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财务报表作反映了上市公司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财务报表舞弊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运营和长期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建立二者的策略博弈模型,考虑实际可能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分析博弈双方不同策略收益下的行为选择,从而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构建电力企业内部购买部门、设备供应商和监管部门的三方博弈模型,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电力企业在采购中监管部门、购买部门以及设备供应商的行为选择,找出影响博弈双方行为策略选择的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当监管部门稽查成功比例p较大,经过多次博弈,监管部门会选择稽查行为,购买部门和设备供应商会选择寻租行为。当监管部门稽查成功比例p较小,多次博弈后,监管部门会放弃稽查,购买部门和设备供应商仍会选择寻租行为。最后,本文对一个具体的电力企业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品牌真实性的提升,通过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的三方博弈模型,分析提升品牌真实性的过程中博弈主体各方的变量影响关系、策略选择,并用Matlab模拟仿真三方博弈行为的相互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在监督、惩罚、品牌价值提升等因素的作用下,当公众参与水平较高且达到一定水平时,会推动政府及企业积极实施品牌真实性策略,博弈主体三方的策略选择在演化过程中彼此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机制,对乳制品企业的失信策略选择进行进化博弈分析,并在模型求解和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判断进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剖析两个博弈方群体的策略选择状况,得出影响违规行为进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家电供应链上制造商、零售商与消费者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借助系统动力学仿真以及李雅普诺夫第一分析法对主体三方的策略选择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改变补贴以及收益参数进一步分析主体三方的策略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会在制造商生产、零售商销售、消费者购买时趋向稳定,博弈主体三方收益增加会加快系统演化稳定,消费者收益改变对系统稳定性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01-2002年17家实施了MBO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MBO当年和后一年有所上升,但在MBO后两年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在目前,由于我国MBO运行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尚不成熟和不完善,上市公司MBO还须慎行,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上市公司MBO,以使上市公司MBO后的经营绩效能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资本市场迎来重要的转折期,也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并购机遇,而MBO则是受经济学者推崇的收购行为。本文通过对MBO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现阶段MBO收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相关问题,提出了使其走向规范化轨道的相关策略,对其运用到合适领域的展望做了必要规划。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知识共享的内在机理与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知识共享的演化稳定策略.最后通过分析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知识共享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成员企业选择知识共享策略概率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MBO实战手册     
《新财富》2004,(9):54-59
“康缘药业”、“美罗药业”MBO的成功,不仅又制造出一批超级富豪来,其更重要的意义是表明了我国MBO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上海荣正的王玮栋认为,从今年市场上普遍认可的成功操作的上市公司MBO案例来看,其成功实施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心语 《商》2014,(37):61-63
本文在对目前我国稀土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现状进行政府管制的策略分析基础上,应用博弈论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对政府和稀土资源开发商的博弈行为进行表述,并建立了开发商和开发商之间、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对不同博弈方的混合纳什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通过互动公平理论探讨了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最优选择,进而对政府管制稀土资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对上市公司MBO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BO是当今中国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在中国上市公司MBO中选取了 7家典型性样本公司 ,并从转让方式、定价、资金来源、业绩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同时结合国外相关实践进行对比探讨 ,指出中国的MBO与国外盛行的MBO有着本质区别 ,因相应配套环境与措施的不健全 ,上市公司应慎行MBO ,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MBO。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本文选取国内多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绩效的综合评分模型,对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配比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在绩效方面显著优于相应未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因此,尽管目前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应肯定其在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激励不足、效益长期低下方面的积极意义。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允许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而是如何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3.
徐静霞 《商业研究》2006,(13):117-119
管理层收购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促进公司管理、激励机制变化的有效工具,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产权改造的主流性重组手段。我国现阶段实行管理层收购对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MBO既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的热点,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客观看待中国式的MB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梦雯  杨平 《商业研究》2005,24(1):97-100
MBO作为企业杠杆收购方式的一种,曾在欧美国家取得了成功。近几年,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间,也掀起了一场MBO的热潮。在国内实施的MBO案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然而目前对MBO或褒或贬都为时过早,有失客观,当务之急应该取客观、冷静、正确的态度,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晨 《商业研究》2005,(9):155-157
由于当前国有股减持的大势所趋、外资并购的遍地开花以及2 0 0 2年底证监会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要约收购的鼓励、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反收购提议和决策权的限制①[1 ] ,上市公司的反收购陷入了被动。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能力是迫在眉睫的。政府应规定一些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反收购措施,给予目标公司适当保护;而上市公司则更应致力于从内部完善治理结构,MBO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黎凯 《商业研究》2006,(23):127-129
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产权制度改革,MBO为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但MBO在我国还处于探索的阶段,MBO的许多环节中存在各种问题。分析民营企业在上市公司曲线MBO中的代理作用,其实质是逃避政府对MBO的监管,使上市公司管理层最终顺利实现MBO。  相似文献   

17.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的巨大孵化和推动作用已被历史所证明。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发展风险投资。从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过程角度并结合我国现阶段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因素 ,揭示我国上市公司从事风险投资的独特优势 ,依据不同类别上市公司的特性及其经营战略差异提出了适合我国不同上市公司运作风险投资的模式。以期我国上市公司能更多的通过风险投资方式弥补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从而更好的面对WTO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困扰MBO的四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 ,越来越多的公司实施MBO (管理层收购 ) ,而随之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引人关注。困扰MBO的有四大突出问题 ,要使MBO成为国有资产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有效通道 ,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9.
We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Chinese MBOs of listed corporations enable a balance to be achieved between facilitating growth and supporting the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other than the buyout organization. Using novel, hand-collected data from 19 MBOs of listed corporations in China, a matched sample of 19 non-MBOs and the population of listed corporations, we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boards of directors are changed to bring in executive and outside directors with the skills to grow as well as restructure a business. We also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outside directors become involved in actions to develop the business rather than actions related to fostering the interests of all shareholders. We find in fact little evidence that outside board members have the skills to add value to the MBO firms. Boards appear to focus mainly on related-party transactions with some more limited attention to growth strategies. Outside directors do not seem to openly disagree with incumbent managers on the disclosure of their actions but may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exert pressure behind the sce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