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为什么生产发展快而产品质量提高慢?为什么进出口额增长快,但能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少?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副会长林凌对此进行了深层剖析。我国工农业产品那么丰富多彩,为什么产品质量的提高老是徘徊不前甚至滑坡?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泛滥又屡禁不止?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那么快,为什么能进入国际市场之林的名牌产品却寥寥无几?这些问题从质量层面上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必须从更深层面上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这个更深的层面,一是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经济体制上看,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为什么说协调功能对企业越来越重要?处于相同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的企业为什么差别很大?只有能有效解释这些问题的企业理论才会有生命力。为此,本文论述了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基本上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规划工作者有时总是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做规划?规划在集团公司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规划的本质是什么?应当以什么理论为基础、用什么方法做规划?最终达到什么效果?本人在工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学习和思索,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了规划在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回顾了规划的发展史,从而形成此文。  相似文献   

4.
曾伟 《企业文化》2009,(5):84-85
为什么我们很多企业在管理上一变就乱.一收就死? 因为这些企业所固有的人情化管理方式,在企业内部培养了一种缺乏包容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只能在一团和气的氛围中生存,容不得内部的冲突,不能有公开的对立和分歧  相似文献   

5.
如何迅速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如何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普遍认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不二之选。然而,信息化是电算化吗?信息化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企业推行信息化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信息化在有些企业中遇到了普遍的抵触?为什么有些企业在信息化上线后要推倒重来?这些问题都是企业推行信息化时遇到的普遍疑问。  相似文献   

6.
摘要:如何迅速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如何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普遍认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不二之选。然而,信息化是电算化吗?信息化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企业推行信息化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信息化在有些企业中遇到了普遍的抵触?为什么有些企业在信息化上线后要推倒重来?这些问题都是企业推行信息化时遇到的普遍疑问。  相似文献   

7.
现在中国大多数企业面临许多的困惑:为什么许多“明星”企业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待遇很好仍然留不住优秀人才?为什么对于成功的企业而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为什么企业变革得不到大多数员工的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润滑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很多成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曹义 《质量春秋》2008,(4):12-13
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时,质量和进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常常会发生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往往是质量让步给进度或效益。企业为什么要搞质量工作,质量工作究竟是为企业带来了什么?本文将通过对质量经济性的讨论来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管理体系标准中,质量成本管理的要求一直是放在重要位置的,但也是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质量成本管理为什么重要?如何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希望本文能够引起质量管理工作者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为什么我不会成功?”这是一般人常问的问题。的确,每个人或每家公司都有追求成功的计划,也都有实现成功的策略及目标,但是为什么最后真正成功的少之又少?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是不是隐藏着某种关键或诀窍?  相似文献   

11.
杨林 《房地产导刊》2005,(23):36-38
记者:从今年一些国内房地产企业与海外基金合作的实例看,为什么没有做成REITs? 刘秉军:我从以下几方面说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耿艳丽  董耀群 《活力》2010,(19):61-61
什么是“旁站监理”?为什么要实行“旁站监理”?怎样去进行“旁站监理”?这些问题,在当前的监理工作中,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从而取得统一的认识.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旁站监理从词义上解释.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在一旁守候、监督施工操作的做法。这种就字面的解释也许大多数人都能认同。  相似文献   

13.
经济生活波谲云诡。有的企业昨天还鲜为人知,今天已是风光无限;而有的企业正在高谈阔论,却已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从面上看,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并非都那么无能,可为什么总是达不到预定目的?为什么显得合理的战略反而招致了灾难?为什么以前不会出错的成功的组织突然间开始迷路了呢? 根据国外专家的一些分析,参照近些年国内企业的运作实例,笔者认为:在二个企业由盛转衰、荣极反辱的转折关头,实际上已有许多预示,危机的“信号灯”早已频频闪烁,只是这些企业的领导者缺少必要的警觉罢了。 哪些迹象预示着企业的危机将临,或者说企业…  相似文献   

14.
少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什么老是赶不上趟呢?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企业犯了一个不易察觉的错误——以自己的速度决定市场速度。 在海尔集团组织的一次干部培训班上,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了一个很像“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如何才能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  相似文献   

15.
“老板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我都照老板讲的去做为什么还是不够?”这些困扰,你一定都不陌生,所有关于老板的问题,就让老板为你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1个,获全国质量管理奖企业4个,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还拥有山东名牌产品109种,青岛名牌189个,品牌经济形成百花竞艳满园春的格局。“企业是创名牌的主体,政府是创名牌的先导,两股劲拧成一股绳,名牌一定层出不穷。”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解答了青岛创名牌“为什么能?”和“为什么会?”这两个核心问题,并深刻揭示了“青岛现象”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7.
“绩效考核问题”是当今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素有“世界级的管理难题”之称。中国民营企业推进绩效管理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失效?有何应对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从事过企业诊断的顾问工作,其情形通常是这样的:双方坐定之后,客户总会提出一大堆难题向德鲁克请教,德鲁克抛开了这些问题问客户说:“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你现在正要做什么事呢?”“你为什么这样做卿”……  相似文献   

19.
赵琦 《中外管理》2006,(4):114-114
老板:决策不怕“懂半拍” 案例中这种事情在企业里发生的很多。为什么?因为人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提对自己有好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最近走访了一些高收入营销伙伴(月均收入在1-2万之间,年收入10—20万),在心中一直带着一个问题:这些其貌不扬、普普通通的营销伙伴,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他们为什么成功?靠什么成功?通过深入的了解,将自己的些感悟汇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