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大致分三个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呈现出了不同的社会现象.笔者在总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同时也参照国外有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际状况,进行比较分析适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罗子俊 《商场现代化》2006,(10):201-202
本文调查分析了洛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成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5个原则,提出了加快洛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相对更突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本文就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提出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敬涛 《市场论坛》2006,(2):182-183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好契机,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城市化发展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四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湖南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分析其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力求从政策上提供促进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范亚东 《商业研究》2005,(14):184-185,201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黑龙江省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就业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必须寻找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使之形成一个合理规范的劳动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培  申茜 《商业时代》2007,(23):7-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国外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简要论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保金 《商业研究》2006,(16):105-108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来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主要特点,对制约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长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芹 《商业研究》2007,(10):145-148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趋缓,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拓宽转移渠道,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6.
王颖  李华  史亚军 《商场现代化》2013,(17):188-191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大兴区青云店镇为例,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兴区青云店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发现青云店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建议,探索出适合青云店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大兴区青云店镇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梁霄 《商场现代化》2006,(34):357-358
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和谐。基于此,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路远 《商场现代化》2006,(24):341-343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林 《商业研究》2006,(24):130-132
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重视不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已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体制因素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各级政府要承担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优先保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