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体系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4.
关于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资金渠道来自不同部门,且有各自不同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使有限的支农资金很难形成合力。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点肤浅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河北省馆陶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以“引、减、补、培”四轮驱动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项日上“引”。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建设股份井、股份路等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外地客商投资。去年以来,引进项目56个,打井89眼,修路120公里,惠及8个乡镇233个村26万农民,重点支持了村级道路、农村人畜饮水和小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负担上“减”。县财政把乡镇干部职工工资、补贴和公务费等纳入综合财政预算,对各级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8.
9.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案例让广大农民群众知道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国家财政为支持农业生产,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所出台的相关强农惠农政策有哪些?扶持的力度有多少?通过什么途径可获得相关补贴?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约9亿人在农村。2001年,占我国总人口近70%的农村人口只创造了GDP总额的15%.农村人均收入为2300多元.而占总人口约30%的城镇人口则创造出GDP总额的85%。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从1995年的2.8:1扩大到3.1:1.如果把城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围绕着“三农”问题.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很多政策,其中财政支农政策一直足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积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为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从长期以来财政支农政策的支持原则和方式看,财政支农政策还没有完全惠及到广大农民身上。因此,笔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财政支农政策改革,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切实让农村弱势群体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2.
谈谈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农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能否在本世纪前20年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键。本文就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强财政支农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县级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充分利用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不断创新财政支农机制,切实花好管住财政支农资金,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县域经济实力增强的“三增”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陕西省宁陕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要求,进一步拓宽农村公共服务范围和领域,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积极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社会公共事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国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延续了好的势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财政支农工作又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财政与财务》编辑部 《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3):1-1
2010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以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为主题,表明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已不局限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内部解决。鉴此,我们寻求良策新路,不断强化财政部门的支农力度,也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