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前进  王刚 《黑河学刊》2010,(3):134-137
1985年以前,黑河市(原黑河地区)生育政策统一,保持严格的一致性。从1986年开始,在“开小口、堵大口”政策的导向下,南三县农村放开“独女户”,实行1.5孩的生育政策;北三县农村实行“二胎加间隔”的2.0孩生育政策。目前,这政策实行了24年,已经完成了一个人口再生产周期。现就同一行政区域内“两种”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强度、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未来人口的影响作从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和市场生育优越性的阐述,建议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与市场生育相结合的生育双轨制,为最终确立市场生育的目标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 ,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成这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弄清我国低生育水平的基本特征 ,把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规律 ,才能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和人民的重托。一、我国低生育水平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的 ,具有明显的超前性众所周知 ,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是影响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变化的决定因素。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生育惯性作用较大的…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生育是一国劳动力生产的唯一途径,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有深刻而重大的意义。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贯彻执行的基础上,我国的人口数量基本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然而,现阶段为了实现人口优生优育,我国需要完善现行生育保险制度,把游离在生育保险政策之外的育龄妇女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使其孕育行为处于医疗“干预”下,在保障男女劳动力合理流动、妇女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实现我国人口优生优育,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育政策不但事关一个国家发展,甚至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福祉都有影响。而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的生育政策受到世界瞩目,从刚建国时的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到如今的"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作出了很大调整。通过看别的国家的人口生育政策,推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必然性、二孩政策的满足时代发展性、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对中国生育政策的启示等,进一步来看生育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人口大国,农村人口控制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全国人口的计生状况,这种基本国情决定我国计划生育的重点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都在积极的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但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仍有很多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进行生育的现象出现,探寻新时期农民进行非政策性生育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原因有利于我国计划生育法律及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生育文明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 《黑河学刊》2010,(9):147-149
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育文明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代表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现阶段,生育文明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不仅是我国综合解决人口问题、顺利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且有利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它已经成为一项相当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体制的变革及进步过程。人口是影响经济发展关键变量之一。在相同的经济环境下 ,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体制的选择和组织的构造。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的人口再生产就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最近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 ,明确的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 2 1世纪前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本文试就稳定低生育水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谈几…  相似文献   

9.
调整人口政策,平衡人口结构对于现阶段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简要的对生育观文献进行了述评,进而在此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杭州市80后的生育观现象,主要表现为杭州市80后都有生儿育女的观念、孩子的数量为一至两个、女性偏好略大于男性、生育的动机主要为满足亲子感情及家庭完整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晚婚晚育普遍等方面。最后上升到更宏观的角度,从整个国家的视角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生育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主要有继续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从人们的经济条件和生活质量方面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鼓励大城市推行适度的"开放二胎"政策;完善并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制度,以期能为政府相关部门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苟岩  申社芳 《发展》2013,(3):121-122
我国自1973年实行人口控制政策以来,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但长期实行人口政策的负面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作为西部城市的兰州,其人口发展的特点与全国具有相似之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兰州市累计少出生近百万人,有效缓解人口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受失业率高、教育程度低、老龄化加快、流动人口结构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兰州市计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所以对兰州市人口生育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延庆  王珍梅 《发展》2011,(3):76-76
近年来,永登县委、县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形式、新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构建生育关怀行动等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一、领导重视,生育关怀行动得加强为了在全县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县上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生育关怀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靠实了各部门工作责任,整合了工作力量。结合县情,制定下发了《永登县"生育关怀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宗旨、意义、任务、措施和具体要求,统一了各级的思想认识。在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上,县委书记魏旭昶在讲话中指出,启动"生育关怀行动",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造福广大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要把五关怀"行动作为一份社会责任、一种有效载体,高度重视生育关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悦 《北方经济》2014,(5):84-85
正一、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计划生育可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的新中国处于加强和稳定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人民群众自愿的节制生育制度;之后党和政府开始寻求改革,明确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开始建立和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由政府决定人民群众生育行为的"一孩"计划生育制度;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人口与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过量增长,人口素质低下,人口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是当今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经过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设想和实施,我国的生育水平已经低于更替水平,那么我国在低生育水平下又该怎样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做出贡献呢?我们又该制定怎样的目标呢?这篇文章给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4.
郑大国  张海燕 《发展》2009,(12):155-155
永登县地处甘肃中部,是兰州的农业人口大县,面积6090平方公里,人口53.33万。自2009年创建村级生育文化大院以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永登县生育文化大院在甘肃省、兰州市颇负盛名,由其产生的社会效应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发展方略,也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生育文明反映着社会的进步,代表着生育文化的发展方向。生育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涉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实际上它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明,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边疆少数民族人口生育及生育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与结合历年统计资料,对新疆的五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人口的生育状况及生育意愿进行综合分析,其结论是多孩率高;初育年龄有明显提高;早育率下降;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尚有差距;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现象;少要孩子的主要理由是响应国家号召.  相似文献   

17.
自1980年提倡计划生育至今。山东省坚定不移地推行这一国策.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发展进入低速增长轨道。其中.人口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依托先进人口文化,引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研究二者关系本质.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能不断加深对当前人口文化地位的认识.为进一步做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育龄人口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了年龄对再次生育意愿的影响关系和户口性质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关系,并从描述统计中了解到受访者年龄范围、学历、性别等与生育的关系。对生育意愿的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河南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进行分析和下阶段生育行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以来,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应看到,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和目前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制约,群众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此,要在创新宣传模式、拓展宣传手段和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广西大学生生育意愿现状、三孩生育可能性并分析人口学变量对其产生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对15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和生育意愿情况,发现大学生平均理想生育子女数为1.89±0.52个、平均计划生育子女数为1.48±0.88个,打算生育三孩的比例仅为5.5%,18%的大学生选择不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的计划生育数更多(P=0.003)、生育三孩可能性更大(P=0.000);结婚时间越早、对孩子喜欢程度越高,计划生育数就越多(P=0.003,P=0.000),三孩生育的可能性也更大(P=0.000,P=0.000);农村大学生更有可能生育一孩和二孩(P=0.003),但在三孩上差异不显著。因此,“三孩”政策下,广西大学生生育意愿低下,三孩生育可能性较小。在新时期,迫切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提高人口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