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行,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属性随之确立,而人们头脑中“银行不会破产”的固有理念也必将成为历史。日前,银监会领导表示,我国正在酝酿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作为市场退出机制的先决因素—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等关键性工作均已提到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倪霞  狄晓燕 《特区经济》2005,(5):282-283
所谓退出机制,就是由于特定的原因,使金融机构通过某种程序从市场竞争中退出,其结果是该金融机构法人资格和法人地位的丧失。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自动解散,主管机关的撤销(关闭),金融机构的合并以及破产等。  相似文献   

3.
郑晓宇 《魅力中国》2013,(29):59-59
金融机构破产制度是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破产制度的设计关涉多面向的利益,但我国现有立法在金融破产方面存在严重制度性缺陷。实践中为数不多的金融破产实例也主要是在司法解释的支撑中艰难前行。在资本流动性非常强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与其他公司一样,商业银行也始终存在着倒闭的风险。以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来推动银行合理配置资源,控制经营风险,实行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也是竞争机制的一种法律表现。  相似文献   

4.
杨涛 《改革与开放》2012,(2):119-120
金融机构破产一直是破产法争论的焦点,设置合理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是维护金融稳健运行,保障金融有序竞争的需要.所以界定金融机构的内涵,明确其在破产法上的地位和破产的特殊性,是完善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的前提,也是建立我国金融体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快讯》2013,(30):15-15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一些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因危机而陷入破产危局,但因其所谓的系统重要性,处于“大而不能倒”的境地,即破产将会牵累金融体系稳定。反而受到政府的援助。由此可总结金融机构的“大而不倒”至少有五大危害:  相似文献   

6.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通俗点说,就是由各家存款性金融机构交纳保费,一旦投保机构面临危机牙破产,就由这家保验机构为存款人支付一定限度的存款。  相似文献   

7.
杨华  蒋红莲 《特区经济》2007,219(4):220-222
新的《企业破产法》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加速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通过在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破产申请、受理程序、金融机构破产、管理人制度、债权人会议制度、重整制度、破产的域外效力以及破产企业的职工权益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与突破,但是在破产案件的审理中留下了很多挑战,特别是在破产清算、跨境破产、政策性破产、金融机构破产时担保权益保护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已于近日全文发布,其中最为引人关注处在于,该文首次明确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体系,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加强行政退出与司法破产之间的有效衔接"。这一表述预示我国金融机构"只生不死"将成为过去时。金融机构"只生不死"着意维护的金融稳定固然可收一时之效,但也带来不可  相似文献   

9.
一是要着力解决好中小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的问题,中小金融机构要按市场化原则“准入与退出”,市场化“准入与退出”的基本含义,在“准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登记制,凡是中国的法人与自然人均可发直组建金融机构,只要股东或社员人数,资本金额,经营者资格,以及其他有关条件均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就可以注册登记,金融主管部门只是审核其是否确实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当然,金融机构确实过多,竞争过度时,也可以依法暂停登记,在“退出”方面,主要是依法鼾,金融机构可以依法兼并,联合及自行清盘关闭,金融监管部门可以依法对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经营不善,风险很大的机构,强制实行被兼并或清理关闭,在金融机械的联合,兼并中,政府及金融及行政部门可以引导,牵线,推动,但不包办。  相似文献   

10.
国企不再享有“政策性破产”、金融机构不再是“独立王国”、清偿顺序“新老划断”、个人破产仍未纳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0月17日,新华社发布的“一些被处置的金融机构收购个人债权”的公告中,首次提到“对部分个人债权打折收购”。这则被称为“央行最后一次为被处置金融机构埋单”的消息,以及历经逾10年光阴终“破茧”而出的新企业破产法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激发了公众对金融机构破产这一敏感而又沉重话题的期待!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盐城市有计划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质企业抓上市,一般企业抓重组,劣势企业抓破产。在企业破产中,以依法破产为重点,以“关门走人”为首选形式,按照“保证职工安置费用、竞价拍卖破产资产、组建新的民营企业”三大要求,积极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取得突破性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全市改革和经济发展,兰州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按照“创业、实干、打硬仗”的工作要求,正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393”攻坚战。即从2004年开始,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督运营新体制:使90%的国有企业完成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基本退出:使90%的国有企业职工置换国有身份:使35户左右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实施依法破产或政策性破产,彻底退出国有序列。  相似文献   

14.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金融机构就被数十万亿日元巨额呆帐所困扰,1995年,又为战后最严重的危机所震撼、宇宙、木津信用社和兵库银行等几家最大的金融机构相继破产,日本金融业陷入如此严重困境与自动化、国际化的国际金融大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一是严重亏损企业实行“安乐死”。据悉,在企业的调整重组中,广州仍有155家企业要分三批退出市场(关闭了120户、破产35户)。去年广州市有关部门和授权投资主体在把好资产处置关、债务清偿关、人员安置关的前提下,让这些企业关闭破产,到目前为止,已有145家企业完成了统计销号,7万职工得到了重新安置。为促进该关闭破产行动,广州市政府专门从财政安排10亿元用于资助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  相似文献   

16.
刘碧云 《开放潮》2001,(4):19-20
1986年12月 2日,全国人大六届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首部《企业破产法》,从而使“破产”这个曾经让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公民感到“触目惊心”的“怪物”,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潮中。 时隔近八年, 1994年10月 25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破产制度步入国有企业大门。 1996年以后,作为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福建省省会城市的福州市,抓住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契机,加大实施破产的力度,在建立企业退出机制、推进国有资本结构优化方面,大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机制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尚未有一部统一的破产法,现行的破产法律制度中更没有针对金融机构破产的专门规定,我国在将来的破产法中应有对金融机构破产的特别规定,目前应制定过渡时期的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就比较突出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破产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保险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如果不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就有可能在经营风险中陷入困境。1997年日本日产生命保险公司破产,这是日本自50年代以来发生的首次保险公司破产事件。该公司在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时期同众多的客户签订了高利率的养老保险合同,“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股价暴跌,贷款利率又长期处于历史最低点,资金运用效果不佳等原因导致了高达2000亿日元的债务,使经营陷入困境,直至破产。日产生命保险公司的破产,对当前我国方兴未艾的保险事业来说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目前,我国保险机…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国有经济的退出,人们的认识逐步提高,但实际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思想障碍,影响国有经济退出:其一,职工思想障碍。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对职工实行“全包”的政策,造成其对国有企业依赖较重,自我发展能力较差,不愿到竞争激烈、“社会福利”少甚至没有福利的非国有企业去,在实际中的表现是对企业购并、破产进行阻止。其二,经营者思想障碍。经营者担心企业购并或股份制后被“吃”掉,影响其在职消费水平或社会地位,因此“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在企业退出中提出各种客观理由,加以阻挠。其三,企业主管部门思想障碍。在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主管部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对企业行政约束严格。为了维护本部门业绩,通常会抵制效益好的企业退出,积极推动效益差的企业退出,形成好企业不让退,差企业无法退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中国分地区试点设立清算与破产审判庭的现实场景,从地方财政压力与企业税负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破产审判改革对于企业减税降负的潜在影响。结果发现,破产审判改革显著降低了地区内的企业税负。机制检验显示,破产审判改革主要通过为地方财政“节流”和“开源”两个途径减轻财政压力,减小地方政府的征税激励,进而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进一步地,从改革成效来看,当地方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来自中央机关单位或更熟知当地情况时,破产审判改革的减税效应更为明显。此外,当地方司法环境较差或僵尸企业较多时,破产审判改革的效果更好。本文不仅有助于市场各方更加全面地洞悉破产审判改革的经济价值,同时还为持续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减税降负政策落实,进而激发地区经济活力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