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前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沿海地区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造成靠田地耕作难以为生的困境,加上海外贸易获利丰厚的吸引,社会各阶层都积极投身到海外贸易中,即使在海禁时期也以走私形式进行。本文对清代前期海外贸易商人的构成做些具体的分析,以窥清代前期海外贸易之情景。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长江流域东西贸易日渐兴盛这一历史背景下,皖江流域的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商人群体的活跃及城镇经济的发展.但巨大的人口压力、经营观念的落后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缓慢等不利因素也影响了近代皖江流域乃至整个安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高利贷者向封建贵族、官吏、地主和商人放债,向手工业者和农民放债,其中以向农民放债,特别是生产借贷,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大。清代前期,高利贷资本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生活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值得加以探讨。一封建社会农村存在着多种性质的借贷关系。封建政权、封建地主与农民之间有低利息或  相似文献   

4.
关于清代湖南农村商品经济生产与发展的状况,我已写过两篇文章、一篇为《清代湖南农村的稻谷生产及其商品化》,已发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9年第十三期、十四期合刊上;另一篇为《清代湖南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也已发表在《清史研究通讯》,1989年第三期上。现在再写一篇清代湖南农村采矿业发展概况的文章,也是属于农村商品经济范畴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清代湖南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试论社会主义股份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股份制存在的原因股份制是商品经济中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即联资经营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是适应商品经济中大规模生产与经营对资金集中的需要而产生的。资金集中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独有,而是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大规模的生产和经营,也需要有资金集中,同样要求有资金联合,并会由此引起股份制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由于清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和流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凸现出来,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乱。作为行帮办事机构和商人自治团体的会馆,通过制定行规业律,对商品的价格、质量、度量衡、赊买赊卖和风险责任的承担等作了严格规定,并且禁止商品买空卖空和不正当竞争,从而加强了商业自律,整合了市场不正当行为,确保了市场运作的有序开展,进而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是农村商品经济的骨干。乡镇企业根据其不同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据调查,在各种承包形式中,采用利润承包形式的较为普遍。利润承包又分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承包双方以承包合同形式确定留利基数,超利分成;一种是承包双方以承包合同形式确定承包者定额上缴的利润即承包费。目前,从实行承包的情况看,一些承包者不记帐,不讲会计核算,财务制度不健全,加上对承包的乡镇企业征收的所得税,在税率和计税依据上执行不统一,不少地方存在严重偷漏税现象。为了使  相似文献   

8.
清代棉布市场的变迁与江南棉布生产的衰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前期,江南棉布的生产曾长期繁荣,但它并没有萌发新的生产方式,而终于从清代中期开始走向衰落。以盛产棉布闻名的上海县,棉布的销售在道光年间已出现了不景气。流传于上海塘湾的《卖布叹》云,“缕密丝光绝点瑕,才得青蚨逞心算,稍有差池买无主,待哺嗷嗷愁心旰”,说明了织布农因棉布滞销而处于窘迫之中。这与明代商人争先预付货金以确保货源及清代前期商人夜半提灯拦卖布人于道的销售兴旺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现象发生在英国机织棉布打入中国市场之前,原因不在于外国机制棉布的排挤,而在于棉布的生产和交换的内部。由于棉布制造业本身的技术提高不足以打破家庭手工业的传统生产方  相似文献   

9.
<正> 一、中国企业股份制的性质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受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制约,它不仅具有一般股份制的特性,而且具有支配它存在的社会主导经济方式的属性。有的同志认为,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渗入不同的股权主体,会改变国家所有权的基本性质,因此,不宜提倡和实行股份制。其实实行股份制是对所有权的一种确认和界定,只有首先在确认和界定所有权的前提下才能实行股份制。股份制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其自身并没有特定的社会属性。判定具体股份制的社会性质,要看其中各种经济成份所占的比重。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同的经济成份长期并存,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0.
清代前期农业生产是否有所发展,这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没有多少发展,“在生产技术上和组织形态上,实质上与宋代并无二致。”这种观点似乎有点儿片面性。历史事实证明,清代前期的农业生产是向前发展的,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一方面表现在雍正2年(1724)全国耕地面积达到890,647,524亩上,另一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表现在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发展上,这就是粮食作物种植空前扩大;“生态农业”雏型出现;集约化程度提高,和商业性农业高度发展。本文拟从这几方面作一探索,以就教于海内方家。  相似文献   

11.
一、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而不是经济制度 商品经济同自然经济一样,它不是一种经济制度,而是一种经济形式。当然,它是区别于自然经济的一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的经济形式。在这种经济形式中,无论是一个氏族、部落或家庭,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差不多都由自己来生产,相互之间不发生什么交换关系。商品经济则不同,自己的生产是为了他人的消费,自己的消费又依赖他人的生产。每个生产者都要经过交换,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把别人的产品买进来。离开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这一基石之上的剩余价值学说 ,是系统揭示商品经济社会的客观内在联系及其支配具体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理论。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从《资本论》所运用的抽象法和唯物辩证法中去透彻理解和对待这一科学理论 ,并用以深化认识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13.
提到“商人”,人们往往联想到过去的商店老板,或是交易场上的生意人。其实,在商品经济时代,不仅第三产业有众多的商人,第一、第二产业也有许许多多的商人。从广义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们,都应称之为商人。企业以市场为舞台,厂长就是商人。如果一个厂长只懂得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而不精于将产品推向市场,那么他的产品就转换不成商品,形不成价值,这个厂长就不算是称职的厂长,更称不上是商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逐步走向市场,“商人”的概  相似文献   

14.
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 ,各地地域商人特别是外地商人在江南市镇中十分活跃 ,在江南市镇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江南市镇从其命名、性质、功能以及作用影响来看 ,都与商业发展、商人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江南市镇的大量兴起和迅速发展 ,完全是由商业发展和商人活动促成的 ,新增加的市镇绝大部分就是随商品贸易和商人活动发展起来的。江南市镇由小到大、由兴到盛的持续发展过程 ,也有赖于各地商人的经营活动。明后期到清前期 ,江南市镇日益兴盛 ,各地商人极为活跃 ,江南市镇的繁盛程度与商人活动的程度相一致 ,地域商人成为江南市镇规模扩大市况繁盛的有力推动者。各地商人通过组织商品生产和制定种类式样等支配市镇商品生产 ,各地市镇的经济发展特色深受商人活动的影响 ,地域商人的活动推动着江南市镇的商品生产。地域商人的活动甚至直接制约着各地市镇的盛衰 ,影响着不同市镇之间的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是沿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的历史顺序向前发展的。商品经济是为交换而生产、其价值通过市场实现的一种经济形式。它产生于原和始社会末期,存在于奴隶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能够自觉地把计  相似文献   

16.
清代,由于商品货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或贫富程度不再以单一的粮食产量为衡量标准,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成为贫富程度的新的观测点。因此发展县域商品经济的思想比历代都活跃,在为清代经济思想史的一大特色。一、由地方官引发的发展县域商品经济思想的阐发热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主要围绕着农工商之间的本末关系展开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贸易不发达,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是国计民生的基础。因而,重农贵粟思想是无可非议的。战国时期的商勒变法推行重本抑末政策,通过抑制商业来保证农业的发展,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  相似文献   

17.
榷关,即历代关市之征,是封建政府的主要抑商手段和重要财源。清代前期,由于实行“诱而征之”的方针,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恢复发展,中期以后,关务腐败,吏治不修,榷关成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 本文试对清代四川榷关制度略作考察,以期加深对于商品经济兴衰原因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商人包买主是商业资本的一种形式。马克思以十七世纪英国的呢绒商人为例说明包买主的特点,“把那些仍然是独立的织工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把羊毛卖给他们,而向他们收购呢绒”。列宁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商人包买主的职能,“专门从事销售产品和收购原材料的商业业务”。可见,无论是收购制品还是收购原材料都有包买主。商人包买主根植于小商品生产,但并不是任何条件下的小商品生产都能产生包买主。列宁在论及包买主产生的历史条件时指出,“条件之一,正是小生产者的分散性,孤立性以及他们之间在经济上的差别和斗争。另一个条件是商业资本所执行的那些职能上的特点,即制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收购”。可见包买主是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商业资本发展为执行收购职能的商业资本以后出现的。我国在明清时期的许多商业领域出现了商人包买主,正是由于商业资本的发展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下面我们从清代商品市场的发展说明商人收购业务以及商人包买主产生的必然性。 商品市场的发展与商品收购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陶澍(公元1779-1839年)和李嘉图(公元1772-1823年)他们一个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杰出的政治家,一个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个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人地位的提高,一个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社会中商人阶层一直是被忽略的群体,但是翻开历史的记载,每一个时代的商人阶层却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丝般的密切联系。本文就是以清代闽台对渡时期的郊商为例。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研究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人群体所建设的社会贸易网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商人阶层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海西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