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险提示     
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创17个季度新高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利润为7531亿元,同比增长13.8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连续7个季度反弹,并且创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17个季度新高。2013年上半年,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达466亿元,信贷风险愈发呈现出"区域集聚、行业集群"的特点。长三角、江浙地区(尤其是民间借贷发达地区)成为不良贷款的重灾区。据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2.
<正>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银行业风险防范工作,建立不良贷款防控长效机制为防范银行业风险,日前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不良贷款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6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控"管理,指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做好不良贷款化解工作。银行业应加深对此政策的理解,切实贯彻落实,建立不良贷款防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业内动态     
<正>2014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至1.29%创4年新高据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29%,较三季度增加0.13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0.29个百分点。这是201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值得指出的是,2013年全年,该比率的整体涨幅也仅是0.05个百分点。《2015年中国金融及银行业展望》指出,截至2014年第三季末,中国的商业银行业不良贷款总额上升36%,达到7670亿人民币,是四年来的高点。中国27家银行争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银监会不久前批复了包括中信、光大、华夏、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银监会发布2014年二季度监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信贷资产质量总体仍保持稳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2014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6944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8%,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银行业整体风险抵补能力较强。银行业利润增长保持平稳。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8583亿元,同比增长13.96%。201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37%,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20.66%,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业内动态     
<正>2013年末银行业总资产达151.35万亿据银监会日前更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51.3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7%,负债总额14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65.6万亿元,同比增长9.26%,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43.34%;负债总额61.16万亿元,同比增长9.05%,占比43.32%。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6.94万亿元,同比增长14.49%,占比17.8%;负债总额25.34万亿元,同比增长14.09%,占比17.95%。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5.18万亿元,同比增长22.93%,占比10.03%;负债  相似文献   

6.
宏观调控影响县级金融机构“双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对县域银行业不良贷款“双降”有何影响?最近我们组成调查组对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生成以及“双降”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银行业的资产质量状况历来备受关注,截至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连续第六个季度上升,为最近三年来的最高值,不良贷款率达到近五个季度来的最高水平。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地方债务危机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外部经营环境,面对严峻的资产质量考验,银行业应及早谋划如何守住风险底线,提高资产质量,从当前来看,这是一项最重要的功课。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江苏省金融风险呈现多发高发态势,新增不良贷款在全国占比最高。面对严峻形势,农发行江苏省分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预警防控,风险集中处置与全面管理齐头并进,成功化解贷款风险19起,金额5.92亿元,不良贷款连续九年双降,有力保障了业务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年末不良贷款1.20亿元,比年初下降  相似文献   

9.
2013年以来,陕西省分行党委在认真分析不良贷款现状的基础上,将强力推进不良贷款清降作为该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摆脱困境、走上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实现了不良贷款大幅"双降"。截至2013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252915万元,较年初减少18180万元,有15户不良  相似文献   

10.
正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找准原因,明确责任,准确认定,失职问责,尽职免责,既是为贷款经办人员负责,也是为其他员工负责。近两年来,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连续反弹并持续至今,防控和化解不良贷款再度成为银行管理的主要任务。不良贷款管理一般包括事前风险预警监测、事中重组化解盘  相似文献   

11.
不良贷款率的增长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以在A股上市的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情况比较典型的中国民生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良贷款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加大处置力度,强化队伍建设;业务重点管理,质量实时监控;完善地区评级系统,合理调整信贷投入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今年,银监会要求各级监管部门以监控贷款分类偏离度和不良贷款的迁徙率为重点,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监测和考核,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提高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审慎持续监管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银行业普遍出现不良贷款连续双升的现象,而浙江临海农信联社上半年不良贷款绝对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双下降,截至2012年10月末,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了0.2个百分点,连续七年被临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临海市金融行业龙头单位",连续两年荣获浙江省"十强信用联社",成为临海市第二大纳税大户。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联社的一剂良方:致力金融创新发展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2012年风险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截至2012年末,全行不良贷款余额降至217.16亿元,比年初减少57.30亿元;不良贷款率  相似文献   

15.
<正>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可有效控制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加快推进银行不良资产处置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在程序法上明确了以非诉方式实现担保物权的新途径。在当前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处于"双升"的态势下,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对控制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加快推进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的优势缩短审理周期,加快处置和清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特  相似文献   

16.
沉重的不良贷款负担,不仅是银行业最大的金融风险隐患,而且严重影响着金融改革的进程,有关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金融界已进行广泛的讨论。笔者认为要根本解决问题,还应从完善金融立法,加强金融执法入手。一、不良贷款和不法贷款的界定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目前基层行、社大量不良贷款中有一部分贷款不能笼统地归为不良贷款,虽然它们最终表现形式一样,但应该严格区别,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有所不同。不良贷款是基层行、社经营过程中自身的风险范畴,是基层行、社在正常法律制度和运行规则下独立自主意思经营和行为所致。其绝…  相似文献   

17.
记者:今年上半年,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风险防控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农发行江西省分行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到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5277万元,比年初下降2449万元;不良贷款率0.07%,比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辖内市县分支机构没有发生一起经济案件、金融刑事案件、重大安  相似文献   

18.
<正>"不良贷款清零啦,不良贷款清零啦!"员工们奔走相告,有的激动地流下热泪。大家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这一天:2013年12月23日,南宁分行久悬未决的不良贷款难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良贷款余额为零。然而,这其中的滋味依然涌动在为破解这一难题而日夜奔波的人们心里,久久不能释怀。举步维艰俗话说,银行银行,金银成行。对外人来说,银行工作是一份光鲜亮丽、令人羡慕的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双双上升,农金机构亟需借助互联网思维加强不良贷款"智"管理,以变危为机,实现逆势增长。不良预警要"智"能。首先要对具有不良特性的贷款进行预警,增强针对性。农金机构不可能随时到现场掌握客户情况,可通过互联网灵活的智能检索功能,实现对客户"人肉搜索",做到及时、动态了解客户动向;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功能,适时分析客户现金流,初步预判还款能  相似文献   

20.
<正>陕西分行积极借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成熟经验,把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和农发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成功处置了两个资产包12.8亿元不良资产,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符合市场化原则的新路径。随着农发行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的深入推进,受诸多因素影响,传统手段的效果受到制约,清降工作遇到了瓶颈,有必要寻求更有效的路径。农发行陕西省分行积极借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成熟经验,把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和农发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成功处置了两个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