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淮海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在600~900毫米,不仅年际之闻变化很大,丰水年达1,400毫米以上,枯水年仅300多毫米,而且一年之内雨量分配很不平衡,多集中在汛期,约占全年雨量的70%。形成春旱、秋涝、晚秋又旱,旱涝交错或连旱连涝,灾害频繁。这个地区是黄河冲积平原,地面坡度平缓(大多在1/5,000—1/15,000),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的影响,地貌起伏、岗洼相闻,土层质地错综复杂,加以排水河道淤浅,形成大片涝洼地。同时,本地区土壤及地下水中均含有盐分。在洪涝之后,由于地下水位提高,地  相似文献   

2.
<正> 汛期到来以后,雨期增多,雨量增加,为防止水漫塘圩和倒圩等险情发生,在汛前一定要加强鱼塘管理。 根据雨情、水情,鱼塘如果不接纳上游及四周的来水,100毫米的降雨量,可以使鱼塘水面上升100毫米;如果需接纳上游及四周3倍于降雨量的来水,100毫米的降雨量,则可以使鱼塘水面上升400毫米。因此,在大汛期间,连续下雨或下大暴雨,鱼塘就有可能漫  相似文献   

3.
正豫南平原地处黄淮海冬麦区的南缘,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复杂多变。全省年平均气温12~16℃,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9.2℃。常年降雨量500~900毫米,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季节间差异较大。夏春多,分别占年降水量的45%和27%,且多暴雨。秋冬少,分别占年降水量的20%和8%。年际变幅较大,降水最多达1360.7毫米,最少的仅有524.2毫米。降雨夏春多、冬秋少,旱  相似文献   

4.
关于山西省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环境效应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山西省水资源特点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半干旱区。由于地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决定了山西水资源具有自身的特点。现就从降雨,河川径流、地下水等资源方面分述之。 1.降雨资源 全省除个别高山外,年降雨量大都在400—65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1956—1979)降雨量为534毫米,折合水体835亿立米,其降雨资源有几个显著特点: ①降雨量年际变化甚大:在20多年的降水系列中,以1964年最为丰富,全省平均雨量724毫米,1965年最少,只有307毫米,变化幅度达2.4倍。  相似文献   

5.
资讯     
南方旱情大部解除本刊讯记者从中国气象局2013年8月26日农业干旱监测预报中获悉,受台风"潭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21~25日江南大部、江汉以及贵州西部和中南部出现50~100毫米降雨,江淮及重庆中南部有25~50毫米降雨,长江中下游前期持续农业干旱大部解除。湖南西北部、贵州中北部、安徽中部和西南部降雨量为20~40毫米,旱情得到一定缓和;江西  相似文献   

6.
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余甘子广泛分布于年均气温18℃以上、年均降雨量500~1000毫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常与多年生杂草混生,能在大气和土壤严重干旱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实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极为典型的耐旱性极强的野生水果。  相似文献   

7.
一 我国北方旱区,包括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旱地农业大致分布在年降水量200—700毫米地区范围内。通常把年降水量250毫米以下的地区划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50—500毫米的地区划为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500—700毫米的地区划为半湿润易旱地区。 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耕地面积而言,约有40%左右的耕地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水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南水北调,是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的一项重大工程。 我国地面水资源就其总量来说,居世界第三位,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年降雨量,南方达1000-2000毫米,而华北平原只有500-600毫米,西北地区则更少;地面迳流,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占全国总迳流量的75%,而黄、淮、海流域只占3.8%。千百年来,干旱  相似文献   

9.
1985年,辽宁入汛早,汛期长,是多年未遇的。6—8月有61天降雨,降雨量除阜新地区与常年同期持平外,其余均在400—1,658毫米之间,比常年同期多25—113%。辽浑太流域降雨504—99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出12—113%。其中,浑河水系多40%,辽河水系多21%,太子河水系比常年一年的降雨量还多14毫米。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达14,535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0%,6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为76,09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2%。9号台风登陆后,处于暴雨中心的辽浑太下游的营口、台安、盘山、海城、辽中、辽阳等  相似文献   

10.
薏苡,又叫薏米、六谷子。以种仁入药,具有健脾去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功能。现将薏苡种植技术介绍如下:适宜生长环境:薏苡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耐涝不耐旱。生长适宜温度25~30℃,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5~80%,土壤含水量30%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中性或微酸性、保水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猛发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日益紧张,北方地区不少城市由于水资源紧缺,造成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困难,并影响了城市工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北方不少地区年内、年际间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水资源的很大浪费。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达到以丰补歉的目的和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需对水资源缺乏地区研究地下水回灌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国外关于地下水回灌问题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已有大量研究专著出版。、国外实践表明,人工回灌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但在经济上是否可行,需针对具体回灌工程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处亚热带,光能、热量、雨量等自然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大部分为1,600~1,800小时,年平均气温自北而南16℃~23℃;北部、中部无霜期10~11个月,南部基本无霜;年降雨量各地多在1,250~1,750毫米之间,且雨热同季。为农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952年广西的农作物复种率为146.1%(全国是130.9%),到1978年逐步上升到208.8%(全国是151%),可是自此之后却逐年下降,1984年降至175.3%(全国1983  相似文献   

13.
旱稻.通常旱地直播,也称旱直播稻.是二十世纪末在易涝旱作地区推广的种植品种。适宜于夏天降雨集中的地区种植,主要靠汛期自然降水生长.仅在干旱时适量补充灌溉即可。旱稻比玉米、大豆、棉花等许多旱作物耐涝.比水稻节水70%左右.既适于水源不足的稻区.又适于低洼易涝旱作地区。由于栽培方法有别于水稻.病虫害发生也不同于水稻。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郯城县是个农业生产大县,过境河流有沂河、沭河、武河、白马河等,素有“沂蒙山洪水走廊”之称。历史上,沂沭河每到汛期常洪水泛滥,内涝积渍成灾,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由于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汛期,而蒸发量又集中于3~6月份,致使早涝灾害交错发生,粮食大幅减产。为此,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上台阶、农民增收的根本性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15.
(一)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是指采取工程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蓄存和调节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主要由集流工程、蓄水工程和供水及灌溉设施等几部分组成。贵州年降雨量大,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191毫米,年地表平均径流深588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5—9月份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加上大部分地方没有雨水集蓄设施,造成季节性缺水情况十分严重,已成为我省农业生产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大力开展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抗旱救灾,夺取我省农业丰收,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二)雨水…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攀枝花市位于川西高原山区的南缘,云贵高原的西北部。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19.2~20.3℃,年降雨量7001600毫米,年辐射量138.7~150.5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362~2709/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等特点。由于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小气候复杂多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呈现出南亚热带至北温带的多种热量条件组合,  相似文献   

17.
我省处于南岭以北,长江以南,纬度偏低,距海亦不远,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且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的特色,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自然条件。但是由于降雨量在季节上分配不均匀,以及年际变化较大,所以历史上水旱灾害经常发生。局部性水旱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全省性的灾害相隔...  相似文献   

18.
地膜铺出致富路──清水河县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调查农业厅厅长傅守正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位于呼和浩特市南100公里,全县12.4万人,耕地面积盯万亩,年降雨量400毫米,无霜期135天,水土流失严重,干旱贫瘠。该县从1987年开始引进、试验、推广地膜...  相似文献   

19.
<正>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为宁、沪、杭三角地带中枢。茶产业是金坛市的重要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加工历史。金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26天,年降雨量1078.1毫米,日照2033.8小时,茶区平均海拔200-300米,中小型  相似文献   

20.
红麻原产于印度、孟加拉等国,是喜温喜湿的短日照作物,生长期间的平均温度要求在20℃以上,年降雨量在500mm以上。红麻作物耐盐碱、耐旱、耐涝、耐贫瘠性较强,在我国北纬18~45度区域内,南起海南省,北至黑龙江,西到新疆广大地区都有栽培。我国红麻作物主要分布在黄淮海以南地区。以河南、安徽、四川、湖北面积最多,其次为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