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利用西部12省(区、市)2013—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TSLS估计方法,分析缩小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路径,实证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已跨越库兹涅茨曲线拐点,进入缩小阶段;(2)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是城镇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两者占比为77.52%,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两者占比为77.06%;(3)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均显著缩小经营性城乡收入比、财产性城乡收入比、转移性城乡收入比,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等财政占比的提高,能显著缩小工资性城乡收入比、经营性城乡收入比,而城镇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支出财政占比的提高,显著扩大工资性城乡收入比、财产性城乡收入比。结论部分启示为:城镇化倾向政策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今后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更加重视乡城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为乡城转移人口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公共服务支出的城市化偏向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今后应逐步实现公共服务支出的城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两个维度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然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相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会先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然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构建VAR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对中国1952~2012年城市化、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虽然相对较小,但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且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效应先为正后为负。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政策的改变而作用原理不同。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变动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与国际通常的发展轨迹不符,这并不能说明是城镇化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因为城镇化水平与地区城乡基尼系数呈反方向关系,表明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因为有其他诸如政策因素、劳动生产率等的影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最终的总体表现是扩大,扩大的收入差距通过半城镇化、内需、就业率等因素的传导作用,使得城镇化速度下降,从而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形成正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区域比较的视角,以2002-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房价上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导致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无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房价上涨对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东部地区及周边地区表现为扩大效应,中部地区无明显影响,西部地区有扩大效应但对周边地区为缩小效应,东北地区均表现为缩小效应.因此,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应针对不同区域特征实施差异化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7年~2010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且西部地区效果最明显,中部次之;工业化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梳理体制性因素影响我国收入差距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体制性因素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框架:开放背景下正式制度供给所带来的机会不均等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及扩大,并以全国29个省市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包括市场化程度、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在内的正式制度供给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度。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开放度、外贸依存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都存在负向的显性关系。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进行制度变迁:提高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水平,深化农村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农村地区的贸易规模。  相似文献   

7.
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圈之内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比城市圈之外的地区高1到2个百分点,而城市圈对农耕面积、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等可能影响到收入差异的变量没有直接的影响。进一步运用二阶段最小二乘的方法估计由于城市圈形成所导致的城市化水平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论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二元经济导致的一些制度性的障碍以及城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是目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因而应尽快消除阻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并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8.
所有制结构变迁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利用1995-2008年30个地区的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表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协整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与城乡收入差距也存在协整关系;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能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而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则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地区间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降低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程度是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支出在全国层面上显著地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原因是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的存在。引入交互项考察地区效应发现,以上结论依然稳健,且由于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强于东部导致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强于东部。此外,新农合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保险业的特殊性和本国国情,我国保险资金运营立法应当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稳健投资”的原则。根据入世后的新形势和保险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应当逐步放宽和完甚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同时,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相关立法,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和效益两大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工资集体协商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引起了企业极大的关注,工资集体协商是企业与市场日益成熟的表现,但在我国卓有成效地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实行上仍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认真的探讨,本通过对“协商办法”可行性的理论分析,力图论证工资集体协商在中国将在走一段并非一帆风顺的路程。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理论长期处于隔离状态,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的产生和企业内部权威的来源,企业能力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家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工具,企业边界是企业家基于价值最大化主动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对西部大开发的速度,效率甚至成败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论述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分析了中政府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来,中国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造,先后采取了许多金融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由于传统的惯性和银行业的特殊性,银行业改革中的一些深层的矛盾仍未得到解决.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看,中资银行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还相差甚远.加入世贸以后,占据产品优势的外资银行进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构成较大的威胁,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这对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朝总管全国财政的机关,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前是三司,元丰改制之后为户部,京师粮仓作为宋朝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构亦随之发生变化.为保证仓粮的收支与存贮,宋延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形成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仓官吏的营私舞弊是仓务管理中的痼疾,伴随宋朝始终.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等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于千头万绪的思路和对策中,最重要的工作还是高校内部的学科建设。从地方院校的主要特点出发,应从学术方向、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四个方面抓好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税式支出是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放弃一部分税收收入而让给纳税人的一种主观行为。本文就如何运用税式支出中减免税与优惠税率推进经济发展,提出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运用政策,造福企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有没有抽象的一般的道德、有没有抽象的一般人性、有没有抽象的一般的爱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答案。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后,有没有普世价值之争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重温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是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前提和推动力;同时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要求又是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其次回顾二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经历了合作化、分散化、再到产业化的变革过程,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二者的相互作用;再次,对郫县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直观地验证了二者的内在相关性;最后得出加快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针对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尚存问题,应着力建立和谐农地使用权流转关系,建立健全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健全农地社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