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居民消费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而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在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是否能够降低居民进行预防性储蓄的预期。本文对湖南省1990~2012年度城镇居民消费、可支配收入、储蓄和财政民生支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居民消费与收入、储蓄和财政民生支出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财政民生支出的增加并未带动居民消费增长。而这种"挤出效应",根本上源于我国改革进程中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基于此笔者提出了拉动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只有向民生财政倾斜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才能体现国有资本收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然而,福建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质上仍用于"国企内再循环",并无民生倾向支出。对此,本文认为福建省国资预算支出应当在省属出资企业与省民生建设共赢的原则下向民生倾斜,从法律层面对国资预算的民生支出加以保障,从实际执行层面对具体民生支出加以确定;并且,加快健全和完善福建省国资经营预算制度,以实现制度耦合等方式,保障全省人民都能享受国资收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民生财政作为一种在支出对象上向民生倾斜的财政支出模式,容易被简单等同为民生投入,由此导致实践中的各种弊端。文章对民生财政权利进路的形成背景进行了归纳,从权利视角审视西方国家具有民生财政的相关制度,分析了民生财政权利进路面临的质疑,提出了实施民生财政应当以构筑权利保障体系为中心,以确立权利依据、细化权利实现方式、提供权利救济为线索,对权利进路加以重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生财政"是我国学者基于当前民生问题及财政支持民生的现实而提出的概念。本文对近年来理论界对于民生财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民生财政的界定与内涵、民生财政的判断标准、民生保障和民生支出的范围和层次、民生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构建民生财政的财政政策与财政改革。  相似文献   

5.
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支出对民生的保障必须注重优先次序问题,这是民生支出项目“层级化”分布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在目前我国财政在民生领域支出有限的情况下才能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本文首先对民生支出项目的“层级化”分布进行分析,随后简单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对民生保障的演绎,得出在1998年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目标后对民生财政保障的不断规范和重视,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优先考虑从民生保障入手来推动内需。最后对财政如何进一步有效保障民生进行简单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财政民生投入规模不断扩大,打造民生财政、加快民生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分析当前安徽省民生资金投入及民生建设发展状况,针对实际运作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思考:建立民生资金支出的绩效管理机制;推行民生资金管理问责机制;建立制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全程动态监管机制;建立民生资金监管倒逼机制;,创新监管的人力资源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和财政支出民生化倾向日益突显的背景下,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服务性消费的效应及影响机制备受关注。基于2007-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3SLS)的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民生支出总体对居民服务性消费具有显著挤入效应,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财政民生支出影响居民服务性消费的重要中介变量,但中介效应的大小存在一定程度城乡差异。对于城镇居民而言,50.7%的挤入效应是通过居民可支配收入产生的,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挤入效应的贡献率高达70.8%。因此,持续加大"农村倾向"的财政民生支出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民生支出的收入分配功能,是促进居民服务性消费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这样一个社会氛围下,"民生财政"也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词汇,与此相伴随的还有"民生支出"、"民生工程"等耳熟能详的说法。当民生成为一个可以到处贴的标签之后,民生的含义就已经变了味,民生财政似乎也变成了一个应景的说词,成了一个口号。从各省公布的所谓民生支出比例来看,口径各不相同,差距很大,有的省份民生支出达到70%、有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通过梳理2006年-2018年辽宁相关数据发现:面临着严峻经济下行压力的辽宁,在近些年“与众不同”地扩大了财政民生支出规模,进而提出“增加民生支出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疑问。在此疑问下,构建辽宁财政民生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并量化分析得出扩大财政民生支出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这种增长难以持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民生财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讨论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扩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也已经成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通过对民生财政概念的诠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在民生财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并即将更为严峻地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险体制的财务平衡问题。为此,必须寻找一条规避不足清偿风险、消化转制成本、实现财务平衡的改革之路。但我国目前的财政理论、财政收入结构、养老保险费的征缴以及财政支出结构都不能满足改革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财政困境的基础上,从财政学的角度对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框架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对于具有特殊产业结构的云南财政有着重大影响。在收入不断增长和支出规模快速扩大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云南财政收支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矛盾。为实现云南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致力发展经济、增加税源、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同时,继续争取中央财政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一直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诸多因素的推动形成了"土地财政"模式。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通过1991~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与当前财税体制的关系加以实证分析,得出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与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成反比的结论。短期看应该规范土地财政收入的收支、加强监管;长期看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土地出让金制度,彻底扭转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偏好,构建地方政府稳健的"税收财政"模式,根本转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4.
在汉代所留下的经典财政学文献《盐铁论》中,至少讨论了财政领域三大问题:财政支出规模是大好还是小好?工商业是否可成为财政收入的来源?如何管理暴利性资源商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后世皇朝财政运行的基本原则(即基因),并主导了皇朝财政向近代的转型。在皇朝国家的重建与常态运行中,成为主导性原则(显基因)的主要是:财政支出规模应该小,财政不应以工商业为收入来源,暴利性资源应该控制在国家手中。但在皇朝国家遭遇重大危机,处于变异和转型时期,下述隐基因显性化成为主导性财政原则:财政支出必须扩大,财政收入必须以工商业为基础,放开暴利性资源给民间经营由政府征税。  相似文献   

15.
现代财政的改革内容映射出我国公共道德应具备普遍性、平等性、民主性和共情性特征,故应充分利用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契机,通过深化现代财政与公共道德的理论认识、规范现代财政收入体系、改善现代财政支出结构、建设现代预算制度和革新现代财政考量制度等措施,实现现代财政制度下公共道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政策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在财政收支与城乡收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取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对重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财政收入则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均衡财政对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不显著,这就要求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财政收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优化财政收支结构,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地方财政是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的重要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地方公共财政将承担更多职责。然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财政收入来源单一、地方财政债务风险严重以及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都制约了地方财政作用的发挥。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结构,加强对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监控,以帮助地方财政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顺差,近年来顺差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使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大大降低。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中介指标以及传导机制等方面分析分析了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快外汇制度改革,完善强制结汇制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 ,中国的财税制度、运行规则必须按照WTO原则进行调整 ,以融入国际贸易大环境中。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 ,关税减让与出口退税加大了力度 ,直接影响财政的收支 ,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对策措施 ,以保证在国际竞争中财政持续发展、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建立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资金使用自主权不高,财政专项拨款不能及时到位,自主融资困难等困难.应通过建立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适应的财务制度,加强网络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