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属于市场风险范畴,指的是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固定收益证券和存贷款组合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从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分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其实就市场化程度,外汇利率市场化程度远高于人民币,外汇利率风险管理还另具难点,因此探讨对外汇利率风险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而且还能为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积累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资产中美元资产占有较大比例,本以美元为例探讨外汇资产利率风险管理的难点与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王维鑫 《新金融》1994,(11):36-40
在“金融创新”的新形势下,银行的利率风险加大,资产负债管理的实际管理集中在控制其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缺口(GAP)上。“缺口”即利率敏感性是资产和负债之差。运用敏感性资产与敏感性负债的比率进行利率敏感性分析,如果银行资产负债的到期日(或重新订价日)相近,银行仍能在利率变化中保持利差和净值收益率的稳定,这种控制银行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和到期日的方法,就称为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Interest  相似文献   

3.
人们经常将历史的实际利率与预期的未来实际利率混为一谈,致使在估算未来的实际利率时简单地用历史物价水平变动率代替未来物价水平变动率的预期值.由于这种替代法贯常使用,我国中长期固定利率债券的发行也被其误导.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不宜用替代法估算未来的实际利率,特别是中长期实际利率.在估算未来的实际利率时要注意对未来物价水平变动率预测分析,并以准确的公式计算.在实际利率的运用中还应注意研究我国经济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敏感性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率扭曲与资产泡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分析实际利率被扭曲时资产价格的表现。主要贡献是,为中央银行刻意压低实际利率的政策建模,并分析它对资产价格的含义。我们发现,当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目标、压低实际利率的时候,具有抵押价值的资产,其价格会上升,从而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利率被扭曲的后果可以表述为,金融体系不可能同时达到以下三个政策目标:持续压低的实际利率、自由的按揭贷款,以及合理的资产价格。  相似文献   

5.
张新风 《理财》2001,(5):40-41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货币或货币资金额的比例,而这一点又与经济制度与金融制度密切相关。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利率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体现国家与企业,个人的社会分配、有助于调节劳动者的积极性,正是由于这种认识,把利率的功能仅局限在分配和精神鼓励上,使利率这一杠杆长期以来难以发挥积极作用。经济体制改革以后,随着经济环境和运行机制的变化,人们对利率功能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尤其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人们对利率市场的认识更加深化。但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人们的认识仍然存在宏观调控的间接手段。调节资金供求,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提高效益,保证经济健康运行,我们认为仅仅把认识停留在上述层次是不够的,若从整个宏观经济流程来看,利率已经不再单纯是作为分配和调控手段来发挥作用,而是作为一国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资料配置机制和金融资源引导机制发挥作用,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认识利率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储蓄理论中,储蓄是未用于当期消费的那部分收入,其目的是为了应付未来消费或某些大宗支出;利息是对人们推迟当期消费的补偿;由于不同时期物价水平不同,利率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由此可见,收入、消费、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影响人们储蓄的基本因素,这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公认。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风险管理指的是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利率风险并维持其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而对其资产负债采取的一种积极的管理方式。利率风险常常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成熟期差异,也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利率调整幅度差异。伴随着我国利率改革进程的加快,市场利率的变动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寿险公司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决定了寿险公司存在利率风险,利率期货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推出利率期货的前景广阔,利率期货这一行之有效的手段应得到寿险公司的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率风险是人们经常谈到的银行市场风险的一种。它是指因利率变化对银行中利率敏感的资产和负债造成负面影响而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它包括重新定价(或期限错配)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利率基准风险和期权风险。利率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也影响资产负债的经济价值。因此,科学准确地测量利率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观点集录     
稳定的预期即可实现正利率由于当前我国CPI居高不下,人们对加息的预期如影随形。根据费雪公式,如果名义利率低于通胀率,就意味着实际利率为负,即使用资金的人不仅没有付出真实成本,反倒还获得了隐性补贴。这将刺激经济主体过度借贷、信贷过快增长和资产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有所提高,但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对债券市场各期限利率、信贷市场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仍不够畅通。本文首先拓展马骏和王红林(2014)的理论模型,在银行间市场引入短期市场利率,从理论层面分析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随后借助局部投影方法给出关于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影响的经验证据,并从替换货币政策冲击、改变资产证券化测度方式、引入更多控制变量、改变估计策略等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内在逻辑是价格风险对冲机制和信贷资产定价机制。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与“低资产证券化”状态相比,“高资产证券化”状态下债券市场的无风险利率、长期利率和信贷市场贷款利率对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冲击具有更大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 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模型,利用45家商业银行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 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信贷资产的增长没有产生激励效应,商业银行并未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加速信贷扩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 加深,信贷资产和证券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都增大;利率市场化对信贷资产内部配置结构也 产生了显著影响,促进零售信贷资产占比提升,而对公司信贷资产占比和前十大客户信贷资产 占比的影响为负,这验证了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向个人客户和中 小企业客户倾斜,利率市场化发挥了一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刘涛 《金融纵横》2000,(10):18-20
利率风险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银行金融风险。银行内在的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差异是产生风险的条件之一。不同存贷结构的银行将面对不同的利率风险。在金融市场发达、资产和负债多元化的条件下利率风险的防范有多种多样的手段。如建立在对利率走势准确预测基础之上的利率缺口管理,可以从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比例,使利率变动的方向符合商业银行的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在获得产品定价权利的同时,其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将迅速上升,对银行的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的特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情况,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防范与化解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5.
王维鑫 《新金融》1990,(12):41-43
交通银行是一家综合性银行,它的资产也不限于贷款一种。市场利率变化将引起证券资产价格的变化。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的证券资产价格就会下跌,造成证券资产贬值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的变动平稳且易于预测,利率风险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附属职能。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更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遵循市场规律运行,利率的变动频繁且难以预测。利率风险也随之上升为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风险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资产、负债的市值因利率变动而变动,并波及清偿能力,进而引发流动性问题。因此,加强利率风险监控,已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面临八大风险 在市场利率保持稳定不变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等于其经营业务发生时的预期净利息收入,不存在利率风险。如果市场利率稳定的状态被打破,利率变动就会通过利率水平的变化,进而影响商业银行资产利息收入和负债利息支出,最终对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产生影响,若资产利息小于负债利息的金额过大,势必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即利率变动将会使金商业银行陷入利率风险。而这些风险根据风险的持续时间则可划分为两大类:阶段性风险与持久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在从事资产和负债业务活动时,因市场利率发生变化而蒙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就是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金融现象,它贯穿于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利率、非货币资产价格、信贷配给和汇率这四条主要途径起作用。郭菊娥(2001)对我国1984—1999年贷款规模和利率与M0、M1、M2和投资序列增长率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配给机制进行传导.实际利率机制的作用效果相对比较弱。该分析未涉及1999年后数据,1998年我国取消贷款规模限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的作用理应逐渐显现。但在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作用弱化还与养老金体制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利率风险对于金融机构,特别是储蓄机构来说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问题,本文所描述的是一系列单一因素的期间缺口公式,也许有助于金融机构控制预期的盈利目标。 利率风险。金融机构在其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发生差异时,便承受了利率风险。当敏感性资产的价格(收益)大于(小于)敏感性存款的价格(收益)时,意外的利率增长将使该机构的净值(净收益)减少。与此相反,在这些条件下,意外的利率下降将使其净值(净收入)增加。 意外的利率变化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存款的比值,而且取决于其主要的分类结构。不同分类的目标值对资产负债表中不同的分类变化很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