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费打高尔夫、品红酒、邮轮旅行,这一切和我不到一万的月工资生活太遥远。"我今年28岁,已经在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工作3年了。在这一行,相对于国外40岁的平均年龄,我们部门的同事大多不到30岁,我算中等年龄。在调到私人银行部之前,我是银行传统部门的客户经理,主要负责吸放存贷业务。来到新部门之后,发现我对混业经营的理解还远远不够。私人银行业务在银行业内被称为"皇  相似文献   

2.
近30万中国富裕人群的出现,刺激了国内银行和国外银行的神经。他们都打起了这些处于财富金字塔顶端人群的主意,争相为其提供“私人银行”服务。但是双方各有弱点,“猴儿急”的国内银行没找到私人银行的“命门”,垂涎的国外银行还逡巡在私人银行的“岸边”不能畅快“下水”。在明确的政策出台之前,这场对决不可能有完全胜利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黄杨 《环球财经》2012,(9):90-91
金融服务业,尤其是在理财领域,传统上是男性的领地,但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一些地区和国家,富裕女性增长速度惊人,成为新兴的富有客户群体。可以说,在女性也能创造自身财富和积累财富的今天,女性理财的问题受到了私人银行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与男性相比,女性独有的投资特点也敦促私人银行针对这一群体量体裁衣,提供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4.
刘艳涛 《环球财经》2012,(4):103-106
说起私人银行,更多的人会提及瑞士私人银行,因为那是私人银行的发源地。但剥开尘封的中国历史,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轨迹虽没有历史的沉重,但有个性的传奇  相似文献   

5.
艺术银行的运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健 《浙江经济》2010,(5):57-58
按照法国兴业银行香港私人银行部前副总裁朱莉娅(Julia)的理解,所谓的“艺术银行”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艺术银行(ArtBank)和艺术银行业务(ArtBanking)。艺术银行是指“以艺术品为存取租赁物的委托机构,在国际上通常是指非政府文化艺术机构购买艺术家作品,再将作品转租或销售给政府机关、公共空间、企业、私人用于陈列、装饰、收藏等”;艺术银行业务则是指“在私人银行业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的艺术银行”,“加上‘ing’,就是指艺术投资的银行服务,为收藏家服务,扶持年轻艺术家”。  相似文献   

6.
汇丰的私人银行运作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私人银行业巨头仍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瑞士私人银行业是传统私人银行业务模式的典型;美国则是现代私人银行业务模式的典型,是金融创新的摇篮。作为银行较多业务中的一种,私人银行服务通常由国际级金融集团提供。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私人银行业2004年共管理着约4.5万亿美元的资产,分布在日内瓦、苏黎世、伦敦、纽约、迈阿密、新加坡和香港等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7.
谁是私人银行客户?这一各银行长期界定标准不一的问题,终获定论。  相似文献   

8.
常听到的一种解释是,“中国内地目前的法律框架下还不能做(个人信托)。”其实早在2009年,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张琪就开始呼吁让私人银行开展家庭信托业务。一位资深的信托专家则告诉记者。(个人信托)想象中的(法律)障碍实际上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正> 在联邦德国经营的银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私营部门的银行,如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等三大商业信贷银行以及私人抵押银行;第二类是公营部门的银行,如本文要介绍的储蓄银行及其三级体系,第三类是所谓的信用合作银行,以大众银行和农业合作银行为代表。储蓄银行及其三级体系由德意志汇划中心、州汇划中心(或称州银行)和储蓄银行构成,在联邦德国统称为储蓄银行组织(Sparkassenorganisation)它是一个松散的银行组织。就其地位而言,储蓄银行组织的实力已远远超过联邦德国银行体系中的其它类别银行,包括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方面研究了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协整结果表明,在衡量银行效率的实证指标中,我国经济增长与储蓄余额/GDP、中间业务收入额与总收入额的比值以及中长期贷款额与贷款总额的比值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与私人机构的贷款/GDP、国有银行以外的存款银行贷款/总贷款、私人贷款/总贷款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实证结果说明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私人部门的贷款并未像想象的那样产生较高的资本回报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私人银行在呼和浩特成立,这是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的私人银行成立后,中国建设银行成立的第6家私人银行,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私人银行。自治区副主席布小林出席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2.
王妍  尹波 《北方经济》2007,(10):83-85
作为银行个人业务的最高阶段,私人银行高高站在了金字塔的塔尖。目前,私人银行已经成为中外资银行抢夺市场的主要阵地。在我国,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出了以经济发达城市为依托,以高额净资产客户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财富管理等特征。随着2007年4月外资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中外资银行竞相争夺高端客户,  相似文献   

13.
宁国富 《新财经》2000,(1):53-53
为储户存款保密,是银行的法律责任。但是否储户在银行的个人存款任何时候都是保密的呢?哪些部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私人存款进行合法查询呢?储蓄实名制以后,这一问题引起一些储户的关注。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4.
刘雨佳 《魅力中国》2014,(13):70-70
随着中国内地的富有阶层迅速崛起,中外金融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内地的私人银行市场。本文结合中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潜在机遇与外部威胁等,提出了一系列提升中资私人银行综合实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环球财经》2012,(1):108-109
2007年,中国银行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招商银行与中信银行在同年均设立私人银行服务部门。2007年也成为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的行业肇始。四年多来,借鉴境外私人银行成熟市场的运作经验,中国银行业按照中国本土高净值客户的特点,已经初步完成了私人银行“中国模式”的第一阶段探索并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6.
张志亮 《新财经》2012,(6):34-36
如果要给银保转型排序,其产品首先会在外资银行的平台上推出,然后逐步被股份制银行财富中心和国有私人银行复制。最后是国有银行的全面介入。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私人银行在我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从私人银行的经营理念、产品开发到服务还都处在"试验田"的状态.其间暴露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私人银行进步发展的瓶颈.文章旨在指出我国现阶段私人银行发展困难的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杨 《环球财经》2012,(11):106-109
互联网起初只是被私人银行当作传统高净值客户服务的一个补充渠道,孰料后来的发展非常令人意外,不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客户关系渠道,而且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区别化因素。但是,尽管很多私人银行对电子银行寄予厚望,但“互联网泡沫破灭引发私人银行业大淘汰”的历史,还是像一道隐隐作痛的伤疤,提醒着人们不可鲁莽  相似文献   

19.
《现代乡镇》2012,(3):98-99
胡润联合中国对银行的私人银行,发布了《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中国14%的千万富豪目前已经移民或者是申请移民过程中,还有近一半的在考虑移民。  相似文献   

20.
江岩 《环球财经》2004,(1):44-45
专家认为,政府应为德国银行的失利负主要责任,因为享受政策优势的国有银行占据了国内近一半的金融市场,使私人银行的整体效率无法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