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为基础,通过实证方法对比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公允价值是否改进会计信息对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与历史成本对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新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盈余信息和净资产账面价值对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有所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具有显著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和相对价值相关性,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已经开始考虑公允价值因素,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资产和负债必须有相关的计量属性。本文讨论三项资产(包括负债)的三项属性,即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和公允价值。市场价格是所有计量属性的基本概念,其他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销售(脱手)价格都来自市场价格。本文详细解释并说明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重点是公允价值。在本文中,我们介绍并陈述了九个不同的公允价值定义,讨论了公允价值的层次,并反复说明公允价值是在现行交易中的估计价格,而不是在过去交易中形成的实际价格。  相似文献   

3.
张卫华 《中国外资》2014,(4):260-260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环境波动急剧,历史成本所反映的账面价值在市场价值中存在严重偏离现象,影响投资者和决策者的正确决定。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抛却成本计量,且能有效的反馈会计经济资源的经济计量属性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本文结合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含义及其重要性,并对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浅析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顺势而生。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产生了质疑。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然后分析了公允价值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公允价值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公允价值成为了一项新的计量属性,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本文将联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进一步反思这种新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6.
刘洋 《云南金融》2012,(3X):7-7
新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公允价值成为了一项新的计量属性,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本文将联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进一步反思这种新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7.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最早出现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传统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因为无法揭示这些衍生金融工具背后隐藏的收益和风险而备受指责。于是,美国会计界开始关注和重视公允价值。在一直主张采用公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适度引入公允价值,把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五个属性之一是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计量方面最大亮点之一,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会计计量主要局限于历史成本的情况,适应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随着衍生工具的盛行,历史成本计量对此显得无能为力,在争论和探讨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美国初步确立。伴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对公允价值的利弊的探讨更是被推到风口浪尖。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公允价值起源及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综述,并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思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按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个体经济资源账面价值己严重偏离了其市场价值,影响了经济决策者的正确决策,一种抛弃了成本计量观、更能反映会计个体经济资源价值的计量属性应运而生,这就是公允价值。历经三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新准则的一大亮点是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然而,公允价值从出现到现在一直备受争议,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争议,其实就是计量属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景静  郭海珍 《会计师》2012,(14):8-9
<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克服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缺陷,突破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局限,使会计计量由成本计量转向价值计量,从而解决了诸多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根本无法解决的会计计量问题。2008年5月20日,中国会计学会在其印发的《全国会计科研课题招标公告》(会学[2008]14号)中,"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作为重点课题被提出。因此,研究公允价值及其应用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国内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评价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传统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基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客  相似文献   

12.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本文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指出三点:首先,在财务会计中,双重计量是必然的选择;其次,本文对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IASB制定的IFRS9发现了双重计量模式,特别是公允价值会计改进的曙光。  相似文献   

13.
张新颖 《会计师》2008,(12):54-55
<正>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以历史成本为主导的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标志着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公司IPO价值评估方法的发展趋势。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利于增强IPO公司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能够为新股投资者提供更高效率的决策信息。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在IPO定价方面需要有层次地逐级使用,IPO定价就是投资者投入价值和发行人产出价值的均衡结果。以公允价值计量IPO资产,是买卖双方自愿交换资产和权益。因此,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IPO定价,应该寻找具有可靠性的估值技术,视企业特征、行业属性和资产类别的不同情形而采取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作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本文针对目前在税收工作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认识等存在的不足,影响纳税计量的正确性等问题,提出了从完善税收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公允价值的各种税务执法监督机制等措施加以改善,旨在提高纳税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锋皋 《会计师》2011,(9):21-23
<正>一、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公允价值主要涉及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等方面运用。本  相似文献   

17.
李劼 《会计师》2010,(10):15-16
<正>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满足交易主体规避市场风险、降低筹资成本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日益扩大。衍生金融工具准确的会计计量成为当今会计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性,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会计计量缺陷逐渐显露,已难以适应其会计计量,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采取谨慎态度,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开始应用于我国的会计计量中,特别是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中。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适用性提出质疑,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加剧了金融危机,主张废除公允价值,以避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公允价  相似文献   

18.
从资产减值准备计量标准看,公允价值是其主要计量属性。实际上,广义的公允价值包括所遥资产减值准备计量属性,即资产减值计量离不开对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我们可以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理解为: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的原则,这里的“公允价值”包括现行成本或重置资产、现行市价、销售净价(net sellingg price)、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在用价值)、可收回金额(recoverable amount)。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发展,大量金融工具的涌现,使得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公允价值的引入与应用是会计计量发展的历史趋势。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接轨,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试对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具体准则,深入评价其应用对企业绩效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针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由于农业活动的特殊性,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的选择一直是农业会计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国际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计量,而我国会计准则采用以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模式。本文通过对两种计量属性的比较,结合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身的特点,提出公允价值是生产性生物资产计量的最优选择,最后举例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具体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