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人们常说:凡事要顺势而为。对"顺势而为"应该做怎样的理解,怎样顺势而为地在职场工作呢?假如时光能够允许我在职场从头再来,曾经的岁月和感悟告诉我,职场工作顺势而为不仅需要履职·定向、协调·勤奋、清醒·自得、学习·研究、正道·提拔、动笔·立世,还需要反思·蓄势。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凡事要顺势而为.对"顺势而为"应该做怎样的理解,怎样顺势而为地在职场工作呢? 假如时光能够允许我在职场从头再来,曾经的岁月和感悟告诉我,职场工作顺势而为不仅需要履职和定向、协调和勤奋、清醒和自得,还需要学习和研究. 致小D(某公司总经理助理) 主题词:学习·研究 听说你给公司老总当助理工作得不错.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凡事要顺势而为。对"顺势而为"应该做怎样的理解,怎样顺势而为地在职场工作呢?假如时光能够允许我在职场从头再来,曾经的岁月和感悟告诉我,职场工作顺势而为不仅需要履职·定向、协调·勤奋、清醒·自得、学习·研究、正道·提拔,还需要动笔·立世。  相似文献   

4.
顺势九谈已告一段落,现就顺势九谈的写法,构思、回想、梳理,今给你写下这篇方法论的东西。致小K(某公司总经理秘书)主题词:感悟·撰文亲情传递2008年,我接触到家族后辈在职场遇到和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如何应对,有所交谈。其中对世人常言的顺势而为,有人作消极的理解,有人不知如何顺势。事后我想,应该对职场如何顺势而为进行全面地梳理、分析,将交谈过的一些想法整理成文,给后辈们一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凡事要顺势而为。对“顺势而为”应该做怎样的理解,怎样顺势而为地在职场工作呢? 假如时光能够允许我在职场从头再来,曾经的岁月和感悟告诉我,职场工作顺势而为不仅需要履职·定向、协调·勤奋、清醒·自得、学习·研究、正道·提拔、动笔’立世,还需要反思·蓄势。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凡事要顺势而为。对顺势而为应该做怎样的理解,怎样顺势而为地在职场工作呢?假如时光能够允许我在职场从头再来,曾经的岁月和感悟告诉我,职场工作顺势而为不仅需要履职·定向、协调·勤奋、清醒·自得、学习·研究、正道·提拔、动笔·立世、反思·蓄势,还要谦忍·奋力。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凡事要顺势而为。对顺势而为应该做怎样的理解,怎样顺势而为地在职场工作呢?假如时光能够允许我在职场从头再来,曾经的岁月和感悟告诉我,职场工作顺势而为不仅需要履职·定向、协调·勤奋、清醒·自得、学习·研究、正道·提拔、动笔·立世、反思·蓄势、谦忍·奋力,还要收官·保全。  相似文献   

8.
回首二十多年职场生涯,我先后在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任职,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政府会计改革等重大改革步伐,庆幸自己是其中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感恩一路的遇见和提携。顺势而为国企改革显锋芒上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财务处工作,深知自己初出茅庐,不断自我加压。  相似文献   

9.
了解一下如今职场人的学习处于怎样的状态——本刊历时2个月,对935名职场人现场调查中,得出6个当下人们的学习特点: 不愿意过多占用工作时间 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职场人选择的学习方式还是以自学为主,有60%的被访者选择了"抽空自学",而选择离职脱产三年以上的只有3%.大多数被访者显然还是不愿意过多占用自己的工作时间,希望能以更灵活、便捷的方式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0.
文静 《经营者》2007,(13):36-37
“在一个家族企业中,合作对象是自己的家人,每个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去承担责任。做企业也要顺势而为,当企业做大之后,家族对企业的控制力也在逐渐弱化。扬长避短,是解决家族制对企业发展带来束缚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的基调就是稳中求进。就金融领域而言,会议提出:"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等方面积极作为",以及"要加快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等领域改革"。总的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金融领域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经贸与人文交往源远流长的中英两国来说,已经历史性地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成功开辟大国之间深度合作的"黄金时代",顺应发展趋势,中英两国要在高等教育领域、研发领域、金融领域、社会管理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发展理论、乡村建设、公共医疗制度、航空城建设、大学科技园、高技术园区、文化创意等领域,顺势而为开展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3.
"保鲜"是驰骋职场的基础 现在的职场新人辈出,职场中人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竞争的理念和态势,以适应变幻的职场.千万勿认为,打拼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了"老本",就能平步青云,要知道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里是没有"老本"可吃的.  相似文献   

14.
<正>9月3日,上海召开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创新发展工作会议。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互联网时代,物业服务企业应该顺势而为,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一是企业要有最佳的竞争方式,不但需要了解自己,更要了解对象,同时要关注环境的变化。二是"合作"是现代社会的一大主题,合作共赢,做大蛋糕。要重新思考物业管理行业的定位,重新构筑物业  相似文献   

15.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大象”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张海外投资建厂到闪电收购德国"大象",三一重工的海外战略转向,迎来一片喝彩。《孙子兵法》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之!数度对外宣称"自主发展、不搞并购"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联手中信产业基金,共同收购世界混凝土机  相似文献   

16.
叶微微 《人力资源》2009,(13):46-49
中国有句古谚: "智者,顺势而为;愚者,遂理而动."这句话我体会深刻.21年前我还在企业工作的时候,由于必须快速培养一批人才来对接公司的业务发展,在1986~1990年期间,我采取了层层下展的内部教练模式,过程是困难且非常挑战的,但成效可观.这个经验是建基于我采取最快速培养人才的战略是"复制经验".也就是视"核心隐形智能"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我坚持必须在内部由上而下的自建.我将此成功经验用在创业的第一步上,但我为此"逆势操作"的坚持付出惨痛的代价.当时的大环境完全没有自建"核心隐形智能"的认知.因此,我的投资一直到1996年才有了第一笔收入.应验了"愚者遂理而动"这句古谚.这个学习让我在2001年打算来上海创业时,谨记教训,不敢再率性而为.  相似文献   

17.
"台风来的时候,猪都会飞"是我被广泛传播的一句话,这是我在40岁不惑之年想通的一个道理。曾经我以为"聪明+勤奋"就可以天下无敌,直到40岁的时候发现机遇才是成功最关键的要素,要顺势而为。想明白这个道理后,我创办了小米公司。小米公司的成长也超出了我们自己的想象,四年半前创业,产品三年前上市,预计今年过700亿肯定没问题,明年过千亿,看得见,有一定的可能性。这个不一样的增长背后就是"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18.
商振 《新前程》2009,(8):72-73
<我的兄弟叫顺溜>,讲述的是一个叫"顺溜"的农村娃变成叫"陈二雷"的战斗英雄的故事."顺溜"这个词,在北方方言中可以解释为"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等,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想睡觉来了个枕头."顺溜",每个职场中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顺溜.员工、经理、部长、总监、总经理……一路平步青云,一路扶摇直上.由"许三多"饰演的"顺溜",会给我们的职业生涯带来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营销策略中,人们常把顺势而为作为战略导向。然而,在实战中的某些特定条件下,逆流而上也有可能取得商战佳绩。逆向营销的理论基础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套路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迎曦 《人力资源》2014,(1):90-91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职场也不例外,当职场新人遇见不好"对付"的"老手",既不能正面交锋又必须赢得尊重时,他们该如何有智慧地表现自己呢?且看专家支招。与小报告型老手斗智王波在一家航空公司做机票受理员,和她在同一售票柜台的是一个同龄人,只是比她早进公司一年。由于工作不久,一些业务上的东西王波还不是太熟练,有时也会向那个同事请教。但是,当王波工作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