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短几天之内,我们看到了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在对打击内幕交易上的快和准。事实上,美国并没有明确成文的"内幕交易"说法,现有的内幕交易判例大多是依据证券交易法的10b-5条款中的一点:"任何人,无论直接或者间接,通过任何手段或州际商业的媒介,或邮件,或任何国际证券交易手段,在购买和销售证券的有关活动中做出(1)采用任何方法、计划或诡计进行欺诈,(2)对事实进行不实陈述或遗漏使陈述不具备误导性的必需的事实,(3)从事任何可能对任何人进行或可能进行欺诈、欺骗的行为、做法或者业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具有筹集资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证券投机、客户欺诈、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情形,其中,内幕交易被公认为是证券市场中最为严重的欺诈行为。所谓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或其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以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为目的,自己或建议他人、或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证券发行、交易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广发证券借壳主角——吉林敖东和S延边公路因为虚假陈述等原因遭到证监会“严惩”,广发证券高官涉嫌内幕交易案也正在接受调查。作为国内重要券商之一,广发证券的上市命运再次变得扑朔迷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证券信用交易又称保证金交易,是与证券现货交易相对应的一种交易形式,是指投资者按照规定的比例只缴纳一部分现金或证券作为交易保证金买卖证券,其差额部分向证券公司或者证券金融公司借贷而补足的一种交易形式.  相似文献   

5.
一、内幕信息及其界定《证券法》第68条明确规定了内幕信息的含义为“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可见,内幕信息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1.内幕信息必须尚未公开。如何确定信息的公开性,在英美等判例法国家,对内幕交易的规定严格。反映在对信息“公开”的界定上取实质意义的公开,即信息公开后,在没有为实际的投资者获悉之前,该信息仍然视为内幕信息。典型的案例是SEC诉泰沙哥尔夫案。被告因在本公司向新闻界发布探矿成功的消息后约30分钟即在市场上购买本公司的股票而被判…  相似文献   

6.
林阳 《魅力中国》2009,(4):80-80,73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证券市场的天然副产品,内幕交易与反内幕交易的斗争将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始终,因此研究内幕交易法律规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介绍其基本概述的基础之上,分析目前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特点,并给出法律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7.
一、证券信用交易的双重性问题 证券信用交易又称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是指客户借款购买证券或借进证券出售的一种交易行为.它是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的结合.证券信用交易作为一种交易制度,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其投机原理主要是:当股价看涨需要买进以赚取低买高卖差价利润时,或者当股价看跌需要高价卖出低价补回以赚取差价利润时,利用自己并不持有而是借入的资金或者证券进入交易,即利用券商提供的资源为自己赚钱.  相似文献   

8.
美国反内部交易及证券欺诈法的核心内容是禁止个人和组织利用职务之便,获取非公开的内部情报,在证券交易中牟取额外利润。这种在不公平条件下完成的证券交易属于不公平交易,会扰乱证券市场,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有悖于美国管理证券活动的最高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写SEC)的宗旨,即“  相似文献   

9.
崔蒙 《辽宁经济》2005,(3):61-61
虚假陈述是指具有信息公开义务的市场主体及其所属人员,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致使投资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不法行为。它是发生在证券发行、交易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欺诈行为。构成要件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刊7月2日刊登《深陷丑闻泥沼广发证券上市遇阻》一文后,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广发证券拟借壳的S延边路(000776)的股民纷纷致电本刊编辑部表达诉求。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停牌已长达九个月,s延边路股民正在商议维权事宜,并表示保留向证监会起诉的权利,一个由广发证券涉嫌内幕交易事件所引发出的“案中案”正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1.
<正> 美国证券管理法规体系是由一系列管理证券发行、证券商以及证券交易市场的法规和执行这些法规的管理机构与司法机关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美国经济金融化和证券化不断完善的过程。研究并借鉴美国的证券管理法规体系,对进一步培育和管理好我国刚起步的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证券市场的欺诈行为和其他非公平及不公正交易导致美国的证券立法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前,美国经济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安排一切的,证券业当然也不例外。大危机前的一段时间是美国证券市场大欺诈、非公平非公正交易最猖獗的时期,主要方式有:  相似文献   

12.
内幕交易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内幕信息尚未公开之前,直接或间接买卖该证券或为别人提供该信息的行为,以达到获取经济利益或者避免经济损失为目的。由于内幕交易行为利用了一般投资者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获取了利益或减少了本应有的损失,因而是一种不公正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3.
吴楠 《辽宁经济》2006,(11):59-60
信用交易,又称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是指证券交易人通过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取得对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证券买卖的一种交易方式。它包括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在我国推行股票信用交易应该说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修正了Michael和Kathleen(1992)等提出的非竞争模型,探讨内幕交易对证券价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信息和被内幕交易排挤的市场专家数目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交易降低了证券价格的有效性,监管的关键在于促使信息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5.
崔晓红 《新财经》2007,(7):109-109
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是国内券商借壳上市第一例。最近,因涉嫌内幕交易遭到监管部门调查,演变为“券商借壳上市第一案”,备受市场关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内部交易及证券欺诈法的核心内容是禁止个人和组织利用职务之便,获取非公开的内部情报,在证券交易中牟取额外利润。这种在不公平条件下完成的证券交易属于不公平交易,会扰乱证券市场,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有悖于美国管理证券活动的最高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写SEC)的宗旨,即“证券管理的目标是寻求最大的投资保护和最小  相似文献   

17.
鲁帆  葛海斌 《首都经济》2004,(11):27-29
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而其中内幕交易的存在,更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内幕交易是指因地位或职务上的便利而能掌握内幕信息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该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买卖,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泄露该内幕信息,使他人非法获利的行为。内幕交易违背了公平原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股市的内幕交易行为更具普遍性、隐蔽性,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内幕交易者并非简单地利用内幕信息提前买入股票,而是通过操纵股价获取更大的暴利。本文通过对禁止内幕交易法律的国际比较,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多层体系结构也逐渐形成。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政策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导致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存在一定的问题,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导致了社会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性。文章对我国证券市场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危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证券市场内幕交易防范措施,保证证券市场交易的公平竞争,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上证券交易的盛行同时伴随着散布虚假信息、操纵股市等网络证券欺诈活动.如何对网络时代的证券欺诈进行监管,成为各国证券主管机关与国际证券管理机构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国际证监会组织对各成员国建议的基础上,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例分析亚太国家(地区)对网络证券欺诈的监管措施,并就我国对网络证券欺诈的监管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融资融券     
《天津经济》2010,(3):86-86
一、融资融券的定义 融资融券(Margin Requirement)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像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本所上市证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证券并卖出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修订前的证券法禁止融资融券的证券信用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