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轮通胀与前两轮通胀相比,呈现出全面上涨的特征。并且本轮通胀中新涨价更加显著,货币色彩更加强烈,受到更多输入性因素的影响,成本上升对本轮通胀的作用更加明显。总体分析预计,本轮通胀幅度可能处于前两轮通胀之间,约保持在4.5%-5%之间,但惯性稍大于前两轮,因此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预计到2012年上半年月度CPI涨幅会回落到3%以下,本轮通胀结束。但统计规律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更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指出我国本轮通胀既有美元泛滥导致输入型通胀的国际原因,也有我国持续顺差导致货币供给过度的国内原因。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促进了我国"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从而引起了"工资-价格螺旋"型通货膨胀。最后,本文对如何解决通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主要对于此轮通胀的性质从三个方面做出分析:货币供给、成本推动和国际因素,并认为本轮物价上升主要是周期性,需求拉动的,货币供给和国际因素同样对通胀有显著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如需求因素。最后提出对于此轮通胀进行治理需要针对它的性质加以解决,并给出一些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通货膨胀中的输入型因素,发现不论是人民币汇改前03-04年通胀还是07-08年通胀,以及目前仍未平抑的通胀都呈现共同的输入性通胀特点。由于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以及我国内部紧缩政策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我国可能会再次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威胁。为了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胀威胁,本文提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的国际性与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通胀因素向国内传导,输入型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我国通货膨胀趋向国际性。本文认为,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不仅无助于缓解通胀,反倒有可能推高通胀。必须避免输入型通胀压力与国内物价上涨相互叠加,预防国际通胀环境的“发酵效应”,以免造成通胀的持续压力。  相似文献   

6.
李稻葵 《新财富》2011,(4):34-35
尽管本轮通胀的性质是成本推动型和输入型,但中国流动性过剩可能引起通胀预期的上升,为防范由此带来的二轮打击,需要适当收紧流动性,并尽快解决负利率问题。同时,在通胀压力蔓延全球、各国刺激政策退出、北非和中东危机、日本地震等错综复杂的国际因素影响下,中国应将汇率、利率、准备金率等政策搭配使用,全方位应对通胀压力,并可以考虑在短期内减免受通胀影响部门的税收,加快人民币资本账户下的可兑换步伐,允许个人出国投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当前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的考察,分析得出结构性、混合性、输入型价格上涨是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指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以及国际传导是引发本轮通胀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物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稳物价"也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此轮物价上涨是以输入型为主的通货膨胀,国内价格波动的惯性特征非常明显,稳定物价应防范通胀于未然,并特别关注输入型通胀风险。  相似文献   

9.
自年初以来,受需求拉动、国外输入和外贸顺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已发生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给债权人、百姓生活、社会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应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理顺外汇和汇率财政政策,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和通胀的预期,以有效治理和防范通货膨胀,使我国经济发展走上良好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0.
张前荣 《中国物价》2011,(11):20-23
严峻的物价形势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VAR模型分析显示,长期看,1992年以来货币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70.03%,货币始终是影响我国物价的主要因素:但2003年以来,影响物价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物价上涨主要由劳动力成本、通胀预期和货币因素共同拉动.其对CPI的贡献率分别为39.97%、26.73%和25.19%,输入性通胀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8.1%。因此,现阶段稳定物价水平不仅要注重控制货币供应,更应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胀预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全球范围内通胀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物价、货币流通、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国家发展程度四个方面通过思索本轮全球范围内的通胀原因.物价的持续上涨,全球货币金融的流功性过剩,全球化趋势加强导致的通胀传导效应,人们日益增加的通胀预期以及过度超前的城镇化都是导致本轮通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输入性通胀的传导路径,并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系统考察CPI、FDI、进出口差额、国际原油及粮食价格5个变量,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存在输入性通货膨胀,FDI对我国通胀影响最大,进出口差额、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缓解通货膨胀输入性因素影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年初以来,受需求拉动、国外输入和外贸顺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已发生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给债权人、百姓生活、社会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应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理顺外汇和汇率财政政策,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和通胀的预期,以有效治理和防范通货膨胀,使我国经济发展走上良好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通胀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胀率与工资增长率无长期稳定负相关性,因而不宜套用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及政策导向治理我国通胀与失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8年至2012年的月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本轮通胀中政府的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均没有显著地推动通货膨胀,预期和实体经济的需求因素是推动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而消费升级在需求因素中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4月份,受到美元持续走弱、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其中以能源类产品涨势比较明显。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同时旺季消费的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月平均价格环比上升1.4%,涨幅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物价持续上涨,本文对导致本轮同伙膨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回顾我国货币当局历次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结合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巴曙松 《商界》2008,(8):102-102
在把应对通胀作为首要任务的基调下,短期内从紧的货币政策仍然有必要坚持,包括继续使用数量政策对冲和回收过多的流动性及窗口指导等信贷控制措施。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央行对冲并不能解决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而只是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尽可能平稳的金融环境。从我国通胀的形成因素分析.随着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去年起主导作用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输入型通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胀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通胀演变的决定因素与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清  王剑 《财贸经济》2012,(2):98-105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滚动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通胀演变的决定因素,结论表明,通胀预期和成本因素的变动能够快速传导至通胀指标,但其影响力可以在短期内予以消化。而需求因素和货币因素对通胀指标的传导时滞相对较长,但影响更为深远,是决定通胀变动的根源所在。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社会需求、货币供应、企业成本、通胀预期的深层因素和传导机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就我国的反通胀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进入3月份以来,在输入型通胀、成本上升、供求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国内物价上行压力明显增大。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CPI为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