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20年,我国将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发展速度从年均增长0.1%提高到年均增长1%,每年进城的人数达总人口的1%,即将近1400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给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化面临的生态危机,提出一些问题及思考。  相似文献   

2.
3.
城市紧凑度影响能源消耗的理论机制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开明 《经济地理》2011,(7):1107-1112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导致能源效率存在差异。文章在阐述城市紧凑度影响能源消耗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UITP数据库中87个城市的截面数据与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紧凑度越高人均能源消费量越低,经济发展是造成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结论对于建设紧凑城市,降低能源消耗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推进城市化战略的主要切入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严重滞后,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焦点之一,成为影响内需市场扩大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选准切入点,采取扎扎实实的推进措施,扫除城市化过程中的一切人为的障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不利于城乡要素流通的相关政策。而要选准加速城市化的切入点,制定符合国情的城市化战略,就必须对城市化的本质有一个科学、准确、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无不是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它们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种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据此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波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关系的经济计量模型,并指出由于政策及经济周期的波动性,生态环境变化对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具有较高的同步上升弹性和较低的同步下降弹性;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而城市化发展的三方面对生态环境两个子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经济社会运行的根本保障。建立在能源基础上的现代社会,能源消耗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其经济发展能否可持续。研究山东省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动状况,以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促进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萍 《环境经济》2004,(10):22-25
城市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明智的选择,也是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论述了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西部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规定,加大生态建设投资、提高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西部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GDP总量高速增长,但也暴露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城市化的约束愈发突出。该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重速度轻质量的原因,提出以美丽中国为总方向,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贯穿、深刻融入城市化全过程,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化道路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乡关系和地理位置四个方面所应当具备的特征,分析了我国走这一城市化道路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对加快我国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内容。《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强调指出:“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过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3%,但经济快速发展中却明显暴露出了生态环境问题:一是多年来我们实行的是以大量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战略,高投入、重复建设、重数量和速度,轻质量和效益,重开发和利用,轻保护和恢复,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二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不少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人口大部分是在农村,因此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凭借自然资源去促进经济发展,而粗放开发的结果只能是影响可持续发展。1998年的大洪灾、1998年和2000年的沙尘暴使人们警醒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发展的因素又反过来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却愈加严重。为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化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注重城市化发展的合理规划,加强对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使中国城市化建设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正 《当代经济研究》2000,(8):29-32,68
城市、城镇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我国城市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进程,21世纪前二十年我国将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指标应按城市建成区里实际居住人口(含外来民工)来计量。城市规划必须高起点。城市化进程同时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要制定放开进城定居、就业、创业的政策。我国的城市重点应在大、中城市和城市群,遍地开花地在所有乡、镇所在地发展小城镇是不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民营经济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逐步推进城镇化”战略任务,并且对如何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指明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这几年,各地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从全国来说,城市化水平从1998年的30.4%提高到2002年的39.1%,每年以高于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17.
一、城市化实践的新阶段 从实践来看,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走出了千篇一律的局面,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开始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导向制定适当的发展方针,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这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城市化发展重要性和目标的认识上.各地纷纷清除了错误认识,把城市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制定近期和中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小城镇经济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城乡经济联系已由简单的商品对流发展为经济对流。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大城市化的传统城市化道路是难以走通的,因此,“乡镇企业——小城镇”这一独特发展模式,应是我们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推进的新型城市化发展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永国 《生产力研究》2006,(7):141-142,167
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推进的历史逻辑表明,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形式,工业化的不同发展特点决定了城市化的不同形态,现实经验进一步表明,二者的协调推进并不是指二者同比例、等速度的发展,而是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二者有一合理的协调系数。既然作为内容的工业化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演进,那么作为形式的城市化也应向新型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含义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化的S型生长曲线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倒U型曲线,演绎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规律曲线,并以中国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生态环境随城市化发展呈现出着先恶化、后改善的不规则倒U型耦合规律,但该规律曲线只是它们实际耦合的一种演变趋势;(2)1985~2005年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耦合表现出先倒U型和后U型的阶段特征,而这种特征曲线正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高级化、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经济增长的压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