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5、6个人来反映企业家群体在半个世纪里的风雨历程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我们努力去做了,因为我们坚信,在盘点共和国50年收获的时候,应该有他们的身影。在策划采写这组报道之前,我们曾多方找寻类似《新中国企业家史》的书或资料,但是没有。为某位当红或出事的企业家主传的书多,却没有人为整个企业家群体写部客观、公允的编年史。所以,我们以杂志区区篇幅和微薄的力量奋力去做了。  相似文献   

2.
小雨 《英才》2006,(3):10-10
毫无疑问,经济热潮中的企业家是这个时代最受宠的明星群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在这点上他们毫不亚于娱乐人物;只是成助使得他们似乎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被摸式化、被冲化的人。《英才》2006年第2期刊登的“有钱人的人生滋味”,从吃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了这些成功企业家普通人的情怀.和我们一样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企业》2007,(7):33-3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从无到有,由势单力薄的一个群体逐步发展壮大,那么,中国企业家的现状如何?一份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所作的调查报告——《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现状与环境评价》,于今年4月在北京公布。  相似文献   

4.
《企业研究》2008,(5):5
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陈东升的演讲主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和命勘,陈东升表示.三代企业家演绎的历程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价值被社会认同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创新最后制度模式化最终确立的过程,也是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重温历史,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伴随民营经济成长的另一面是一大批叱咤风云的民营企业家的涌现。无疑,这是我们整个企业家群体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五月中旬,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了一份《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现状》调查掇告。调查显示,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企业家数量有较大增长。与企业家人数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企业家对GDP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势单力薄到成为社会的强势群体,他们是否已经形成一个特殊阶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商业男孩     
我们把一群20岁出头的“商业男孩”推上了杂志封面。老读者知道,这在《中国企业家》创刊20年来还是第一次。20年来,杂志的封面人物,一般都是成熟老练的著名企业家,所以业界也常说我们是“大企业家杂志”。  相似文献   

8.
观点     
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和命运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陈东升的演讲主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和命运》,陈东升表示,三代企业家演绎的历程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价值被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经济历史上可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在加入世贸承诺即将全面兑现的时刻.在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进入软约束的当头.在中国企业家群体成长为重要社会力量的背景下,2005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崛起吸引了国际关注的目光;我们感受到了人口.环境问题带来的隐忧;我们看到了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变革.我们也体会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给企业家们带来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当中,普遍都不是很成功。而根据经典的跨国公司成长理论综合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并不缺少必要的物质与客观条件,所缺乏的只是正确的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人,即优秀的企业家,据此本文提出支撑优秀企业家群体的企业家精神的缺失是导致中国企业很少国际化和国际化不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一论断。在总结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时,提出了三个最为核心的要素:创新,合作与社会责任。本文在解释中国企业家精神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的同时也提到了如何在中国企业家当中重构这些重要的企业家精神要素。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十年来,凭借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大舞台,我们已经造就出一批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1亿多人口,数以百万计企业的国家来说,仅有几十位、几百位、抑或数以千计的企业家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浩若万计、数万计的企业家队伍。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家成才绝非易事,企业家队伍壮大极其缓慢。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观因素制约是主要方面,即人的心理障碍在抑制自身的成长发育。因此,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机制,是造就大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一位经济学家曾经指出:“市场经济培育了企业家,企业家构建了市场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企业家经济。”作为中国改革产物的民营经济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而生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催生了企业家阶层的出现,同样,民营经济的强大竞争力依赖于优秀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它不仅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决定着企业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这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和源泉。  相似文献   

13.
陈东升 《经济界》2008,(3):32-34
200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30周年。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一同进步的还有伴随改革而成长起来的三代企业家。本文按照企业家价值认同和企业家财富积累的历史逻辑,对中国企业家群体进行了划分,并且深入地剖析了由于制度和体制环境的差异,三代企业家不同的成长历程和命运。  相似文献   

14.
关鉴 《中国企业家》2013,(22):42-43
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一些领域久拖不决的改革有望破冰,刚经历了一段迷茫期的中国企业家群体对未来五到十年,又有什么样的政策预期?  相似文献   

15.
《东方企业家》2008,(8):I0016-I0017
“关注全球商业趋势和观念变革、关注新兴市场和新生力量,鼓励企业家关注社会责任和对社会贡献”。此为(东方企业家)杂志办刊理念,在“远见、创新、境界、新一代企业家的选择”的品牌精神下,以“寻找商业变革的力量”为使命。《东方企业家》杂志自2003年起,每年举办“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五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关注度、参与度最高的论坛之一,从而令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进行思想撞击的舞台。价值,荡于纵深:财富,现于方法。我们深信一个事实:在中国30年商业变革的历史当中,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期的封面故事“老板过年”,仍然延续了我们2006和2007年的报道风格轻松、有趣、有益。 在商海中搏击了365天之后,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们对于承前启后的一天——春节,都会有着特殊的记忆。 这是一个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按照传统的思维,它象征着团聚、兴旺与希望,也象征着盘点、反思与休养生息…… 尽管由于全球化的到来,舶来的圣诞节越来越隆重,热烈,但是,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一切,即使在一个外国人的眼中,春节也已被赋予了“中国圣诞节”之含义。 从这组报道中,我们不难从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过年经历中看出他们对生活方式的独到理解,以及他们与企业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家是企业的经营,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要培养和造就企业家群体,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健康成长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家》2022,(12):90-90
一、名单介绍《中国企业家》杂志一直关注企业家群体,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关注新商业文明:每年的“25位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是对企业家群体的商业成就与社会贡献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商业史的记录在过去20年里,雷军、张一鸣、王兴等133位企业家先后入列“25位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其中,曹德旺、任正非、宁高宁、马蔚华等21位企业家也因对中国商界的卓越贡献获中国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围绕“行动派”这个主题,我们经过前期大量的候选人收集、讨论,形成了百余位的企业家候选人名单,再经过专家评审、定量指标以及网络投票,最终发布了今年的企业领袖名单。  相似文献   

19.
如果给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非典表现打分,企业家们的得分怎么样?非典接近尾声,整个社会都开始劫后盘点,企业家阶层尤其值得好好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与《中外管理》杂志相识九年,与中国女企业家相伴九年。在创刊200期之际,让我们倾听中国女企业家协会赵地会长的两个“九年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