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泉州沿海港湾曲折交错,一方面固然对于海商的出海对外贸易活动,提供了便捷的地理条件。但是在另一方面,港湾与港湾之间,港湾与陆地之间,却因为水陆的交错,影响到陆上货物的运输。因此,自宋代以来,泉州地区的民  相似文献   

2.
清代海商眼中的世界──《海录》黄顺力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实行严厉的闭关政策,中外之间的联系交往不多,国人对外部世界知识的了解也很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成书于嘉道年间的(海录》,却从一个海商看世界的角度,为我们描述了当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海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山陕会馆碑刻资料的微观分析,发现清代晋商在济南经营的主要行业除历来擅长的金融和盐业之外,首饰业和药业占比之高是在其他城镇罕见的,特别是21家药业字号中竟有19家主营人参。晋商的这一行业选择,显然是为适应济南作为省会城市,高端消费群体相对庞大所采取的策略,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济南商业中奢侈性消费占比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晓文 《经济地理》2003,23(5):699-703
在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中,植根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福建商业经济一直不断加强着与海内外的联系。宋元以后随着人口和经济的繁荣,福建的对外贸易更是发展迅猛,随之出现了大量的海商乃至海商集团,成为海洋商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以后,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福建海商逐渐步入衰弱,但其海洋人文影响却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5.
乾隆年间汇聚在甘肃武威的山、陕二省商人合计有六七百家,其中陕商多来自关中的西安、同州二府,晋商则主要来自平阳、汾州、太原等府和解、绛二直隶州。武威是连通中原与甘肃西部甘州、肃州乃至新疆的重要转运枢纽,其商业规模和腹地范围均超过省城兰州。山陕商人从内地输入的商货主要为绸缎、布匹、杂货等,西安、洛阳、潼关、泾阳、索桥堡等地是商货转运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6.
《发展研究》2007,(10):F0004-F0004
  相似文献   

7.
泉州开元寺     
陈英杰 《发展研究》2021,(2):F0003-F0003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叶,随着闽南经济区的繁荣和发展,漳泉私人海上贸易活动十分活跃.不仅出现了一批海商集团,而且也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海商资本.如果当时有适当的社会条件,这批财富也可以和同一时代的西方海商资本一样,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然而,历史并没有朝着这一积极的方向发展,明代漳泉海商资本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原因何在呢?过去史学界一般认为主要的原因是西方殖民者的东来,摧残了还在兴起的漳泉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打断了向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发展的过程.我们认为,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东  相似文献   

9.
明清粤闽海商的海外贸易与经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一步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粤闽海商在不同国家会受到不同贸易政策的影响,而粤闽海商的海外贸易经营活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公平竞争,因而能够打开国际贸易市场,促进了海外诸国的经济发展.但是,粤闽海商必须承受来自国内海外的繁重税收,还受到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发展的束缚限制.因此,明清粤闽海商的海外经济贸易,始终未能改变其封建经济的性质,因此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命运.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质量、特色、优势、信誉、水平、实力、效益等的综合体现.实施名牌战略,依靠品牌带动,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产业,对于在新一轮区域竞争巾赢得先机,占据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代郊商与海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郊为清代闽台地区从事海洋贸易的商业贸易组织。它随着清政府海洋政策由禁海至开海的转变和台湾的开发而发展壮大,至清政府割让台湾于日本后走向衰落。郊商作为郊的运营主体,在郊的组织管理下,从长期的海洋贸易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经营模式,有效地确保了贸易往来安全顺畅的进行。经过漫长历史发展时期形成的郊商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海洋文化,它在诸多层面上均呈现异质性,但在传统文化的强势包压下,郊商文化的屈服和妥协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2.
清代徽州盐商的销盐纠纷与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徽州盐商在与其他地域商帮竞争时一致对外,然而常因销盐区域、销盐定额和行销方式等在其内部形成种种利益纠纷,并进而涉讼公庭。由于管理运盐销盐的机构在地方官府以外更有盐运司和纲盐局等,利益关注点不一,使得销盐诉讼较之一般民事诉讼甚至商业诉讼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3.
略论清代的渔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的渔盐①制度多所变化,不同的地域有所不同,有的因习惯相沿已久乃变为成法。如广东沿海有干标、帮饷制度,两淮江浙地区实行渔盐配制度。渔户要给官方或地方交纳渔盐税,名目不一。渔汛期渔盐用量相当巨大,而渔获量却非定数,因此往往不可避免地造成渔盐走私。一些地方官认为,因沿海地区特定的地域和产业关系,相沿已久的地方制度自有其合理性,部分渔盐进入走私渠道情有可原。根据估算,清代道光年间每年所需渔盐约为五十六万二千五百吨。  相似文献   

14.
清代前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沿海地区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造成靠田地耕作难以为生的困境,加上海外贸易获利丰厚的吸引,社会各阶层都积极投身到海外贸易中,即使在海禁时期也以走私形式进行。本文对清代前期海外贸易商人的构成做些具体的分析,以窥清代前期海外贸易之情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隋唐以前,对蒙学教师的历史记载很少,蒙师在社会上也不受重视,社会地位不高。在明清之际,特别是清朝,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学教育的成熟,蒙师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蒙师的构成、选择和待遇上都出现了不同于前朝的情况,充分显示了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宋代外商城市居住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深 《开放时代》2002,(6):62-68
宋朝发布了不准外商在城市中居住的法律,但多数时候并没有坚决实施。从立法角度看,前者不是统治者的突发奇想;从执法角度看,后者不是统治者无力驾驭社会的表现。本文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分析了上述看似互相矛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试析清代河套地区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边疆发展农业和进行商品贸易的理想场所。有清一代,伴随着清政府一系列垦荒政策的实施以及内地大量人口移居此地,商业资本以及产业资本相继渗透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并充分刺激了农业、农田水利以及商品贸易的发展。本文选择清代河套地区的资本运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资本产生的前提条件及其具体运营过程,初步揭示资本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末商办铁路中的绅领问题是一个常态现象,这与当时绅权扩张相关联。绅领下的商办铁路,在管理上存在着严重腐败等弊漏,清末社会舆论对之持否定态度。绅士参与商办铁路,尽管在集股等方面竭尽所能,但效果不佳。联系到其在管理上与官、商之间关系所引发的混乱、腐败等,其负面效应十分之明显。因此,绅士不应成为我国近代商办铁路的领导力量。绅领的存在说明该领域的制度缺失。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以汉口紫阳书院的建构过程为例,指出清代汉口的商人会馆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中获取组织模式的建构过程。各商人群体的同乡意识与地域文化特征与清代汉口的社会背景相互作用,不断产生新的象征符号和集体意义,从而塑造出新的、变化了的会馆组织形式。根据其内部权力运作、管理模式和外部谋求目标的不同,汉口的商人会馆可以划分为"礼俗性会馆组织"、"利益型会馆组织"、"行业型会馆组织"三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20.
清代台湾的地权交易:—以典契为中心的一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民法不发达、产权概念含糊,因此难以用西方近代法学框架去理解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权交易.本文以清代台湾土地文书为基础,分析典、抵押、买卖、租赁等各种地权交易形式.认为抵押、买卖、租赁等本来在产权交易上意义明确的形式,在交易实际中逐渐模糊而向典这个本来就意义模糊的形式转化.以典为中心的土地交易形式,兼顾了人情,但牺牲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