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的匹配。在国有企业中,经理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权,但并不是剩余索取者和风险承担者,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大可能对企业尽心负责。因此,经济学者提出产权问题,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逐渐获得了社会的认同,企业迅速翻牌成为公司,但效果也不甚明显。其实,不管是明晰产权还是公司制改革,最终的根本问题都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如何通过一套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能够积极地工作,最大限度的增进委托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顾馨月 《价值工程》2020,39(4):97-98
改革开发以来围绕改革国有经济体制弊端、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我国进行了多轮国有企业改革,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体制机制不灵活、腐败现象丛生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方向。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对国有企业改革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未来国资国企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20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内容体系。标准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上:(1)委托人对随机产出没有贡献;(2)代理人行为不易观察。在这一前提下得出两个基本结论:(1)在任何满足代理参与约束及激励的相关约束中,代理人必须承受部分风险;(2)如果代理人是风险中性者,则代理承受风险可达到最优。然而在我国传统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关系中,国家作为企业的终级所有人(终级委托人),经过多次委托代理关系,最后把企业经营管理权限委托给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在没有建立完善的经营者选择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背景下。在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大量中间代理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导致国有企业低效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国企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业危机事件激增,从东航返航危机、抵制家乐福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企业危机事件,不仅折射出了企业的诚信、社会责任履行等问题,更反映出了公众对企业危机管理的高度关注。最近一项调查表明,我国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在众多危机中,人力资源危机首当其冲。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正面临或曾面临过人力资源危机的困扰,人力资源危机不仅会引起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流失,员工士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将其引入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体系之中,对各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 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由于两权分离,从而导致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对委托代理关系。具体有:①企业最终所有者(国家)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企业经营者之间…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1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施行办法》同时施行,两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政策框架的基本形成。2004年11月10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企业年金证券投资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配套的附件《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登记结算业务指南》;2005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对现行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进行分析,认为董事会成员(除独立董事外)、经理人员应该成为股权激励的主要对象,而监事会、独立董事只有在真正发挥作用时方可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依据委托代理理论,食品相关三方暗含着如下委托代理关系:首先,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消费者是委托人,生产者是代理人;在消费者与监管者之间,消费者是委托人,监管者是代理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的不一致(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三方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不惜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三方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利益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委托代理框架分为代理人选择和绩效评价两个层次,包含了经营者选择、制定规则、评价和调整经营行为四个循环的内容.隐藏了国家和经营者的两种利益。其核心是国家评价,关键是目标导向,联结点是绩效评价。现行方案在目标导向、适用范围和体系设计上的不足导致实施过程产生问题。对绩效评价方案的修订应该突出国企发展目标的社会责任;国家统一制定的评价体系应该尽量只给出原则的框架;实施方案应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权变才能保证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理论的其中一个分支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政府是国有企业资产的委托人,将企业资产管理的权利委托给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经营者是国有企业资产的代理人,代理所有者承担资产增值的责任。所有者和经营者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签订委托代理和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导致了“代理问题”的出现,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的规避型风险态度,导致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了使双方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种活动,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从而达到双方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中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理论支撑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由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很容易得出:由于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两个行为主体,那么就理所当然的会存在两个不同的目标函数,这正是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亚林 《物流科技》2005,28(1):45-47
信息不对称引起委托代理问题,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也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特别是随着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日益深化,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是系日益突出,如何协协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制定并处理好各个利益成员之间的激励问题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委托一代理理论及其模型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理论支撑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  相似文献   

16.
冉秋红  李晶 《湖北审计》2003,(12):26-26
“代理理论”是由科斯开创的现代契约经济学领域星的一个重要理论。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个人间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结。代理关系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或多个人(委托)雇佣另一个人(代理人)为他们进行某种商业活动,并把某些决策权交给这个代理人。由于代理理论着眼于认识和解决代理问题,以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因而成为以保护股东(委托人)利益为目标的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疫情暴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国际国内“双循环”模式的快速推进,国有企业作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效能,对缓解疫情期间所受到的经济冲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财务视角,围绕国有企业提升管理效能的必要性、意义以及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展开研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财务角度分析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效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功能,是一种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大中型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当中,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更具有战略价值。但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不高,制约了预算工作的系统性。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不仅分析了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而且也分析了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最终就如何促进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关系着国家的长远发展。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对国家投资的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是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途径。然而,随之而来的预算松弛却使得预算管理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