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丹华 《时代经贸》2012,(16):213-213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是面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政府要对农村金融改革给与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形成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日本农村金融制度主要由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及一般商业金融构成,其在运行中具有“需求追随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制度供给、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有效结合、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等特有的制度优势。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应借鉴日本农村金融制度,全面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扩大服务范围,加快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改革进程,合理发挥政府在金融制度创新中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西部落后的铜仁来说,在农村金融人才发展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金融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跟不上,金融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受到抑制,农村金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金融机构没有对“三农”发展提供新鲜血液。本文认为,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金融人才,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和留住机制,建立一支适应战略发展需要、年龄结构合理、层级结构清晰、专业配套的农村金融人才队伍,使得这些人才能够发挥其能力,为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是面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政府要对农村金融改革给与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形成健康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必须努力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农户微观视角,通过农户问卷调查,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户金融需求变化及其行为特征问题,分析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及差距,探讨和构建适合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发展机制,对促进江苏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融生态是对金融的一种拟生化概括,体现了金融的生命性、竞争性和自调性的特征。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与农村环境之间一切关系(社会、经济与生态相结合,起促进或制约作用)的总和,是各种农村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其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7.
农村民间金融快速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收缩营业网点,撤出农村金融领域,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业务性质等宏观因素促进农村民间金融增长;民间金融快速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就是频繁互动产生的人际信任和信息交流充分;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与经济主体之间具有双向的利害关系,具有微观信息灵敏的特征,交易费用相对较低,成本优势是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发展的重要微观因素.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已难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政府应对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邮政储蓄进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尤其要强化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并将民间金融纳入正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农村发展民间金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英 《经济师》2003,(8):187-187,189
文章从剖析农村合作基金会现象的角度 ,分析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充分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模式又难以满足农村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那么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 ,发展农村民间金融 ,就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型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引导其规范发展对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然后讨论了发展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对完善金融生态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对金融生态的建设影响也是有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和发展我国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的对策建议,以发挥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维平 《经济师》2013,(1):206-207
在金融成为现代经济核心,农民收入和消费充分货币化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应该而且也能够在扩大农民消费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健全,农村消费信贷品种缺乏,从而人为地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实现。因此,应强化金融支持农民消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信贷产品、积极开展农民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成因分析:金融排斥性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金融资源尤其是信贷资源配置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求失衡.本文运用金融排斥性理论,从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取向层面,对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得出了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需求具有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从而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平衡实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和发展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番 《经济问题》2000,(11):33-37
自90年代中期完成“一分二脱”改革后,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中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服务新格局。本文描述从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入手,在加入WTO后金融业即将开放的背景下,对农村金融现有格局受到冲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进行了简略描述:农村金融概念将赋予新内涵;农村金融体系将加盟新成员;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必将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供需发展不平衡,农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比例不平衡,农业、农户不具有信贷需求优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资金大量外流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构建一个"供给领先"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并进的,涵盖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及商业性、政策性非银行金融组织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不同农村金融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通过建立分析农村金融作用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农村金融作用质量的得分,分析各因素对农村金融作用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对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挖掘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户增收的作用,要扩大农村金融规模,强化支农效率:改革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引导资金回流;加大城乡金融调控力度以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振兴吉林、发展吉林的重要支撑。吉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多样化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肩负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持的重要使命。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吉林省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尚难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革和创新,形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撑。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8,(1)
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现代金融业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从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管理机制,确保农村金融符合供给侧结构改革总体要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农村提供更好、更多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与水平。文章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为例,在深入分析农业金融供给现状、农业金融资源短缺诱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业金融支持体系,有效增加农业金融有效供给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郑芳 《经济视角》2012,(5):115-116
本文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基本内涵入手,基于金融生态的理论,试图从农村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信用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六方面构建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探讨影响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为新疆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洼地”。  相似文献   

19.
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城乡存款、贷款、金融资产总量以及金融中介机构数量中存在严重的"二元金融",所以,大力发展微型金融、规范民间金融秩序、"矫正"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发展机制和立法,保证稳定的金融环境是构建完善的、普惠的、均衡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它的建立对打破农村金融抑制,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规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在充分调查和分析安徽省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安徽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供需矛盾突出、金融机构支农乏力和信贷风险偏高等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鼓励与引导发挥商业金融支农作用、建立支农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