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法作为新兴的一个法律部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公法与私法,它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特征,但同时经济法兼具的政策性、模糊性及由此导致的不确定性也使社会利益的探讨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认为社会利益是国家政府人为刻意促成的结果,是否只存在依托于政府干预的社会利益。第二,认为社会利益的概念是模糊的,它与个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区别如何。第三,经济法如何实现对社会利益的保障。这些有关社会利益的问题的探讨直接涉及到经济法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王毓纶 《时代经贸》2006,4(12):156-157
经济法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以及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无一不标志着经济法地位的举足轻重。作为在现实需要的促进下产生和发展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应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应当调整那些社会关系的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而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影响对经济法独立性的肯定与否。本文仅从探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入手,试图对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进行肯定性论断。  相似文献   

3.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现代经济法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和法律的经济法是现代社会才产生的,它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是现代市场经济之法.对现代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一直备受世人瞩目,特别是在今天,经济法的重要地位更是有目共睹.为此,中外学者对现代经济法的起源与产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有很多精辟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程昕 《经济研究导刊》2014,(19):308-310
经济法视域中的政府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政府凭借拥有的巨大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公共生产过程中,对一切公私企事业部门及国家各种行业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经营管理或进行宏观的调节控制的一种强制力和支配力。回顾中国政府通过权力干预经济的历史过程,出现了变异现象。而经济法因其法益目标和干预手段的特殊性,天然地具有对权力行为进行调适的能力。因此,在考量和整合多重利益范畴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经济法规制策略是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伍玉娣 《新经济》2012,(7):78-80
经济法是一种社会法,它是在社会化条件下,对国家基于社会整体利益而对经济加以干预、协调、参与等进行规范和保障的法。经济法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如何以法的规范来配合国家从宏观上保持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使国家对经济及其法律调整起到主导作用。因此,经济法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干预的约束和规范,是政府干预法治化和市场秩序优化的必然需求。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定位和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必需。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其中经济法的支撑——保障市场主体的基本权利、平衡各社会主体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因为经济法作为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缺陷的现代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作用。一、经济法是协调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参与、协调经济之法,是规范政府干预之法,是平衡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之法,是促进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经济法的本质是立足于社会整体利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定位与我国经济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的定位在我国经济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经济法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是市场机制“失灵”、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 ,是防止政府“失灵”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变化 ,国家经济职能的强化 ,以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相互融合为基础、以规范国家与私人经济关系为内容、以维护公平竞争经济秩序为己任、以保障社会整体经济的平衡、协调和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经济法 ,无疑应成为一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 ,由于对经济法定位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致使我国的经济立法轰轰烈烈 ,经济法立法却冷冷清清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 ,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环境下 ,高度重视经济法立法 ,还其在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中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华  薛成水 《经济问题》2007,339(11):48-50
尽管中国和日本历史上具有相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但两国经济立法中存在的诸多不同之处直接导致了两国经济法发展的不同状况.在对两国经济立法中的法律移植、立法体系及经济立法中政府干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的三个方面的构想:在经济立法中应注重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建立统一的经济法体系;在经济立法中要规制政府干预经济的权限.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发挥经济法的法治保障与政策引领作用。广东省在经济法规制定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规划、计划、纲要、条例、标准等经济政策性法规,但依然存在若干问题:以经济政策为主、经济法体系尚未形成;经济法规的适应性受到挑战,对现代产业发展新情况回应不力;经济法规的规范性不足,甚至出现法规冲突的情况:经济法实践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直接干预经济过多。经济法完善.要从学理上认识到其本质是经济法的法律价值和基本原则在法律规范中的完全呈现,其形式是与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完整建构。要在实践中推进产业政策的法治化以增强经济法对现代产业的适应性:通过系统而规范的立法行为形成完整的经济法体系:以经济法规规制政府行为,助推政府积极有效干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国家对其的调控与参与十分关键.经济法的设立是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与参与的主要手段.所以经济法需要顺应市场发展进行相关调整,以此来保证经济法能够有效维护社会总体利益,并兼顾到社会经济各方的利益公平.经济法调整的主要特点即从以国家(政府)的权力干预中心转移到了以法律治理为工作重心,本文将就经济法的国家主义倾向以及经济法调整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产生背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产生背景问题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论题之一,然而,我国以往对该论题的探讨存在标准不一、各行其是的缺陷,动摇了经济法体系的根基。事实上,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只能是国家针对市场缺陷进行干预,谋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协调共生的历史产物。在此前提下,各国经济法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又不尽相同。中国的经济法产生背景尤其复杂:一方面,市场经济以及相应的私法精神不够发达,另一方面,缺乏自律的干预又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基本原则应概括为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和维护社会总体利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两大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是手段性原则,维护社会总体利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原则是目的性原则,经济法就是以国家干预的手段,达到维护社会总体利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的目的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各国政府已经逐渐重视这一特殊群体,理论界也纷纷研究中小企业的保护与扶持.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法律,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价值追求.鉴于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符合经济法的保护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自由的价值追求,所以从经济法的本质与价值追求这一视角来探讨中小企业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更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强胜 《经济经纬》2004,110(3):150-152
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的经济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其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 ,经济法是国家经济干预之法 ,其本身存在着极大的制度缺陷与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对市场经济而言是一种外在的东西 ,故其干预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干预不当 ,并滋生官僚主义等弊端 ;而且 ,经济法的干预是由相应机构的相机干预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随意性 ,这也必然使经济法暴露出对经济发展的不定性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法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价值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准确把握经济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认识经济法。经济法的价值是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法价值的社会性是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中西方收入分配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光 《经济师》2001,(12):78-79
中西方因社会制度不同 ,收入分配的理论、原则均存在根本性区别 ,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方式和干预程度也不相同。但二战后两者却都存在着注重公平的历史现象与强调效率发展潮流的相似变化。对两者的比较启示我们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西方社会发展的普遍要求 ;分配方式多样化是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市场和政府分配并存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法的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的部门,以特定的经济关系(即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在中国,经济法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济法只有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才能完成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     
<正>经济法诞生于现代社会,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演进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以自己的意志直接参与、干预经济生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不干预经济,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政府开始干预经济,其经济职能有了很大转变。政府职能的这一转变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原因。对这一理论原因的全面剖析有助于充分完善经济法中的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也有助于分析各经济领域的法律监管现象。经济学和法学是分析政府干预经济的两个层面。经济学和法学分析都严格遵循政府干预经济思想的演变历程,目的在于使理论分析与历史演变相吻合,并更好地阐明政府由不干预经济向干预经济过渡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学理论的难题主要是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界定。而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之所以难以界定,是由传统法律理论体系的两个二元结构造成的。经济法试图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解决二调难题的立论基础。经济法强调社会利益不同于个体利益的独立性,遭遇了社会利益主体缺位的难题。社会利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在本质上仍然是一致的,最终都归结为个体的利益,因而社会利益本质上对个体利益具有从属性。本文的结论为关于社会利益的学术论断,没有为经济法主体理论提供证明,也没有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