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礼貌原则是商务口才的精髓,商务口才中处处体现着礼貌策略。满足需求,让客户感到受益;礼貌热情,让客户感受尊重;贬己敬人,给客户留足“面子”,是沟通成功、“和气能生财”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随需应变”。所谓“电子商务,随需应变”,指的就是卖“让企业更赚钱的方法”——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标准化的计算机处理服务,从而完成对商务领域.不管从制药还是到汽车制造等等的全面“统治”。IBM投入20亿美元研发“电子商务,随需应变”,这是一个令微软、惠普、太阳等信息产业巨头们感到不安和威慑的战略,因为IBM将再度统治全世界。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个客户,是一家大型连锁商店的总裁。他说:“双赢的观念的确不错,可惜太理想化了。商场现实无情,不与人争,只有被淘汰。”我说:“那好,难道让你盈利。让顾客吃亏就现实了吗?”“当然不行!那样我会失去所有的顾客。”他回答。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于许多白酒厂家来说,糖酒会的交易功能日益减弱。参加糖酒会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块鸡肋。参加的话,一方面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会后低得可怜的履约率又让企业感到血本无归。如果不参加的话,则会引发经销商的许多联想——“是不是企业出事了”、“企业到底是怎么了”,如此等等。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下,许多白酒厂家参会的目的更多放在了进行企业形象的展示并以此加强与经销商的联系沟通上。对他们来说“糖酒交易会”在这种意义上已变成了“企业形象宣传会与客户联谊会”。面对这样一种境况,白酒厂家在糖酒会上究竟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5.
对于公司来说,尽可能地扩大现有客户的钱包份额无疑是支撑未来增长的关键。但如何才能“察言观色”,向内心处于饱和状态的消费者有效传达产品信息,重新吊起患上信息厌恶症的客户的“胃口”,让消费者“于无声处听惊雷”呢?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厚达800多页,报告最后得出结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重要因素排序是功效、价格、广告。看到这儿,我挺为这个崇拜数据的客户感到冤,因为,对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选择购买保健产品最主要的因素是功效”,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这相当于是客户花了大把的钱得出了“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认定,老虎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草”的结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低调”是业内对它的一贯评价,不仅因其总经理仲迎新极少接受媒体采访,更因其客户群体的不事张扬,甚至对大众的有意回避,让它仅在国内的高端人群中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8.
中香“香”     
傅永恒  何晓春 《浙商》2009,(11):108-109
“2008年是中香最困难的一年。”蒋伟华的这句话并不让人感到意外。“2009年将是中香开始腾飞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CRM的金箍咒我发现,CRM最大的“金箍咒”莫过于人们那种顽固不化、根深蒂固的“CRM等同于软件项目”的认知。这种CRM即某个软件项目的认识,基本上占据了国内外大多数人的头脑,他们全部的CRM思维都跳不出这个狭窄的框框。一个制药企业的老板曾经分析来分析去,最后的结论是他们不需要CRM,真让我大跌眼镜。文中还提到他们的客户都是坏客户,说他们总是团结起来要挟降低价格等等。这当然是气话,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因为客户关系非常薄弱的结果。关系是相互的,也非一日之效,这个企业或许从来没有让客户感觉到除了价钱之外的任何实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李青山的“部下”给他的评语。每当听到这信任的话,李青山就感到很自豪,同时也感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说:“只要我组织一天大篷车,就要把它干好,不能让兄弟姐妹们跟我遭罪。”是的,这些年来,跟他赶集的人都挣到可观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不良利润的分析让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中国企业过去的“成功”,有多少利润在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而有多少利润来自于从客户身上汲取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迎来“竞合”时代“竞合”可以说是“竞争”的更高层次。对于中国啤酒业来说,20世纪最大的收获,就是亲身体验了“竞争”的内涵。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50多家洋啤酒潮水般地涌来,仿佛一夜之间占领了中国市场,让过悠闲生活的中国啤酒业,首次感到了生存的压力。这种以产品为主体的竞争,可以称之为第一层次的竞争。第二层次的竞争是由青岛啤酒和华润集团所发起的“重组时代”。这种以品牌加资本为主体的竞争,是在重组平台上展开的,演绎的是“大鱼吃小鱼”的故事。而第三层次的竞争,则是谁也不吃掉谁,实现双赢的“强强联合”…  相似文献   

13.
“账期”一词在会展行业是多数企业的敏感词据《北京商报》近日报道,目前多数会展公司都或多或少面临客户拖欠付款的问题。即使在签订合同时,会展公司与客户企业双方已对结账期进行了约束,但事实上合同条款形同虚设。为行业所诟病的拖欠付款问题一直是让业内人士头痛的“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14.
GE中国在微博营销中会说“神马”、“小灰机”等网络词;会形容自己家用于发动机测试的飞机为“小清新”……所有这些,都让你感到“哥”不是传说,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是中国食品“内忧外患”的一年。 国内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已经让诸多企业难以喘息。而来自国际市场上“排山倒海”式的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声讨,更让中国食品企业感到“风刀霜剑严相遇”,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食品的安全问题遭遇世界各国如此猛烈的“集体围剿”,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6.
信仰市土历的沃尔玛,遭遇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强大压力后感到有苦难言反抗显然是无济于事的,但如何“因势利导”,确实让沃尔玛费尽心机  相似文献   

17.
吴菲菲 《国际广告》2009,(1):117-120
一年一次的守望,一年一次的相约,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与广告客户的“客户答谢与信息发布会”,在南国三亚已连续举办了四年。四年的欢乐是相同的,合作的诚心是不变的,精彩的片段却是年年不同。站在2008年的岁末,让我们共同回顾这四年来的“三亚客户答谢与信息发布会”。  相似文献   

18.
最近市场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企业不再不分时间地点场合高喊“以客户为中心!”、“顾客就是上帝!”。有些经理们开始把自己和客户放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去思考客户战略,识别客户中的“优质资产”和“不良资产”,不仅  相似文献   

19.
吴刚  苗子清 《消费导刊》2014,(11):66-66
一、引言 过去一段时间,银行市场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多家银行的“飞单”事件。2012年,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员工向客户推荐购买北京通商国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中鼎”系列理财产品,私自许诺高收益,结果到期无法兑付,造成客户巨额损失;2013年,华夏银行“飞单”风波还未平息,却在深圳上演“续集”: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杨巧斌私卖给客户与华夏银行飞单事件同一款产品,让客户500万资金血本无归,事发后被火速开除。如今,银行“飞单”现象愈演愈烈,金融监管机构、银行内管理部门、广大投资者也逐渐开始重视和防范银行内部存在的“飞单”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他有点傻,放着自己的财不发,却当起了比“芝麻官”还小的“村官”。让村民感到惊奇的是。他把一个1500多人的村子,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个“村官”就是桃江县修山镇三官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枝南。在他的带领下,三官桥村由穷变富。从治安混乱村变成了和谐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