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广东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具有特定的产业体系,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这些产业聚集和融合形成生态城市。广东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分解为“四个加快”,即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加快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物质资源大省,也是文化资源大省,欲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须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文化体制本身的改革,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存、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3.
区内动态     
《广西经济》2012,(5):6
西林三大产业呈增长态势今年以来,西林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力克服持续干旱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建设,全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眉县的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建设的发展现状,提出文化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发挥“商标”效用,实现眉县经济价值的大提升;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四大战略,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助推了眉县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又称为生态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新的经济形态,具有自己的产业体系,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等构成。从长远来看,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循环经济进行全面规划,逐步建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协调发展的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泽林 《发展》2011,(10):21-21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灵魂,也是甘肃软实力的核心标志。国办发[2010]29号文件明确要求:甘肃要“努力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必须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大省摆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7.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但成绩只代表过去,该县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要求,充分解放思想,按照十七大精神,围绕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层次论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精神和省委关于解放思想的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黄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存在的四类环境问题。深入诠释了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并从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化意识、形成大农业的生态农业发展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创新生态农业的科技推广机制和建设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五个层面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宋宝莉  何东  刘传辉 《改革与战略》2012,28(3):108-110,146
统筹城乡发展同步推进了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后产生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问题。在居住区及其周围发展生态产业,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生态产业可以通过三条路径进行: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手工加工业及园区配套工业,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  相似文献   

11.
秦岭北麓在秦岭生态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结合本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特点,以西安市域为例,分析秦岭北麓地带生态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建立若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生态工业,建立产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和产品管理评价体系,通过实行清洁生产增加生态经济效率;发展生态旅游业,把秦岭北麓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宗教寺庙、神话传说等与旅游相结合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一)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的基本途径  1.生态脆弱经济贫困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技术策略。  这类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是:一是对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重点是植被恢复;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三是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即以提高粮食单产为启动点,压缩粮田面积,适度扩大林果牧业面积,农林牧综合发展。陕西延安就是典型代表,以坡耕地大垅沟栽培模式的应用为启动点,提高粮食单产,压缩粮食面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扩大林果草面积,农林牧全面发展。这类地区重点构建生态治理和恢复型技术体系。  2.生态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技术策略  这类县域虽然交通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但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以南方条件较好的山地丘陵为主,主要通过如下三个途径发展生态农业:一是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持生态优势;二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三是大力开发生态型特色产品,发展生态产业,如江西省婺源县和重庆市大足市、安徽歙县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这类典型。这类县域重点构建生态保护和生态产品开发型技术体系。  3.农业主产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技术策略  这类生态农业县以平原农...  相似文献   

13.
刘荣 《发展》2003,(4):67-67
文化生态是人类社会所形成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制度措施等文化因素和文化资源的总和。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组合,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的文化生态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因此,文化生态保护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建设文化生态能促进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西部开发的根本点就是治理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只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相符合、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协调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围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努力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站在新的起点上,用更宽广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及文化主体创新;围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5.
花建 《上海改革》2003,(10):32-35
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和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来看,引入国际资本,与本土文化产业深度嫁接,形成合资文化企业集团,这条道路是可行的。当前应该把握世博会的契机,解放思想,不拘一格,既发展文化大集团,更要因势利导,发展富有活力的中小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16.
李革 《辽宁经济》2004,(6):14-14
近年盘锦市在建设生态农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要把生态农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采取更有力措施.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上海经济》2014,(10):52-53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德琪 《科学决策》2008,(11):50-51
我国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仍存在居民生态价值观念未根本转变、人丈环境不理想等不足。应以“以人为本、系统发展、因地制宜、群众参与”为原则,探索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为中介的长效管理机制,将社区生态建设纳入生态市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大目标,开展有特色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9.
董乃德 《走向世界》2011,(34):36-37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为此,中央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从本期开始,“文化齐鲁”栏目从文化的不同侧面,反映山东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文化发展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成果,展示山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动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的正外部性及风险性等决定了政府必须利用财税政策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为有效发挥财税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作用,必须适时开征农业生态税,实现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生态农业倾斜和优化支农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