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的新争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沃尔夫等和张夏准之间这场争论的三个核心问题,本文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首先,反对贸易保护的沃尔夫等虽然赞同张夏准和赖纳特对工业化重要性的强调,但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后者仍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目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工业化困惑”问题及其政策含义。其次,把外向型经济等同于自由贸易并把贸易保护等同于没有竞争是错误的,英国、美国和韩国的历史经验说明,出口导向型经济、幼稚工业保护与国内激烈竞争相结合是落后国家经济追赶成功的基本条件。最后,中国的成功不仅不是通过激进的自由化所获得的,而且,由于中国“必须接受并受到(新自由主义)全球规则的限制(沃尔夫语)”已经使中国目前的发展面临诸多严重困境。本文还探讨了发展模式、“三农”问题以及服务业落后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划分都是以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两大对立的类型为标准,新贸易理论是在二者对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外贸政策逻辑,它主张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选择了一种新的贸易方法,主张各国政府应遵循有条件的合作的贸易积极性规则制定和实施贸易政策。在近几十年的世界国际化进程中,新贸易理论无疑是受到最多关注、更多运用、同时也是最多争论的贸易理论。  相似文献   

3.
传统幼稚工业保护论与新贸易保护论之异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荣艳 《现代财经》2003,23(3):54-57
长久以来,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一直是各国讨论的核心问题,虽然自由贸易为经济学家所青睐,但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却始终没有停止过。本文就此论及两种目前最为典型的保护贸易理论,即传统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和新贸易保护理论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这两种保护贸易理论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因此,对两者的主要观点及异同点的分析与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贸易保护与政治利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一直存在着贸易保护与政治利益的复杂关系,无论从重商主义时期贸易保护的观点到工业革命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还是今天发展中国家对幼稚工业的保护和发达国家对衰退产业的保护,无不体现了政治利益在贸易政策中的决定性作用.尽管自由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但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制定贸易政策的底线,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自由贸易并存.  相似文献   

5.
国外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波  李泓良 《经济纵横》2006,(11):78-80
麦金农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开创了金融发展理论,主张在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并且,很多发展中国家都相继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与理论预期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经济学家不得不对金融自由化政策进行深刻反思,对金融自由化的争论焦点也发生了改变。20世纪90年代初,争论的焦点是“何时进行金融自由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争论的焦点演变为“是否应该进行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6.
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假设基础上的经典贸易理论推崇无政府干预的自由贸易政策,但由于现代比较优势的主要形成机制———新兴产业的“先入”和大规模生产成本领先优势以及国家竞争力的介入,扭曲了当代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形成机制和国际竞争机制,使这种自由贸易政策丧失了在贸易实践中的最优和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发达国家目前流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它是由美国学者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由于当代国际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如果政府对大企业采取补贴等战略性贸易扶持政策,就可以影响企业的国际…  相似文献   

7.
自由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南北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南北”两个视角阐述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南北”贸易模式可能造成向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转移”,得出发展中国家现有贸易结构会产生“专业化陷阱”。导致其经济的不可持续;并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改善和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世界福利,因而应该是各国政府的最优政策选择。但在现实中,贸易保护主义一直盛行。对此,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做出了解释,其核心是“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存在超额垄断利润,而政府单边的贸易支持措施就可以使本国企业获得此项超额利润,只要该利润超过政府付出的成本,就可以增加本国福利。“外部经济理论”认为,如果存在市场的不完全以及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适度的贸易干预政策可以纠正这些市场失灵造成的扭曲,增加本国福利。上述理论似乎为政府的贸易干预和保护措施提供了合理的辩护。但在现实中,这些贸易干预和保护政策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本国的福利却遭到了质疑。“利润转移理论”面临着如何测算政府支持政策的经济效应和成本的困境,即使是非常有效率和决策能力的政府也难以保证政策的成功。而“外部经济理论”中的市场扭曲也很难度量,况且贸易干预和保护政策往往并不是纠正市场扭曲的最佳政策选择,相反却有可能造成其他生产和消费的扭曲,其效应甚至不如一些直接生产或消费补贴措施。因此,将贸易政策仅仅作为提高一国福利的手段来解释存在明显缺陷。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尝试从全新的角度来解释贸易政策的产生和变化。这是贸易保护政治经济学理论产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对比较优势原则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 过程,是比较优势原则由静态到动态、由短期到长期的过程;而国际贸易政策围绕“最优贸易政策”的选择,也相应经历了 “自由贸易”到“保护贸易”再到“新保护贸易”(或“战略贸易”、“管理贸易”)的螺旋上升过程。发展中国家应从本国国情出 发,依据贸易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制定出相应的切合本国实际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是少数国家获利的过程,虽然美国等发达国家是这一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受益者,但其经济发展过程是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政策交替实施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面临极大地冲击,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借鉴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学会运用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