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极大提升。面对这样的局面,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现实性遭到质疑。但是不管从中国当今的国情,还是从近期的国际环境,我们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2.
《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收集了近十年来郑永年关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论文和演讲稿,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肯定了中国坚持的“韬光养晦”“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同时就一些中国外交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实现阶段性和平发展。随势而不逆势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历史经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对优势、明显加快的多极化进程、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上升和国际社会中国观的理性化,却使中国处于相对得势地位,从而成为中国续写和平发展篇章的重要历史机遇。为进一步推进和平发展,打造世界级强国,加深外部世界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认同和适应,中国应善于乘势和用势,并从经济增长、战略地位、国际影响和国家形象等方面积极造势和谋势,在坚持韬光养晦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有所作为,将战略重点从务实过渡到务势。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欧元之父”蒙代尔在北京演讲说,“当年批评过中国货币政策,说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那位(日本)副部长现在是亚行的行长(黑田东彦),他在2005年5月28日和20日发表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的文章指出,中国现在应该尽早地而不是尽晚地对币值进行升值,而且最后也说应该使人民币上升7%~10%。” 6月14日,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步伐需要循序  相似文献   

5.
曹彤 《环球财经》2010,(4):40-49
美国已经发起了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货币战争。这场战争的本质,是美国与中国30年力量消长的总较量,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总决战。鉴于这场战争对于中国未来盛衰兴旺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暂时放下“韬光养晦”之道,勇敢地合纵连横,主动出击,打一场全球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针对国际局势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并逐步形成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容应对了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局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这一外交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关于贫困实质的七种观点及其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贫困实质的七种观点及其简评李含琳关于贫困实质及其产生根源的解释,目前国际国内都有多种观点,大体包括资本短缺、资源贫乏、人口素质、科技落后、劳动挤压以及自然环境和阶级划分等7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应该承认这些论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有其局限性,根本...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近30年了,中国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逐渐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外交上从一度韬光养晦到纵横捭阖于世界各国之间,出口从初级手工制品到现在汽车电子产品占到江山半壁(从人家砸奇瑞就能看出来),造船已经到了世界第二、三的位置,中国还出口飞机了,从歼七到枭龙,军工品对国际市场的登陆也开始显露头角,从军转民到大飞机之梦,航母之梦,  相似文献   

9.
“我们不能因为要急于扩张规模影响文化企业的自身发展规律。”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聂振宁表示,当前中国需要的文化企业应该是集约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不仅要有很好的文化产品,还要有更好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更好的现代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G20戛纳峰会到APEC夏威夷峰会,再到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东亚峰会,整个11月,中国的高层外交日程可谓异常繁忙。新兴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大规模介入国际事务,而与此同时,当下中国外交的思想界正在兴起两场重要的辩论:一场是关于美国是否正在走向衰落的辩论,另一场则是关于中国外交战略方向的辩论——应该继续"韬光养晦"还是应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参差的中国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第14期】“美国,尤其是美国领导人应该更好地了解中国。”佐格比国际(Zogby Internationa1)的总裁约翰.佐格比说:“中国是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不但是美国的重要战略盟国,还是美国商品的巨大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一则由中国商务部委托制作,主题为"携手中国制造"的广告在美国CNN播出,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以往我们习惯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调和韬光养晦的谋略,由政府部门出面,高调宣传自己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国际体系形成了良性互动。一方面中国需要国际体系;另一方面国际体系也越来越需要中国。而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体系的规则,不少新的组织雏形或者开始出现,或者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并对国际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组织雏形可以称之为Gx集团政治模式。G为集团,x为数目。举其耳熟能详者,有G2、G7、G8、C8+5以及G20等。  相似文献   

14.
观点     
《西部论丛》2006,(8):10-10
余永定:升值是缓解经济失衡更有效的手段;巴曙松:我国汇率改革需要内外兼修;萧灼基:中国的基尼系数问题并不严重;樊纲:人民币应每年升值3%-4%;易宪容:货币政策受国际影响,中国步入加息周期;  相似文献   

15.
李佳睿 《东北之窗》2010,(20):16-17
做服装还是做企业?这实在是服装企业应该厘清的一个问题。不久前在大连服装节“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现场,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勋很肯定地告诉记者:“服装企业首先是做企业。真维斯就是要做百年企业。有了做百年企业的决心,才能做好服装。”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特点的基本判断为中国 2 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今天 ,我们不应该因为局部的战争、动荡和紧张而否定全局的和平、稳定与缓和。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原则与反对霸权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反对霸权主义并不等于把反霸作为口号呼喊 ,也不等于把反霸作为标签张贴 ,更不等于恢复结盟搞集团政治。在国际社会中提倡以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推动多极化局面早日形成 ,都是对霸权主义的制约 ,也是更有效、更实在的反霸途径。邓小平关于中国外交“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思想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长期战略。坚持这一战略 ,中国将对复杂纷繁的国际矛盾应付自如 ,而背离这一战略 ,中国则有可能丧失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一则由中国商务部委托制作,主题为"携手中国制造"的广告在美国CNN播出,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以往我们习惯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调和韬光养晦的谋略,由政府部门出面,高调宣传自己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34):19-19
“中国将毫不松懈地加大甲流疫情监测力度”——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李克强8月21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上致辞:中国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抗击这一疾病,需要长期应对,加强国际合作十分重要,中国还会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法律制度构建来实现。监管机制及其法律制度完善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经历了行政命令式规制、标准化方法规制以及目前普遍采用的内部模型规制。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监管及立法先进经验,构建完善的监管制度体系。第二,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应该明确自己的监管职责并认真落实。第三,监管机构应该特别注意完善相关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事实上,中国被赋予的"大国"形象和外部世界针对中国所开始的权力政治互动,已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凸显了消极的影响。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效应,趋利避害,处理好实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