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中国。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乘机在其他市场如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断寻找套利机会。国际热钱进入股市、楼市,就很容易抬高资产价格,进而制造经济泡沫,增大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如果热钱集中撤出中国市场的话,就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危机和货币危机,一旦处理不当,还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在热钱大量流入我国的背景下,如何监管和防范热钱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有关"热钱"在股市兴风作浪的传言屡屡不绝.尤其是2010年10月份A股市场的"井喷",更被认为是"热钱"所为.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虽然有少数"热钱"进入股市,但是影响我国股市发展的因素较多,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热钱"炒股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3.
王成 《证券导刊》2010,(10):16-16
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热钱并不能有效的流入股市,而且热钱和股市相关性并不高,同时顺差增长非常有限,这和05年开始的汇改时代完全不同,未来市场流动性的关键仍在于通胀预期带来的储蓄搬家。  相似文献   

4.
国际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火爆,大量国际热钱纷纷流入中国,对中国金融安全造成冲击。对中国来说,以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各个领域阻击热钱涌入,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分析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应对热钱流入的长久战略,即"抓两头"战略,一方面防范投机性资本的流入,另一方面做好资本流入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阐述了"热钱"流入中国境内的原因、渠道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短期内"热钱"进出中国市场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际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热钱"流入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民币连续升值吸引大量热钱流入我国境内。热钱流入会推高资产价格、引发股市震荡、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从热钱流入渠道看,部分热钱通过国际贸易,采取虚报进出口货物价格或循环出口等隐蔽手段,经地下钱庄进行外汇结算,规避严格的资本项目监管,获取利差与汇兑收益,同时骗取出口退税。本文在介绍热钱流入原因、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热钱流入与出口骗税的关联性,并提出了防范和打击通过虚假贸易手段引入热钱并骗取出口退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关于“应该有序地将银行里的存款引导出来进入股市,来扩大股市规模”的提议引起市场热议。如何把银行存款有序引入股市?怎么来扩大股市规模?李稻葵先生没有细说,他只是希望让股市承担吸纳流动性的“池子”,避免让我国的货币存量以及各种跨境热钱汇聚成“堰塞湖”。  相似文献   

8.
进入2008年以来,关于热钱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且愈演愈烈,围绕的主题无非是"热钱到底有多少"、"热钱流入途径有哪些"、"热钱都到哪去了",学术界对此各执己见,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面对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热钱"流入问题,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将通过总量调控对冲热钱,把短期投机性资金放进一个"池子",等撤退时将其从"池"里放出,  相似文献   

10.
刘莉亚 《金融研究》2008,(10):48-70
2002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国内资产价格上涨的吸引大量境外"热钱"流入国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境外"热钱"?如果这些境外"热钱"发生逆转将对股票市场或房地产市场产生多大冲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估计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及变化趋势;其次,本文构建了"热钱"与国内资产价格之间存在内生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热钱"的涌入的确显著地推动了住宅价格尤其是豪华住宅价格指数的上升,并且住宅价格指数变化率的波动中有约20%是由于境外"热钱"发生异动所致,但这些境外"热钱"对股票指数变化的影响并不具备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热钱已经隐然成为中国的“第二央行”,一方面,流入境内的热钱很可能以活期存款乃至现金的方式,脱离央行的调控范围。大量现金退出流通,导致流动性进一步趋紧,结果是股市、楼市和企业人民币资产急剧贬值。另一方面,热钱的操纵者以强大的市场舆论操纵公众非理性情绪,最终的目的是从人民币资产的巨大差价中获取暴利。  相似文献   

12.
吴杏 《新金融》2016,(5):55-59
通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热钱"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据发现,FDI的流入压低了汇率、增加了居民的储蓄,从而增加了市场上的资金供给,银行体系和金融系统得以良好运作,"热钱"的流入则相反。实证研究表明,FDI的流入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的流出次之,而"热钱"的流入不利于金融系统的发展。货币政策宽松、法律系统完善和执法强度高也有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FDI和银行这一外资流入渠道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发展,银行体系需要更多的监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率。建议我国重点引进FDI,适当监控"热钱";给予银行系统更多的权限和独立性;加强对银行的审核,统一评价银行系统稳定性指标;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谢丹  王炜 《时代金融》2012,(27):224
从整体上来看,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现货市场两市形成了"血肉相联"和"领先—滞后"的关系。从股指期货的推出到现在来看,它的影响是双面的,在我们手中如同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认识股市期货的积极以及消极作用,才能切实采取措施实现期货市场和股票现货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谢丹  王炜 《云南金融》2012,(9X):224-224
从整体上来看,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现货市场两市形成了"血肉相联"和"领先—滞后"的关系。从股指期货的推出到现在来看,它的影响是双面的,在我们手中如同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认识股市期货的积极以及消极作用,才能切实采取措施实现期货市场和股票现货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甘肃金融》2010,(12):4-4
应对热钱的"池子论"引起了一场大讨论,15日,概念"发明者"周小川亲自作出解释。在他看来,典型的"池子"是指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包括不同板块,一部分保证进出口支付使用,一部分供预备外资企业投资的分红使用,还有一部分是让热钱进入,然后再进行100%对冲,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经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世界经济呈现双速复苏,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均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资本流入带来的冲击,国内通胀压力上升、资产价格上涨。如何打赢应对热钱流入的"货币战争",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月度数据的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在2000年代以来热钱涌入与人民币升值预期、资产价格、中美通胀率之差等变量的互动关系。关于短期资本流动诱因的分析发现:中美利差的拉大和股市变动是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主要原因,中美利差拉大对短期国际流入的影响更为显著与持久。最后,针对如何遏制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以及缓解资本流入所造成的冲击,我们结合上述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原因、渠道及对我国经济金融体系造成的危害提并出了我国应对"热钱"流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有巨额热钱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地下钱庄流入。热钱流入的诱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中美利差、高速增长的房地产业和资本市场。热钱流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如果热钱大规模迅速流出,就会使投机性较强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如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债券价格以及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遏止热钱流入的难点在于外汇资产运用方面的记账方式和统计数据不够全面详尽。因此,应加强对直接投资入境后实际用途的监管,确保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高银行识别可疑地下钱庄交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象     
《中国税务》2011,(1):6-6
8500亿热钱涌港 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及资产跟随美元共同贬值,吸引海外热钱涌入。据估计,2010年9、10两个月流入港股的热钱约有8500亿港元,令恒指两个月内上升12.2%,市值增长3万亿港元。为防御热钱流入,不少新兴市场严阵以待。巴西通过征税,限制热钱流入;韩国考虑对外汇交易征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