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言著实》一书系清朝道光年间陕西三原人杨秀元(字一臣)所著,清咸丰六年由其子士果刻板印行。由于当时印数很少,几乎失传。五十年代初期,幸得辛树帜先生发掘,终使其得以拯救。之后,王毓瑚先生把该书与《知本提纲》及《马首农言》这三本同是记述秦晋地区农事的古农书收编在一起,合刊本题名为《秦晋农言》。《秦晋农言》所收的三书中,对于黄土高原地区农事的记述,我以为《农言著实》一书确有自己的特色,因为《知本提纲》主要讲理学的,《马首农言》虽着重描述黄土高原东侧太行山区的农事,但其代表性不及《农言著实》。《农言著实》一书结构非常简明,其正文共分两大部分:“示训”(即原书中所谓的  相似文献   

2.
《马首农言》(1836)中记载有一种名叫“回回山药”的新作物。光绪八年(1882)本《寿阳县志》中也有该作物的记述。但在1989年版《寿阳县志》中已无“回回山药”之称,而且薯芋类作物的种数增加为马铃薯、甘薯和洋山药三种。本文从名称、传入路线、种植历史、开花情况等方面对此三种作物进行了考证,最后考订:“回回山药”是马铃薯而不是甘薯和洋山药。本文还对山西马铃薯的引种史进行了研究。认为山西引入马铃薯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这个时间比“山西种之为田,俗呼山药蛋”的记载时间(1845-1846)早了约50年。而始种的薯种,是由晋商从俄国或哈萨克汗国(今哈萨克斯坦)引进。  相似文献   

3.
同名异物,名实混淆,在我国古籍中屡见不鲜,小扁豆属的小扁豆与扁豆属的扁豆,古籍中通称为“扁豆”是其中的一例。小扁豆是一种食用豆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诸省区,大部分省区对它均不甚了了;扁豆是一种常见的豆类蔬菜,除高寒地区外,各地都有栽培。《马首农言》中的“扁豆”如果不加深究,极易被误认是豆类蔬菜中的扁豆,本文根据大量地方志的记载进行考辨,为小扁豆讨回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山西古农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中国农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本文对山西的古农书从三个方面作了研究:其一,通过考证,收集了山西籍人所著的古农书21种,涉及到农学、畜牧、水利、果树等诸多方面;其二,通过考证,收集了山西清末以前所出版的古农书24种,对中国部分古农书作了系列地展现;其三,围绕山西有代表性的古农书《马首农言》,作者对该书现存的6种不同版本,对其作者祁隽藻的年谱、主要著作以及有关农业诗文进行了考证。本文有助于对山西古农书书目、类别、影响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自然资源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此次《通知》被业内解读为在政策层面上允许"高楼养猪"。相关专家表示,理想中的"养猪大楼"是13层到15层,其中育肥猪大楼应该有15层,除了底层和顶层之外,剩下的每层养上1万头,一栋楼能养13万头育肥猪。千百年来,人们对养猪的印象都是散养加圈养,即便是现代养殖场,也都是大片的平房类建筑,"高楼养猪"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党委、政府针对村级财务公开中存在着的公开时间随心所欲,公开内容不全面或不真实,公开形式不规范,公开后暴露的问题无人管等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套较完善的财务公开办法,采用“三表”与“唱票”相结合,公开后暴露的问题用《处罚决定告知书》督办...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学书录》补正六则冯秋季(秦皇岛造纸总厂)一、《洛阳牡丹记》之初刻及其“花品叙”之误王毓瑚先生(中国农学书录)①第66页“洛阳牡丹记”条言是书“流传颇广”,但对其初刻只字未提。今按:是书初刻为治平三年(1066)或四年。《欧阳文忠公全集·外集》...  相似文献   

8.
清代山西寿阳人祁寯藻(1793一1866)所著《马首农言》,专记寿阳地区农业生产,为后人了解、研究高寒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首先指出当地由于特定的气候条件,与中原地区相比,播种迟而收获提前,特别指出秋分对农作物收成的重要影响。其次,文章依据现代农学、生物学等理论对当地所行的耕作方式如连作、轮作、间作一一进行考评,并指出其得失,可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作者对该书中的一些名物的解释,如“回回白菜”、“回回山药”、“扁豆”、“五谷病”、“稷”等,在参照有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1] 60号)(以下简称“三部通知”),就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以下简称“三权”)的登记发证问题提出了要求,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字[ 2011] 118号),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强调了完成“三权”登记发证保障措施和加强组织领导等诸多问题.从“三部通知”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对农村“三权”登记发证的要求可以看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受重视程度相当之高.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常州,有这么一位博士“猪倌”:12年养猪生涯坚持学习,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博士;别人养猪的收益一般是20%,他养的猪利润却高达80%;他曾在央视《致富经》栏目中传道授业.他就是常州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国.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改革前后路径的区别以及在增长速度变化背后的原因,许多学者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的发挥程度来解释。对此,林毅夫、蔡、李周等三位先生所合著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以下简称《奇迹》)一书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足以成为这方面观点的代表。笔者同意《奇迹》一书对于这个问题的基本阐述。但是,对于改革以来中国增长的道路,笔者认为通过对数据的一些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的论述,也许会有不太一致的结论。这有助于我们认清我国经济的真正变化以及现今所处的状况。一、“扭曲”的纠正是比较优势的体现———《奇迹…  相似文献   

12.
1961年3月,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共中央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负责人和所属省、市、区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南三区”会议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讨论和制订《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讲话。在谈到农村公共食堂问题时,毛泽东说:“广东有个大队党支部书记说,办食堂有四大坏处:一是破坏山林,二是浪费劳力,三是没有肉吃(因为家庭不能养猪),四是不利于生产。”毛泽东认为“这个同志提出的问题值得注意。这些问题不解决,食堂非散伙不可,今年不散伙,明年也得散伙,勉强办下去,办十年也…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就如何从林业的实际出发,搞活林区经济,正确处理好林业上管严与放宽的关系。说几点看法: (一)只有全面理解,才能正确的贯彻中共中央(84)一号文件中,就林业问题明确的指出:“要继续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集体林区在实行木材采伐“一本账”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关县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贯彻落实《云南省农作守则》中,按照州委提出的“支部建在协会上,协会办在实体上,实体联在农户上”三句话要求,坚持“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先后成立了15个区域性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并在马白镇金银花协会、马白镇阿黑养猪协会、南捞乡塘房桔协会、仁和镇仁和村养猪协会、仁和镇阿峨新寨版画协会、夹寒箐镇养牛协会、瓦子山茶叶协会和达布斯茶叶协会等8个协会上建立了党支部。  相似文献   

15.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相似文献   

16.
为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正常有序地进行深化改革、有效地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保障农村信用社资金、财产和职工人身的安全,深入贯彻落实“5.25电话会”精神,总行信用合作部于1994年9月22日至9月26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农村信用社“三防一保”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市的信用合作管理处处长及联社代表30多人出席了会议,研究讨论了《关于加强农村信用社“三防一保”工作的意见》、《农村信用社“三防一保”责任书(示范)》,汇报了“三防一保”工作情况,交流了“三防一保”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关于《越绝书》中最早记载的“鸟田”,历来众说纷纭,充满神话色彩,这些本于用鸟耘田或鸟类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认识展开的论证皆有体于《越绝书》的原意。根据古文献中出现的“鸟”、“岛”混用不分的现象以及古会稽地区的地理环境,“鸟田”当为“岛田”,即会稽山下海水包围中陆地之田。大越海滨之民,独以岛田,表明他们是中国海涂资源的第一批开发者,这也是大禹的一大功绩。  相似文献   

18.
<正>遵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要求,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编制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并于近日印发。这是距上一次全国土壤普查40年后,我国再一次对土壤进行的“全面体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做好《方案》宣传,提升公众对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简称土壤三普)的重要性认识,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就有关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乔境、聂宏谋、陆永和合著的《综合治理森工“两危”》一书,于1993年初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原林业部部长雍文涛同志题写了书名,林业部部长徐有芳同志作序。3位该书作者是多年战斗在林业生产第一线的领导干部和政策研究人员,他们就如何解决森工“两危”问题,从森林工业的实际出发,进行深入地凋查和系统地分析研究,查阅大量的理论著作和资料,撰写了《综合治理森工“两危”》这一书。该书涉及的内容很广,有宏观上森工“两危”成因分析和对策、产业  相似文献   

20.
班固《汉书·艺文志》农家类,首列“《神农》二十篇”。关于《神农》一书的作者,班固自注说:“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唐代颜师古引刘向《别录》说:“疑李悝及商君所说。”人们认为颜说比班说“具体”可信,自此谈及《神农》一书的作者,皆奉颜说。笔者近年通过对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探讨,颇认为颜说值得怀疑。兹述理由如次: 一、《神农》、《神农书》以及《吕氏春秋》论农篇的关系《神农》自《隋书·经籍志》已不见著录,可知书亡佚已久,无法确知其内容。但钩稽古书之征引,虽非完璧,犹可窥斑见豹。清人马国翰所辑《神农书》一卷,即属钩沉之作。由辑本可知,《神农》一书要旨,在于君民并耕与重农。这两种思想从《吕氏春秋》中也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