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烽 《浙江经济》2002,(5):48-48
实现资产证券化,国内无论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者都认为有其必要性。而且认为,当前已经具备了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条件。但笔者认为,从国内当前的实际情况来, 证券化品种的选择,基本落在住房抵押贷款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上。而仔细分析这两种资产,实现证券化均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
我国开展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顺利进行。面对这样的情况,借鉴西方国家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验,运用于我国,是降低金融风险、提高城镇居民购买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对住房抵押贷款进行有效的证券化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银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着重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意义,指出了进行证券化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它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杜娟 《特区经济》2007,(8):122-123
本文陈述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与之进行对比,从而发现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最后充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住房抵押贷款现状,借鉴美国成功经验,重点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提出了试点方案,为住房抵押贷款在我国的全面推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爽 《辽宁经济》2005,(12):74-75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某种可预测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出售给特定的发行人,或者将该基础资产信托给特定的受托人,再通过创立以基础资产及其未来现金流收入为担保的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即ABS),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变现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手段。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性”的新融资方式,自70年代在美国开创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且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和数量都是空前壮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开始于1987年,截止到2003年9月底住房贷款余额已达12000亿元。我国现阶段的住房消费贷款由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住房贷款两部分所组成。住房公积金模式是指政府凭借国家的权威和法规,强制性地要求将民众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定期存入指定的金融机构或特设账户,专项用于人们住房消费支出的一种融资方式。其基本特征是资金来源稳定,资金存款期限长,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也称次级债危机,是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引起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系统危机.次贷危机的发生,不仅引起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危机,也致使欧洲和亚洲等全球主要的金融市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震荡、全球流动性紧缩,金融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相似文献   

9.
季晓玮  张朔嘉 《发展》2006,(6):51-52
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产生(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资产证券化是将原始权益人(卖方)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进行资产转化的公司(银行与非银行公司)称为资产证券发起人。发起人把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等,分类整理为一批批资产组合,出售给特定的交易组织(Special Purpose Vehical·SPV)即金融资产的买方(主要是投资银行),再由交易组织根据购买下的金融资产为担保发行资产抵押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y·ABS),以收回购买资金,即…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试图以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我国实施城市土地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适用模式.为解决我国土地储备资金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跨国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模式,它的发展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但在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正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人们用它来利用各国法律、税收、会计、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等地区差异来发行资产支撑证券,降低交易成本。熟悉跨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研究跨国资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操作环节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荣  魏婧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5):121-122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及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消费信贷业务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及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非参数面板数据方法,运用2005-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及不良贷款率数据,研究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发起主体信用风险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显著降低了发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的比率高于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率,且两者的比值随时间呈递增态势。这意味着,通过将风险资产转移出表,信贷资产证券化会对发起主体的信用风险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会通过对流动性、盈利能力、信贷投放等方面的改善,对信用风险产生间接影响;其调整效果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杠杆效应(对不良贷款率的下调效果大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率),说明通过改善内部经营状况产生的间接影响在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按照"先进性和现实性"并重的原则,以临柜业务为切入点,从会计作业入手,探讨建立包括主动识别、准确评估、动态检测、及时报告、有效缓释等五个环节在内的临柜业务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银行信贷信息不对称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银企之间贷前信息不对称是银行贷款风险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信息不对称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防范银行贷款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前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确实在减弱,从而证明因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弱化。  相似文献   

19.
首先针对信用评级机构在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信用评级机构道德风险对资产证券化产生的不良影响,并由此论述了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产生原因;其次通过构建信用评级机构博弈支付矩阵,运用演化博弈论对评级机构的演化趋势做出分析,得到其演化的三种不同的稳定策略;最后从建立声誉机制、保证评级机构独立性、加强监管力度三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谢毅  华靖 《乡镇经济》2008,24(12):115-118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融资方式和金融产品,有效联结了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融资者、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此种融资工具,相关部门出台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大多限于对证券化产品发行程序的规定。发生法律纠纷时,对法律性质认定的缺失便成为影响资产证券化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的法律障碍。因此,有必要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加以研究,以期对其法律属性及法律适用问题有较为清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