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斌 《新财经》2008,(9):96-98
背景 2008年7月8~11日,国务院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三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地方负责人和经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温家宝总理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5日又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2.
在决策层经过一系列调研之后,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调子”终于确定。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3.
近期,中央数次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从“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到“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再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折射出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逐渐成熟的宏观调控艺术。  相似文献   

4.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近日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区间,符合年初确定的宏观调控方向。张平同时强调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复杂,面临着不少矛盾、挑战和风险,保持经济继续平稳增长、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2008,(7):58-5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新关口。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和国内物价上涨较快的复杂局面,宏观调控的主要取向应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同时也要避免“硬着陆”,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过大。在这种背景下,正确判断物价上涨和宏观经济走势,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世界经济剧烈动荡的一年。上半年全世界还在担心物价上涨,下半年却是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在国内,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还是,防止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防止物价由结构上涨转化为全面上涨;2008年7月,中央却是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2011年和2012年我国会出现CPI涨幅超过5%的通货膨胀现象。2012年以后食品价格下降,CPI涨幅回落,但非食品价格和PPI仍将保持较快上涨态势。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和提高存贷款利率会有效降低物价上涨幅度,但将付出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速下降代价。在小幅度提息的同时采取人民币名义汇率小幅度渐进升值措施,是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著名经济学家林兆木近日撰文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新关口。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和国内物价上涨较快的复杂局面,宏观调控的主要取向应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同时也要避免“硬着陆”,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过大。在这种背景下,正确判断物价上涨和宏观经济走势,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报告》2006,(93):1-16
2006年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变动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主要行业市场运行相对平稳;价格温和上涨。总体来看,尚未出现通胀和通缩的典型特征。但是,经济运行中显现出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是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防止因投资信贷过快增长而导致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10.
东吴 《港口经济》2008,(10):1-1
今年以来国家宏观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也得到了明显控制,“一保一控”的政策效应正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11.
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各级领导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继续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研究国内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努力完成今年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2.
袁军 《北方经济》2007,(3):28-31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房价一路高歌猛进,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显示,1994-2003年(除1999年),全国商品房价格一直处于上涨中,大约平均每年保持5%的涨幅,1994年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409元/平方米,到2003年已高达2379元/平方米。针对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从2003年6月央行121号文件开始,向驶入高速发展通道的房地产业发出首个“紧缩信号”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然而,从2004~2006年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上涨仍然较快。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能源生产供应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对经济健康发展,市场价格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年我国价格涨势将趋于缓和,但仍然面临不小的上涨压力。”  相似文献   

14.
《山东建设》2005,(16):25-26
8月4目,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了200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2005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抑制,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各种价格指数平稳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部委声音     
马凯: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作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时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改善,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问题取得一定成效,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现阶段经济问题的积极回应,政府已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调控任务的转变对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紧缩政策通常可以同时实现“两个防止”,而“一保一控”则意味着政策制定经常面临“两难冲突”。显然,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两个目标不能依赖单向的经济政策,必须发挥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力。  相似文献   

17.
温和调整是2008年宏观经济增长的主基调,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增幅的回落及其导致的顺差减少,并带动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不过,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增长仍然较为强劲,有力地支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1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适度调整要保持平静心态,要树立信心,稳定政策,不放松对投资的宏观调控,继续抑制物价的过快增长,使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急速和重大的变化中,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矛盾。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的情况下,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过快的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涉及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仅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不够的,而需要各方面紧密配合,也就是需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房价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军 《北方经济》2007,(5):28-31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房价一路高歌猛进,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显示,1994~2003年(除1999年),全国商品房价格一直处于上涨中,大约平均每年保持5%的涨幅,1994年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409元/平方米,到2003年已高达2379元/平方米.针对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从2003年6月央行121号文件开始,向驶入高速发展通道的房地产业发出首个"紧缩信号"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然而,从2004~2006年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上涨仍然较快.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困难中前行,继续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但是,当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在这种背景下,经济走势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8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我国当前的五大经济热点,分别是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物价过快上涨势头能否有效控制;中小企业困难能否尽快得到破解;节能减排预定目标能否按期实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能否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