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岛枫叶     
李玉秋 《东北之窗》2013,(24):85-85
女儿上大学那年,亲手把一枚枫叶夹在我床头一本书里,说:“一枚枫叶书签能陪伴爸爸读书”。我当时并没有在意,满脑子装的都是女儿上学旅途怎么走?  相似文献   

2.
清晨在赶往学校的路上,一位父亲送孩子上学,我尾随其后,父子俩的对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父亲说:“儿子!从小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阅读的孩子一生不会孤独,不管爸爸、妈妈是否在你身边.”孩子年约七、八岁,可能在上小学二、三年级.孩子说:“老师也要求我们看绘本,品三国,讲红楼.爸爸!我们来唐诗接龙好不好?”父亲:“清晨入古寺”,孩子:“初日照高林”……很快到了学校,“爸爸再见!”孩子小鸟般飞进了校园,很快消失在爸爸的视线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6,(22):76-77
后生可畏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当然啦!”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爸爸:“是爱迪生。”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麽没有发明电灯?”  相似文献   

4.
在悉尼考察途中,导游给我们介绍澳洲的情况时,说了这样一席话:“你们信不信,许多澳洲人也经常当乞丐呢!”看到我们不以为然,导游认真了:“真的,澳洲人每周七天,前两天是皇帝,后三天是乞丐:不是他们没钱,这是澳洲人一种生活习惯的表述。这种说法在澳洲挺流行的.”  相似文献   

5.
松涛  金凤 《改革与开放》2011,(12):47-48
虽然还是大三学生.却有人愿以百万年薪请她当技术顾问:她从学龄前就开始在爸爸的厂里“偷艺”.到大二时爸爸不得不跟在她后面当“徒弟”:她设计改良了爸爸厂里9项产品.获得9项国家专利.爸爸将她的9项专利产品全部推向市场.产品远销欧荚数十个国家,获得巨额网报.不仪救活了老爸的厂子,还使爸爸的丁厂跻身国内先进行列!他是怎样培养女儿的?  相似文献   

6.
倾听的魅力     
任小健 《魅力中国》2014,(22):207-207
星期天的晚上,已经是九点多钟了,儿子还在床上蹦跳,死活不肯睡觉。因为明天还要上学,我和他爸爸好话歹话说了一大堆还是不行。这时,我很生气的问了一句:“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看看我的脸,轻轻地说“我害怕。”“害怕?”我很奇怪。“今天咱俩不是看那个恐怖片吗?我一想那个布娃娃就不敢闭眼睛。”我使劲的一拍头,原来原因还是在这儿。“为什么?”我耐下心来问儿子。儿子指指阳台说“咱家也有一个布娃娃,就在阳台,万一我睡着觉,他也活过来,跑来杀我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去年“五一”,随市旅行社组团去北京旅游。观光途中,车子将我们拉进了一家路边的珠宝商场:一进门,导购小姐惊讶地对我们说:“听这口音,你们是凌通市来的吧!”她直爽地介绍她也是该市某乡的,并说出了现任市长和乡长的大名: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我们深信眼前这位导购小姐是老乡无疑,要不相隔几千里的她怎么会知道市长和乡长的名字呢?  相似文献   

8.
《老区建设》2013,(15):64-64
打不过妈妈 在公交车上的时候,一个爸爸在对他儿子说:“都那么大了还打不过你妈妈,我十二岁就能打过你奶奶了!”  相似文献   

9.
赵翼如 《西部人》2003,(3):22-23
这是我前两年在北京写下的文字。本意是留给儿子今后看的,从没想到拿出来发表。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见儿子“篡改”一节课文———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里,有一段“先朗读,再背诵”的课文:“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我儿子念到这里,出现一个停顿,很快作了如下更正:“我家只有一棵大树,那就是妈妈,我是一只不快乐的小鸟,只能在一棵树上跳来跳去。”“你爸爸呢?”有小朋友问。提起爸爸,这小脸就有一片迷茫降落,只狠狠咬着嘴唇,似乎想咬住一个秘密。“你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0.
轻松职场     
【你为啥不满意?】小李要移民到美国。领导问他:“你对你的工资不满意吗?”小李说:“满意”。“对你的住房不满意?”“满意。”“那是上网环境不满意?”“也满意。”“对医疗、孩子上学都不满意?”“都满意!”“既然你都满意为什么还要移民?”“因为那里允许有不满意!”  相似文献   

11.
轻松职场     
《中国经济快讯》2011,(46):78-79
【你为啥不满意?】小李要移民到美国。领导问他:“你对你的工资不满意吗?”小李说:“满意”。“对你的住房不满意?”“满意。”“那是上网环境不满意?”“也满意。”“对医疗、孩子上学都不满意?”“都满意!”“既然你都满意为什么还要移民?”“因为那里允许有不满意!”  相似文献   

12.
轻松职场     
《中国经济快讯》2012,(14):78-78
微型家长会 儿子说:“爸爸,星期五下午您有空吗?”爸爸说:“什么事啊?”儿子说:“学校要开微型家长座谈会。”爸爸说:“什么叫微型家长座谈会?”儿子说:“就是只有班主任、你和我参加。”  相似文献   

13.
《东北之窗》2012,(15):13-13
那么多.该看哪个昵?司机蒙了! 这位兄台。你可长点心吧!别玩个电脑,再把命搭上! 这是青岛、大连等浴场。这场面真壮观…… @这边春光无限好:6月9日17时30分,爸爸的最后一吻留在了女儿的额头上,生命已走到终点的“小希望”被推进了赤峰市医院手术室。这场手术是为了挽救另外两名远在天津的器官衰竭的患儿,她的肾脏和肝脏要留给那两个小朋友。纪念可爱的希望。祝愿小希望在天堂里快乐!  相似文献   

14.
荣幸     
《发展》2013,(3):59-59
一位刚刚荣升的上校到前线视察他将要接管的部队,他走到队列中一位有点羞涩的士兵面前时停了下来.说:“小伙子,头抬高点,即使在大人物面前也要挺起胸来。让我们握握手,你可以写信告诉家人,说你同上校握过手了,他们一定会为此感到骄傲的,小伙子,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士兵说:“报告长官,我爸爸是将军。”  相似文献   

15.
一语成谶     
刘美 《环球财经》2014,(8):113-113
前段时间,福布斯榜“中国酋富”王健林的公子王思聪在某电商下单价格200元人民币的电脑桌,因为对方送货太慢,忍不住在微博上发言声讨,引得网友纷纷议论:“让你爸爸买下XX(电商),好好整治。”话音刚落,这边就传来王健林投巨资组建万达电商的消息,令恶搞者不禁拍手称快;“叫你晚送了电脑桌!”  相似文献   

16.
史秋实 《新财经》2011,(10):90-91
刘启斌,北京IT男。升级做了爸爸后,自己种蔬菜。 他是有机食品忠实消费者,“有了小孩后,她吃的一直是有机鸡蛋,有一天,家里的蛋没了,我临时在门口的菜市场买了几个,孩子吃了一口就说‘爸爸,这是什么鸡蛋呀?一点不好吃’。”为了这个,刘启斌特意跑去农场.问:“你们的鸡吃什么饲料?”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流传过这样的故事:在寒冬的黄昏,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他妈妈:“现在天气这样冷,为什么不生炉子呢?”妈妈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儿子问:“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妈妈苦笑着答道:“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陈亦权 《老区建设》2010,(19):62-62
据媒体报道,马鞍山市花山区的一位局长开车与上学的中学生发生了碰撞。事情发生后,这位局长下车后不是向学生道歉,而是打了男生一耳光。车上一个女的不但没有劝架,反而说:打得好!由此激起了周围群众的不满,将该局长和肇事车辆围起来不让其离开。面对这种局面,该局长却说: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领导!此话一出,  相似文献   

19.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2):15-15
@冷笑话精选:南方人说:“今天3度好冷”,山东人笑了:“我们这零下3度。”北京人也笑了:“我们这零下13度。”黑龙江人听到哈哈大笑:“我们这零下23度。”南方人听完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室内!室内!”  相似文献   

20.
校车悲剧再一次发生。12月12日,江苏丰县一辆校车在避让三轮车时侧翻,截至13日凌晨,有15名学生死亡。 接连发生的校车事故把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一辆辆质量低劣的校车上。 政府该花多少钱配校车?校车制度是否会建立?孩子们的安全谁来保障?这些热火朝天的讨论却忽视了造成这场“上学路上危机”的本质:2001年以来“大跃进式”的农村“撤点并校”所带来的“上学”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