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罗伯特·希勒与我国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北京对话,共同探讨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的金融问题。希勒教授从全球范围着眼,阐述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新金融秩序”构想,提出“金融民主化”、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创新消除更广泛领域风险的探索;吴敬琏教授则着眼于现实中国经济和金融的风险所在,解释了银行及资本市场的风险成因,并强调提出了对弱势群体面临风险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结底要靠改革来推进。他表示,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结构优化需要有两条:一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二是要用改革来清除制度障碍,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已经谈论了至少28年了,但是没有能够转过来。吴敬琏认为,问题出在: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庆论坛—“2014全球管理论坛:新常态下的机制设计”上提出,我国政府正努力通过转变增长模式来激发经济活力。新常态之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的。“一定要从靠‘投资增速’转变为靠‘提高效率和质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西班牙巴塞罗那储蓄银行金融学教席教授黄明亦表示:“现在许多人担忧银行的坏账问题,如果银行拿出一部分房屋抵押贷款做成证券化产品,让社会资金参与进来,反而可以化解风险。”吴敬琏强调了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他说:“政府的监管若是不到位,房贷证券化产品可能不断衍生成为新的金融产品,到最后根本不能确定最先拿到按揭的个人能否偿还贷款。这样下去,很可能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  相似文献   

4.
观点集萃     
吴敬琏直言经济过热投资率低局面亟待改善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投资率低,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很大的风险。虽然当前问题不会暴露出来,但是从中长期看有相当大的风险。对于当前经济是否过热问题,吴敬琏阐述说,肯定出现“过热”,所谓的“过热”就是总需求比较大地超过了总供给。主张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他分析指出,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在经济过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近日在第五届中国f国际)资产管理大会上表示,金融创新的效果有正负之分,负向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蕴藏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其原因多与制度的不合理有关。对实体经济有帮助,又不会带来大的系统性风险,这是正向金融创新,反之就是负向金融创新。魏加宁分析称,从金融创新的动因看,一种是源于技术进步,比如说互联网技术,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把监管跟上来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中国经济正面临内外双重失衡,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产能过剩、通货紧缩甚至金融系统风险。吴敬琏认为,中国经济内部失衡的表现是过度投资和国内消费不足,投资占GDP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左右不断提高,目前已提升到45%左右。  相似文献   

7.
杠杆不稳定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重要隐患,因而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在金融动荡时期具有显著意义。为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直接影响及可能造成的风险内部溢出效应,首先选择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效应,并结合中国几次“去杠杆化”政策时点进行补充分析,其次采用时变参数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Tvpdy)对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关联效应进行动态刻画。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异质性冲击影响,短期效应最为显著。近年来累积的外部市场与货币流动风险对宏观经济与资产泡沫风险起到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扩内需”去杠杆举措可有效缓释当前存在的宏观经济与外部市场风险,而“防风险”措施则对整体风险的抑制效应较为稳健。另一方面,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效应明显。各子风险多为风险的净输入者,在经济过热或金融危机等杠杆异常波动时期,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外部市场风险后期有显著抬升的趋势,而宏观经济风险溢出方向由输入向输出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有关专家日前在银湖宏观金融论坛2009夏季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二次紧缩”,而当前的股市和楼市都存在一定泡沫。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宪法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二次紧缩”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未来房市泡沫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要大于股市,房市泡沫破裂可能成为经济“二次紧缩”的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9.
观点快递     
■中国经济喜中带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吴敬琏近日在2003年国发经济形势报告会上指出,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下的总体判断是“走势良好”。但是,因为我国经济多年来积累起来的深层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虽无近忧,须有远虑”。吴敬琏认为,风险集中在银行和财政体系。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高达25%,加上1999年拨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率差不多有40%。中国要清理现有的不良资产,大约要花5180亿美元,即约4万亿元人民币。而现在之所以这些矛盾没有表面化,是因为中国有大量年轻、低成本、高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镇企业》2004,(3):59-59
“2004年中国经济将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上,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和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成为中国经济成功越过关口的标志,也是中国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近日在“世界2004中国年会:预测与展望”会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吴敬琏说,没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建设,就不可能实现高效率的增长。由于中国在社会经济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不少缺陷,效率低下远远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就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除原有的“三农”等深层次…  相似文献   

11.
《上海企业》2012,(6):5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在2012创新中国高峰论坛上发言:现在我们面临的各种微观的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问题,它的症结和根源都在于我们这60年来所用的增长模式。增长模式转变要从哪里转到哪里?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就是用索洛改写过的生产函数来解释。索洛研究发现,在美国20世纪的经济增长中有一个因素是劳动和资本不能解释的,这个因素就叫做"索洛余量A"(Solow Residual A)。索洛给它的定  相似文献   

12.
余斌 《房地产导刊》2011,(12):50-51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通胀是一个短期问题,是连续两年是连续两年宏观经济政策所确定的三大目标。同时,“十二五”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它又是一个长期问题。因此,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通胀,不仅跫现在,而且是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始终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融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泉声 《中国审计》2005,(16):43-46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普遍应用,金融审计的思路和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随着新的审计方法的创新和推进,计算机技术在金融审计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审计监督在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中的作用日渐突出。然而,金融审计的现实风险与潜在风险也随之而  相似文献   

14.
罗钰 《河北企业》2021,(1):11-13
防范重大风险是到2020年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防范重大风险的重点是防范金融风险,而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关键.省域金融安全问题会直接对国家整体金融安全造成影响,而且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始终呈现不均衡趋势.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实际金融状况出发,以河北省2007—2016年区域宏观经济、区域微观...  相似文献   

15.
在日前召开的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其工作报告中表示,”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大起大落”。防止通货膨胀将成为人民银行今年金融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 “这很明确表明了中央的态度,要从防止通货紧缩过渡到防止通货膨胀,”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高辉清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防止通货膨胀背后真正的意思是防止经济过热。在现在这个阶段提出防止通货膨胀,目的是要对我国经济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让我国经济走得更平稳。”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经济界》2006,(1):1-1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本期“经济专论”栏目特刊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将商业银行改造成现代金融企业》一文,建议从明晰产权、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充实资本金、健全公司治理制度、支持股份制银行上市、改善内部管理、推进金融创新等方面周密策划、稳步推进。本栏目还约请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关于当前深化经济改革的思考》一文,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从2006年开始,中国进入“十一五规划”。本期“宏观经济”栏目特刊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  相似文献   

17.
温州.再一次站上了历史舞台。“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刚刚开始。未来如何.一要看试验本身:二要看试验跟整体系统的关系。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国金融40人论坛”年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18.
《经济界》2006,(3)
实行双转变,迎接新周期通货膨胀:95回顾与96趋势分析1996: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西方现代期货价格理论与我国期货价格经济波动、宏观政策与稳定增长——中国近期宏观经济趋势分析关于政府体制改革的几点断想“八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特点论我国粮食的有效供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和条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靠深化改革把私营经济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论市场经济文化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展望按我国国情调整食物结构国有企业改革要抓住重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民族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逐渐转变,很多农民自主创业与投资项目增多,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为金融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金融投资帮助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面向农民的农村信用社逐渐转变为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这一金融主体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一部分地区的“三农”问题格局。本文就从我国“三农”问题对金融行业的需求出发,具体论述如何才能应用财政以及金融手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实质提升。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六大看点是: 经济增长不一味追求过高速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平稳较快增长, 意味着明年经济速度,既不能过低,但也不宜过高,要防止大的起落。而“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向不变,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防止投资膨胀反弹,则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