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能否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厂长责任制的实行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但同日益活跃的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相比,国营大中型企业依然显得活力不足。为此,本文通过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的实地调查,认为: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应借鉴三资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脊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国营大中型企业搞好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因此,要切实加强党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把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 一、充分认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张永泉 《上海改革》1991,(10):35-35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热门的话题。国营大中型企业要搞活、乡镇企业怎么办?我认为,乡镇企业也要搞活,要理直气装地和完善自己灵活的经营机制,从多方面努力,把自己搞活。  相似文献   

4.
《上海改革》1991,(4):7-8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要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特别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和保持农业稳步发展的问题。”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国营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加工工业城市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这是一个多年来厂长经理光电望解决的大问题,我认为,大中型企业要搞活,首先要靠企业自身努力,强化管理,内部挖潜,搞好生产。  相似文献   

6.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源泉。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如何发挥好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从而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提供有利条件,是摆在我们政府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市在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多年沉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近几年经济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慢,效益不高,缺乏后劲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为进一步搞好我市国营大中型企业,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步伐  相似文献   

8.
国营大中型企业在上海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近期统计,上海市国营大中型企业占全市工业户数的5.7%,但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5%,利税总额占全市工业的65.7%。可见,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社会商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建国40年来,上海大中型企业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向国家提供了数千亿元的巨额积累,数佰亿美元的出口商品,2000多亿元调往全国各地的工业品,向内地输送了几十万名各类建设人材。可以说,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上海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任何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忽视、损害,都  相似文献   

9.
<正>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通力合作,全党、全民共同动手。这里仅从城市金融角度来探讨一下如何促进和支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金融市场问题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既要靠加强企业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条件,同时也要从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着手。而外部环境中,市场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体系有所完善,但至今金融市场仍是一个重要的而又薄弱的环节。资金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不把金融市场搞活,商品经济是不能根本活起来的。要搞活资金就离不开证券市场。商品经济越发达,商业信用的范围也就越广,现金交易在很大程度上要被票据交易所取代。这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相当一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表现为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那么,国营大中型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令人担忧的现状呢?原因很复杂的,有共性的问题,也有特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一呼唤已久的命题,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力度的加大,已十分严峻而又紧迫的摆在各级领导面前。尤其在91年10月份被列为中央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专门研究、探索,这是改革以来不曾有过的。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件大事,摆到突出的位置上集中精力抓下去。”同时强调指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这足以说明当前增强企业活力的紧迫性、重要性、必要性。它是涉及经济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增强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活力问题,已引起全国各界普遍的关注。这是因为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回升慢、经济效益低下的情况确实令人忧虑。在上海这个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最为集中的地方,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从生产回升看,1989年上海工业产值比上年上升5%。从经济效益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几个经济效益指标呈连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国有经济怎么办?国营大中型企业怎么办?中国改革要取得成功,最终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搞活大中型企业也不是这几年才提出来的,但是,10多年了始终搞不活,办法想了许多,从承包到其他许多方案、对策研究等等,为什么搞不话?因为,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它不具备新的生产关系的生长点,从它内部是想不出办法来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而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探讨完善工资总额随同企业经济效益浮动的办法,深刻分析其利弊,从而找出一条工效挂钩的现实出路。本文试图分别以“有效的实践”、“严重的挑战”、“现实的出路”为标题来探讨工效挂钩的利弊和出路。有效的实践一九八五年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宣布:“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  相似文献   

15.
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既需要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善,也需要企业内部潜力的挖掘,但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改革企业内部机制,建立起充满生机的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国营大中型企业近几年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注意健全以下八个方面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集中表现在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甚至有些已面临绝境。只有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所暴露出来的深层次矛盾,才能使国民经济步入持续、协调、稳定、高效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继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之后,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国营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 的主要原因 (一)80年代初期,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沿着放权让利的思路展开的。经过简政放权、两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等分权分  相似文献   

17.
增强企业活力是改革与发展的中心环节,为了更有效地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我们对江西省130家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以下简称13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本为:机械企业37家,电子企业11家,采掘企业15家,食品(含糖、烟、酒)16家,冶金企业5家、化工企业10家,纺织企业9家,电力企业9家,陶瓷企业10家,造纸企业8家,所取的样本占江西省国营大中型企业的43%,大体能反映江西省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基本状况.枯燥的数据往往更具有说服力,本报告重点调查分析了130家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有关数据与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处理了4万多个数据,通过分析企业的现状,进行纵横比较分析与结构分析,旨在探求影响企业发展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一、现状与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面临的迫切任务。要切实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搞好,增强其活力,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贯彻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广大工人群众既是企业的主人,又是企业生产的主力军,只有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深化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措施才能最终得以落实;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贯彻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需要从多方面作努力。本文仅就企业内部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经文 《南方经济》1991,(3):66-68
国营大中型企业(下简称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当前,企业由于来自内外各方面的困扰,困难重重,很难向前迈步。为了搞活企业,学术界和实际部门都提出了很好的“见仁见智”的意见,我也试图参加这场讨论,目的只有一个: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搞活,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我认为,要搞活企业,应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共同努力,使之内外协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大体说来,当前搞活企业必该重视如下十条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面对资金紧张给企业带来的压力,辽宁省最近决定实行贷款责任制,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具体规定如下: 今后流动资金贷款投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对象,以预期经济效益为目标。责任要落实到经营者身上。贷款目标责任制的实施要做到“五定”即定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