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营造库平制     
营造库平制是清代制定的以营造尺和库平两为基础的度量衡制。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订于顺治时期,完成于康熙、乾隆时期。康乾二帝对天文历算皆造诣颇深。由于中国古代度量衡一开始便融天文、律算为一体,二帝在研究天文和乐律时,必然涉及度量衡。为继承古制又要适应清制,康熙曾亲自累黍定尺,即以《汉书·律历  相似文献   

2.
汉代度量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度量衡是汉初各项制度和治国策略,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实质上仍是秦制的延续。史称“汉承秦制”。度量衡专著,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它既是汉代度量衡的实录,又是对秦以来度量衡的补记。《汉书·律历志》是西汉末年律算学家刘歆征集了通晓天文、乐律、术算等各方面的学者百余人,考证前代制度总结、归纳而成,为中国古代度量衡理论奠定了基础。 单位制的确定和标准器的制造《汉书·律历志》中有关度量衡的论述,分《审度》、《嘉量》、《权衡》  相似文献   

3.
铂铱合金库平两是清末定制的库平两原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藏。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准奏农工商部及度支部拟定的划一度量衡制及推行章程。根据章程采用米制划一各种度量衡器的规定,农工商部遂派员至各国考察,并行文给驻法使臣,商请国际权度局制造铂铱合金营造尺、铂铱合金库平两原器和镍钢合金副原器及精密检校仪器。宣统元年(1909)制成。校准后并发给证书护送来华。今器保存完好,证书在20世纪60年代遗失。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用三级天平实测,重37.3克。由此推算1斤重596.8克。  相似文献   

4.
汉代度量衡     
汉代度鞋衡是汉初各项制度和治国策略,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实质上仍是秦制的延续。史称“汉承秦制”。度量衡专著,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它既是汉代度挝衡的实录,又是对秦以来度量衡的补记。 《汉书·律历志》足西汉末年律算学家刘歆征集了通晓天文、乐律、术算等各方面的学者百余人,考证  相似文献   

5.
隋代的建立,结束了东汉末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将近400年的分袭局面(中间有西晋短暂的统一),是继秦汉之后再度建立的统一国家。隋文帝完成了南北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并于开皇年间统一了度量衡。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这一变主要将经过南北朝已十分混乱,单位量值有大幅度增长的度量衡制重新整顿并加强法制化。是中国度量衡史上继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的第二次大统一。 魏晋时期对古制的考证与沿袭 三国政权是在东汉末年混乱中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基本上沿袭了汉制,度量衡也不例外,据《晋书·律历志》记:“景元四年(263),刘徽注《九章·商功》曰:‘当今大司农斛,圆径一尺三寸五分五厘,深一尺,积一千四百四十一寸十分  相似文献   

6.
铂铱合金库平两是清未定制的库平两原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藏。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准奏农工商部及度支部拟定的划一度量衡制及推行章程。根据章程采用米制划一各种度量衡器的规定,农工商部遂派员至各国考察,并行文给驻法使臣,商请国际权度局制造  相似文献   

7.
陈雪峰 《潮商》2015,(5):94-95
百侯,是大埔县的三大古镇之一,大埔历史上属于潮州府,百侯可视为清代潮州府的重要古镇之一。百侯乡道有《春晖碑记》载:“百侯者,客地之人文秀区,国家之历史名镇也。境内山川形胜,地灵人杰。”如此说法,毫不夸张。以人才论,百侯人才在清代府属古镇中,位列第一。清代杨之徐所撰组诗《侯山十二景》,描绘出百侯当年在清朝时期风景优美,人文兴盛,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相似文献   

8.
隋代的建立,结束了东汉末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将近400年的分袭局面(中间有西晋短暂的统一),是继秦汉之后再度建立的统一国家。隋文帝完成了南北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并于开皇年间统一了度量衡。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这一变主要将经过南北朝已十分混乱,单位量值有大幅度增长的度量衡制重新整顿  相似文献   

9.
王学泰 《乡镇论坛》2008,(12):31-31
被史学家认为能够展示清代“盛世”风采的康熙、乾隆二帝各自六次的南巡.都是戏剧味十足的演出.无论是从排场仪式还是从皇帝本人,乃至亲身参与的官员和民众都能尽职尽责,把演出进行到底.这场大戏的主题就是昭示清帝的圣武神文。天下一统。  相似文献   

10.
李婷 《新远见》2008,(6):116-118
丰年多黍多馀,亦有高廪,万亿及姊。为酒为醴,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诗经·丰年》最是轻盈单薄的莫过于一方素纸,最是深刻厚重的莫过于一程历史。地契作为见证我国土地权属变更的重要历史资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权属变更及对土地的管  相似文献   

11.
十五等尺     
十五等尺是唐代李淳风以周尺为标准,将东周至隋各种尺分为十五等排列,考证其间尺度的变化。中国尺度的变化,从商代骨尺约合16厘米,至战国厘定为23.1厘米。经秦、汉沿袭了500多年,至东汉末年似略有增长,至清代定营造尺长32厘米。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尺度变化最大的是在两晋至隋期间的300多年,又以南北朝时期尺度最为混乱,量值增长也最快:南朝宋氏尺长约24.6厘米,北魏前尺长约25.7厘米,后尺已达30厘米。李淳风著《隋书·律历志》正是将这期间各  相似文献   

12.
胡忠良 《秘书工作》2011,(12):57-58
清朝承袭明制不设宰相,由八旗王公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清代前期的主要决策机构,号称“国议”。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发达国家对计量工作的管理已从过去狭义的计量管理发展成为今天广义的计量管理。即从单纯的计量器具管理演变成为包括对计量器具、测量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计量工作规章制度的全面管理。  日本计量立法起步较早,早在1875年,日本就颁布了《度量衡管理条例》,1885年加入《米制公约》,1909年制定《度量衡法》。随着计量工作从度量衡发展到工业计量,又进而实行《计量法》。日本的《计量法》是1951年颁布,1952年实施的,至今已经过了20多次局部条文的修改。日本计量法对计量单位制及其…  相似文献   

14.
正政府质量监管起码可追溯至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实现了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比秦始皇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把度量衡看作权力和社会公正的象征。《礼记·明堂位》记:"周公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谓之法。"把颁行度量衡制度作为治国的方略。到了现代,在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15.
户部铁方升     
户部铁方升是清代由户部颁造的标准量器。故宫博物院藏。正面铸铭文: “户部样仓升,康熙五十四年造。”测量方升内口12.8厘米,深6.32厘米,容1043毫升。康熙五十四年为公元1715年。《清会典》记: “户部量,铸铁为式。形方,升积三十一寸百分,面底主四寸,深一寸九分七厘五毫。”用《清会典》所记户部铁方升尺寸,以清1尺相当于32厘米可得计算容积为约1035立方厘米。此方升尺寸,容积皆与《清会典》的规定基本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度量衡学多随乐律、历算学并存,尤其是与音律学互为参证,成为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一大特点。古代中国尚无频率的概念,乐律学家通常用尺来量度弦或律管的长短,以确定音高。这就是古代度量衡与乐律学之间有密切关系的缘由。《尚书·舜曲》中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对这段话虽然仍有不同的理解,但把度量衡归入历代正史《律历志》中,与此有关。律管所发出的声音,是由律管本身的固有频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十五等尺     
十五等尺是唐代李淳风以周尺为标准,将东周至隋各种尺分为十五等排列,考证其间尺度的变化。中国尺度的变化,从商代骨尺约合16厘米,至战国厘定为23.1米。经秦、汉沿袭了500多年,至东汉末年似略有增长,至清代定营造尺长32厘米。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尺度变化最大的是在两晋至隋期间的300多年,又以南北朝时期尺度最为混乱,量值增长也最快:南朝宋氏尺长约24.6厘米,北魏前尺长约25.7厘米,后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度量衡学多随乐律、历算学并存,尤其是与音律学互为参证,成为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一大特点。古代中国尚无频率的概念,乐律学家通常用尺来量度弦或律管的长短,以确定音高。这就是古代度量衡与乐律学之间有密切关系的缘由。《尚书·舜曲》中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对这段话虽然仍有不同的理解,但把度量衡归入历代  相似文献   

19.
<正>计量,古称度量衡,基本作用是满足公平交换的市场需求。度量衡出现之初,由于当时政权不统一,使用十分混乱,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令,度量衡标准才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是政治权力的象征,秦代几乎每一件度量衡器物上面都有“诏书”。秦代的法律《效律》严格规定了衡器和容器的允许误差范围,超过允许误差范围就要对主管人员进行处罚。秦代对度量衡的统一和法制化管理是我国度量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后代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同律度量衡”记载在《尚书·虞书·舜典篇》中,据传舜到东方部落去巡视与当地的酋长“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即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