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走法制化的道路,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才能够促使生态环境建设走向健康有序的道路,从而保证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思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研究针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现实 ,说明了积极治理这一地区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提出了治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分区域、分流域治理的基本思路 ,对于加强河西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忽视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这一特点在西部地区尤其显著。由于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互相适应的关系,在经济开发过程中,如果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势必影响甚至破坏有关民族的正常生产方式和生活习  相似文献   

4.
高秀梅 《发展》2007,(5):51-52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由于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由于历史、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颇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湖北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之下,湖北三峡地区由于其资源、能源富集,生物多样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地区。文章通过介绍这一地区的具体自然生态环境状况,针对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这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湖北三峡库区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既是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地区,又是生态环境遭受严惩破坏的地区。从我国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党中央和国务院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这次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本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和现状,问题和原因,思路和对策等几个方面从较高层次上对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宋新欣 《中国城市经济》2010,(5):171-171,156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立足宁夏实际,研究和探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取向,对缓解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促进宁夏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宁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应该思考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世花  吴春宝 《发展》2007,(1):157-158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特别是针对青藏高原地区来讲,本地区的生态建设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鉴于青藏高原的特点、环境价值以及当地对整个国家发展的特殊意义,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探求一条符合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孙海彦 《魅力中国》2014,(21):20-20
森林与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结合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是平原地区环境剧烈变迁的一个典型。新中国成立以后,该地区大规模地砍伐森林、破坏耕地,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繁、地下水漏斗区。人口过快增长、乡镇企业发展、公路的大规模建设等都是隐匿于该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背后的诱因,寻找应对生态环境变迁的举措,不仅在新中国成立初成为重要议题,对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原生态警钟须长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生态治理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许多独特动植物物种的富集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和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是我国解决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生态问题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2.
孙斌  徐渭 《科技和产业》2021,21(1):61-6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和协调发展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正确认识黄河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关系,采取恰当的发展路径和保护措施,是实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黄河流域的经济环境发展研究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该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将该地区划分为生态功能特区,并为其生态环境建设探讨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南疆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盐渍化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南疆地区农业的发展。本文以阿克陶盐碱地治理为例,分析了传统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探索了南疆地区盐渍化土地整治项目中生态环境营造的思路。研究生态环境营造对于解决当地农户口粮紧缺、持续推动脱贫致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建议将生态环境营造思想渗透到踏勘、规划、实施、管护等各个环节中,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综合使用各项治理改良措施,完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水源涵养技术、缓冲带建设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域广阔,因为独特的气候特征,部分地区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我国成为非常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发展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农业气象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本文从生...  相似文献   

16.
论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光华 《特区经济》2006,(9):156-15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农村金融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更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将从促进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就如何促进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质量是构成国际大都市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在论述生态环境质量与国际大都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体系架构、发展目标与对策措施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雪峰 《发展》2000,(10):47-48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中央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 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作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指示。 1999年,再次指出要把水土保持工作持之以恒的抓好。最近朱 基总理在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任务。中央有关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文件,也对此作出明确部署和要求。因此,我们应深刻理解其内涵,在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切实搞好这项跨世纪的工程。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所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业的兴起与持续性繁荣亦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业也带动了区域环境进步。然而,旅游业的大力开发也相继引发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阻碍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笔者从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出发,以宁波地区为案例,深入分析了宁波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探讨了宁波地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促进旅游业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