村一级的支付结算体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吉林金融研究》2006,(12):11-12
本文所谓农村经济人(以下简称经济人),是指由一人或多人自愿合作形成的农副产品购销人或团伙。为了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支付结算工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们前往吉林市乌拉街满族自治镇,对该镇经济人支付结算工具使用情况进行了典型性调查研究,结论为在当前经济人农副产品购销活动中,需要在农村乡镇金融机构问大力开发、发展跨行支取现金“一卡通”支付结算工具和渠道。  相似文献   

20.
支付结算服务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一项基础性服务,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深入到县、乡(镇)一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乡镇、村一级的支付结算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无法摆脱农村金融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双重约束,不利于农村支付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