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笔者认为,对各期投资收益的计算,分期付息情况下上述会计处理正确;但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下,上述会计处理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借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简称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简称“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相似文献   

5.
“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中T型账户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相似文献   

6.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  相似文献   

7.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即其公允价值(不包括支付的价款中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相似文献   

8.
苏景昌 《河北企业》2012,(10):19-20
<正>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所划分出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户设置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应设置如下账户:1个"持有至到期投资"一级会计科目;3个二级明细会计科目,分别是"成本(登记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含交易费用)"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另外还涉及"银行存款"应收利息"等会计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当期利息收入与当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的差额作为当期账面成本的摊销额。指南中明确说明了企业取得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投资,其付款额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比照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量的相关规定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后利息的处理,比照贷款发生减值后利息处理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确认其实际利率,并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的期间内保持不变。同时,企业应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  相似文献   

12.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企业为了方便核算和管理,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贷款和应收款项很容易与其他金融资产区分开来,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具有金融资产的共性,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级会计实务中持有至到期投资首次接触到实际利率的摊销,理论相对较深。作为从事财务会计教学的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将如何贯彻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理论较深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好懂作为努力的目标。本文就时间数轴、T型账户分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教学中的运用分别就溢价购入、折价购入分期付款的核算作一次有益的尝试。一、溢价购入(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1)债券首次发行时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成本。初始入账成本高于面值的部分,应借记"持  相似文献   

14.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相关数据与平面直角坐标系联系起来,在坐标系中直观地展示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各期末的账面价值、各期实现的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在不同发行价格下的变化轨迹,从而得出:不管是溢价还是折价发行的债券,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其账面价值都向其面值回归,每期实现的投资收益都随着账面价值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每期的应收利息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正一、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与贷款减值核算的异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  相似文献   

16.
一、投资的分类(一)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中包括四个项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新准则将原准则中的长期债券投资按是否持有至到期(须根据客观条件和主观目的而定)分别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二)长期股权投资新准则将原准则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股  相似文献   

17.
戴华 《财会通讯》2007,(12):52-52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规定,长期债权投资按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核算,并根据其核算内容分别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旧准则中的“长期债权投资”与新准则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内容大致相同,但二者从取得到处置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进行债券投资时,由于具体投资时间及债券发行者规定的付息方式等的不同,在会计核算上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对投资者而言,同为债券投资利息,但进行账务处理时,利息可能计入投资成本,也可能形成短期债权计入“应收利息”。   因此,如何区分债券投资中的“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对债券投资的正确核算意义重大。   区分“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的基本原则为:按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计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收利息”。另外,对于发行日至购买日的利息也应视付息…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  相似文献   

20.
在2010年会计师<会计实务>考试教材中,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接单利计算的会计处理,有着较为详细的实例讲解.但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按复利计算的情况却没有具体的实例分析.文章将以复利计息的方式来解读教材146页的例题,以满足会计师考生获取更多知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