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近几年我国第二产业、重化工业的较快增长,国内不少学者、专家提出了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化”的论断,并分析了其依据、特征、动因、影响及对策。而通过对重化工业化的国际比较以及我国工业化历史与现实的考察, 可以认为近几年我国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只是经济上升期的周期性现象,并不能据此认为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作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我们不应按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来判断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陈一鸣  全海涛 《特区经济》2008,228(1):84-86
通过分析德、美、韩三国的工业化过程特点,归纳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工业发展均遵循从轻工业阶段到重化工业阶段的阶段发展路线;工业化水平距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大,政府的干预强度越大;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工业化进程与市场化密不可分。在分析三国工业化历程的普遍规律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金谷 《浙江经济》2004,(12):9-11
在浙江工业化、市场化推进到新的阶段后。重化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与过去及全国一些省市发展重化工业道路明显不同的是,这一发展需求不仅是在人均收入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等阶段。陛特征背景条件下产生的,而且是浙江以加工工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演进中内在关联产业相互扩张的自然结果;与广东、江苏等省市相比,浙江重化工业发展已显滞后。应顺势应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重化工业。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2006,(2):76-77
(1)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2004年7月,吴敬琏提出了对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早期经济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质疑。他指出,把重化工业当作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符合中国国情。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随即指出。大国的发展不能绕开重化工业的道路。很快,形成了一场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化工业倾向有着深刻的消费结构升级背景。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短缺,以“新发展观”为指导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将从多个方面影响未来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重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提升工业化水平,构筑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重化工业发展,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经济发展前景1、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工业化过程中,以满足人民群众温饱为主要目标的轻纺、食品工业加速发展阶段在80年代末期已经完成,目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加速工业化新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978年到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24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57734亿元,年均增长9.9%,是这一时用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日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工业化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工业体系兼具经济效应与政治效应,从工业体系视角分析中国工业化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基础,认为工业体系是由具有紧密经济技术联系的多种部门和多个企业共同组成的工业经济网络。工业体系特有的经济效应可以从分工-市场互动的循环累积机制得到解释,政治效应在于实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工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工业体系建设目标如何确定、经济体制如何与工业体系相适应、开放战略如何与工业体系相适应。中国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在工业体系从大到强的新征程上,中国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工业体系建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保持和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坚实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工业化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工业体系兼具经济效应与政治效应,从工业体系视角分析中国工业化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基础,认为工业体系是由具有紧密经济技术联系的多种部门和多个企业共同组成的工业经济网络。工业体系特有的经济效应可以从分工-市场互动的循环累积机制得到解释,政治效应在于实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工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工业体系建设目标如何确定、经济体制如何与工业体系相适应、开放战略如何与工业体系相适应。中国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在工业体系从大到强的新征程上,中国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工业体系建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保持和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坚实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重化工业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经之路 重化工业大发展是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的一般规律,重化工业阶段的到来既给我们带来一些机遇,也带来许多挑战.重化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七大工业.  相似文献   

11.
朱利敏 《特区经济》2005,(12):99-100
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显示了由低级向高级有序变化的规律,即一般都从轻工业的发展起步;然后向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基础性重化工业变动;在基础工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工业中心又转向加工组装工业,进入高度加工度化的最高发展阶段。经历了从轻工业——重化工业——信息工业——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目前广东省工业重型化趋势已日益明显,重工企业增幅明显大于轻工企业(表1),长期以轻型为主的广东工业结构也加快了向重型化演进的趋势,工业增加值的轻重工业比逐年下降,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轻工业(表2)。  相似文献   

1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项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性举措。所谓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二是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易体系。那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有必要从参与国际分工体系、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角度来考虑。  相似文献   

13.
重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提升工业化水平,构筑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重化工业发展,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相似文献   

14.
徐大可 《浙江经济》2003,(19):39-41
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实现以重化为特征的产业高度化,是浙江制造业发展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安全方面重视国防建设、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政治方面主要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出发,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方面不仅重视国内经济的发展,探索适合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且注重与其他国家发展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正是毛泽东对国家利益的捍卫,使新中国顶住了不同时期美国的敌视、苏联的干涉,重塑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产业政策是一定背景下的政策,没有不分时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产业政策。不同的体制背景下有不同的产业政策,不同的工业化或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产业政策。中国的现代化正在进入新阶段:改革正在进入建设现代法治市场经济阶段;开放正在进入全方位对外、对内开放阶段;发展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工业化正在进入必须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阶段和重工业重新大发展的重工业化阶段或重化工业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一、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且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即重化工业阶段,城市化步伐加快,往往是资源和环境承受压力最大的时期,当前中国正处于这一时期.2003年我国GDP增长9.1%.  相似文献   

18.
工业重型化是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但是,世界性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给缩短工业重型化过程、加速新兴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无锡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较早进入了工业重型化阶段,重化工业在工业产业结构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也给无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目前无锡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已经跃上了9000美元大关.进入了转型发展、优化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要求尽快跳出工业化常规演进的路子,以科技创新为前提,以信息化为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高储蓄率对于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人均GDP划分标准,选择了31个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家,使用1991年—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储蓄率对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的我国来说,高储蓄率对于进一步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阶段应该维持高储蓄,充分利用高储蓄的优势,将高储蓄安全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推动经济增长,最终完成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
围绕我国工业结构变化中的重化工业化现象,近一段时期出现了不少讨论甚至争论。焦点在于:基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我国是否应该加快发展重化工业,或者说,我国是否必须经历重化工业化阶段。尽管我认为发展重化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对于与此相关的一些认识误区,仍然需要加以澄清。其中,关于发展重化工业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和缓解资源约束压力的片面认识,尤其不应忽视,因为扩大就业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既是“十一五”及今后较长时期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