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工作》2006,(9):26-28
“十五”时期,我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服务“三农”、振兴“三业”、推进“三化”的工作思路,突出发展畜牧业,拉动提升第一产业;突出发展工业,拉动第二产业;突出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业,拉动第三产业;全力推进全旗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2.3%,财政收入年均递增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4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6.6%,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4.2%,牲畜存栏数量年均递增58%,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3.2%。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60:17:23调整为2005年54:29:17,经济结构逐渐优化。2002年和2003年我旗连续两年被中国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评为西部进步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2.
“燃料乙醇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在研究编制中,大的原则有四条,一是把握全新定位,促进产业发展;二是突出拉动作用,稳定政策支持;三是扩大发展规模,确定合理布局;四是严格市场准入,提高发展素质。”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刘群表示,对于急速增长的燃料乙醇产业,一份新的专项发展规划将会在今年年底出台。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重要的大区域增长极.其城市经济构成大区域经济的主体。本文以青岛市为个案。提出“十二五”规划期.要突出功能区建设,全力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布局战略的实施.在全域范围内实现组团布局发展:突出现代服务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加快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突出高新区建设和创意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突出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城市:突出循环生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突出高端产业发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基地城市”。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重头戏.不仅是因为与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的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桂林高新区将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广西把桂林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历史机遇,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以创新为主线,以项目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做强做大为目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琦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74-17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投资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对外投资亦然成为我国拉动出口、有效利用外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互利合作的重要推力。当前,在不断深入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为了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谋划企业“走出去”的新方略将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西部办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颁布实施。《规划》开宗明义: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其“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要取得新突破;二是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要达到新水平;三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能源金融已发展成为我国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已正式发布、国家《能源法》即将出台之际,以“能源金融创新与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能源金融论坛”(下称“论坛”)于5月10日在西安举办。  相似文献   

9.
陕西经过“十一五”的跨越式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省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陕煤化集团正是这半壁江山的主力军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郑州高新区“高新城开发年”,将通过“三大拉动”,即“高新新城”开发拉动、项目建设引进拉动、城中村改造拉动,“四大举措”即着力打造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推进成片开发,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三大优势”,即科研教育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长江流域经济带担当起拉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双重重任。“长三角”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和可能。长江上游经济带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主动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长江上游经济带转移。  相似文献   

12.
历时一年多编制而成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终于正式发布。《规划》规定的目标强调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要实现“一稳”和“三新”。 “一稳”就是强调西部地区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持续、稳定地提高。 “三新”的第一“新”就是要使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有新的发展。第二“新”就是要使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第三“新”就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取得新的成就。 关注民生,关注农民。遏止贫困差别扩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西部人才建设,促进西部招商引资等亮点多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久宗 《唐山经济》2006,(12):6-7,11
今后五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经济强县、创建和谐玉田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产业富县、环境立县”四大战略,建强“四大基地”(京津唐绿色食品供应基地、钢铁深加工基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机械制造及零部件加工基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把玉田建设成为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新玉田。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能源作为一种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乃至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西北地区不仅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和主储区,也是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中居于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自“黄金周”制度实施十来年,居民的闲暇时间空前增加,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商业、餐饮业等休闲产业获得大发展,休闲消费对于拉动内需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消费获得长足发展。2008年12月,“健康重庆”动员大会指出,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建设“健康重庆”是重庆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行动、提升城市精神的根本途径、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举措,同时,建设“健康重庆”顺应了重庆发展的新阶段特征,是重庆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叶飞 《当代陕西》2009,(10):34-35
小城镇建设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突出产业发展这个关键。在“个性”上下功夫。不搞千镇一面。  相似文献   

17.
熊怡 《今日重庆》2011,(2):42-45
“十一五”期间,重庆突出民生导向,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家园,使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重庆坚持把改善民生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保持一般预算的50%以上用于民生、75%用于区县和基层,滚动实施年度民心工程,全面落实“民生十条”,不仅解决了大量突出的民生问题,而且激活了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进入“十一五”以来,北方奔驰公司坚持贯彻成长战略和产品差别化战略,持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加速产品市场开拓,促进了地方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形成,拉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何金铭 《老区建设》2008,(13):30-32
近年来,江西省横峰县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学习浙江经验,发展“块状经济”的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建设“大横峰”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优越的交通区位、丰富的资源以及地处上饶鹰潭“有色金属产业带”核心枢纽的比较优势,全力做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有色金属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有色金属”块状经济占工业经济比重达89.01%,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69.9%,拉动县域经济增长11.5个百分点,已成为横峰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共海南省委三届六次全会上,省委杜青林书记作了《实现“十五”跨越式发展,加速海南现代化建设进程》报告;汪啸风省长作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建议的说明》报告;会议还通过了海南省委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三个重要文件为海南 21世纪前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最精要之点有:  重点抓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  我省要重点抓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总体思路是: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农业要调高、调优、调精,工业要调大、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