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租赁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土地使用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外土地租赁制度的研究,分析世界各国土地租赁制度中各项权利的分配与平衡,以期对构建我国土地租赁制度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2.
清代伊犁回屯是清朝政府的一个创举。回屯合户籍制度、租税制度和基层组织于一体,其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回屯在重塑当时维吾尔族原有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口居住、土地占有和租税责任高度结合的机制,实现了基层社会控制的一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土地制度改革新思路:土地的梯次配置和土地增值收益梯次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失地农民现存补偿的不足,本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临沂市的实际情况和失地农民的真实愿望,提出了补偿失地农民的新方法:土地的梯次配置和土地增值收益梯次分配,并对土地梯次配置方案进行了简要评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有不少的地方进行了合作社土地入股的试点,有的地方步伐很快。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没有明确规定土地入股的账务处理,或者说,是为了避免产生错误的政策导向,确定制度设计时进行了规避。当今,成员土地入股如何核算,土地入股是否参与其交易量(额)的分配等问题都应尽快研究解决,不然势必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研究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5.
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在分析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潜在受益的基础上,从制度变迁的动态角度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的法律性质和土地承包制的变迁方向,认为我国土地承包权是具有物权化变动趋向的债权,土地承包权物权化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农地制度的现实选择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土地补偿费分配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征收方应该补偿,从物质:补偿逐渐过渡到货币补偿;根据:<物权法>明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主体的不同、土地补偿费该在巢体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承包经营权)人之间进行分配;各个省份对二者之间的分配比例规定不完全一致;笔者认为,统一规则,土地补偿费根据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承包经营权主体)之间实行"三七"比例分割比较舍适.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的实质是协调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关系、分析了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与耕地保护、城市化和土地整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的操作构想。 相似文献
8.
1991年底作者在扬州发现了清代前期康、乾、嘉三朝安徽休宁县的土地税票13张,这些票据从名称上看有七种之多,但基本上只有《收税票》和《佥业票》两类,前者是土地产权转移时同时转移纳税义务的凭证,后者是清丈土地时发给业主的产权凭证。这些都是县以下都图发给基层的官文书,过去往往不为收藏家所重视。不易见到,此次发现对于研究清代前期的土地法规、田赋制度是最直接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目的:通过对土地登记制度变迁的分析,揭示土地制度的演化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土地登记制度变迁有着其内在规律,在立法理念、管理体制和赔偿机制上还存在着缺陷.研究结论:制度演化要重视成果的共享,管理体制的统一和责任赔偿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一般的农地制度创新,沿海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属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畴,其核心是土地开发权的界定问题。乡村工业化既推动了土地开发权从国家向集体转移,也影响了这一权利的配置方向。本文研究发现,不同乡村工业化模式形塑出不同的土地制度,珠三角的外资充裕型、苏南的外资竞争型、浙江的内生资本稀缺型工业化模式,分别产生了保护股民利益的土地共有制,强调政府统筹能力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与有利内生资本积累的"公有私占"的土地制度类型,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性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表明,评价土地制度的绩效,必须着重考虑具体的工业化模式。当前,中国正处于全球资本竞争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仍然需要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统筹土地开发权的优势,为建立服务于工业发展的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保障,同时,也应当加强土地的再分配功能,保护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提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本项土地管理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是基于实体模型,并考虑到安全,系统根据不同的用户赋于相应的权限防止误操作和人为破坏。在VB环境下利用自身提供的数据库设计工具实现控件与数据库字段的联结,通过ADO实现系统与数据库的通讯、内嵌水晶报表控件实现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土地估价信息系统(LA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联邦德国的土地估价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和发展现状。设计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估价信息系统LAIS(Land Appraisal Information System)。该系统包括数据调查、管理和评价、产品的生产和表达三个部分。最后对估价信息系统在中国的实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天朝田亩制度》"田政"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朝田亩制度》对历代典章制度借鉴颇多。其“田政”部分,对北魏、初唐均田制有所借鉴。《制度》要求平分土地和建立公平地方行政的要求,因为立法者抓住了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即土地问题,而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制度》既然来自立法者经验范围。其所借鉴古代典章制度又已经行之有效,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分析亦十分准确,因此不该被视为是“反动性”的。《制度》未能实施,与太平天国政治的客家渊源相关。太平天园政权的贡役制性质,使之无法满足《制度》之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地权分配之太湖模式再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地区之地权分配受两项制度的影响,显得集中度偏高,即该地区盛行的族田制与永佃制。将这两项因素调整后,太湖地区在清初的吉尼系数并不高于华北各地之系数。事实上,太湖地区的佃户是国内最富裕的佃户,因为80%以上的佃户享有市价颇高的田面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字化地图的土地信息系统中土地利用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敏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4)
论述了以数字化地图为源图 ,利用土地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土地分类和管理的方法 ,并就实际操作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7.
杨亮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6):43-4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行的户籍制度令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分割,而城乡分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又使得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举步维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农民不愿意放弃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在耕地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了解农民意愿,有效解决农村宅基地的退出问题,成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保耕地保有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和运河区外围农村宅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户籍—社保"联动改革下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提出"户籍—社保"联动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对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类系统整合,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1996~2009年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得出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在增加,园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土地面积在减少,在各类土地类型转换中,林地是变化最为激烈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是其它土地,变化最稳定的地类是交通运输用地,其次是耕地。 相似文献
19.
《Journal of Property Research》2012,29(3):241-257
If land taxation is to be used as an instrument of land-use planning, then it is the intention that the taxation affect land use. If land is taxed so as to raise income for the public purse, or if charges are levied on development to help finance the associated external works, then it is usually the intention that the tax has no, or only a small, effect on land use. The size of these effects can be estimated if the price elasticities of demand for, and supply of, land are known. This paper sets out the theory necessary for making these estimations, and applies it to some topical issues in the Netherlands. The estimated price elasticities are low. As a result,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effects on land use of some taxes which have been proposed (to reduce the use of land for house building, and to stimulate the use of contaminated land and brownfield sites) would be small. 相似文献
20.
地籍登记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支持地籍登记工作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系统基于C/S架构进行开发,以绥中县为例,建立农村宅基地数据库,集成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宅基地信息的基本浏览和查询,实现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当前登记信息平台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