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安徽两省已开始进行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改革试点。尽快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势在必行。一、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弊端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是以保护价收购为主,通过国有粮食部门对农民进行间接补贴。这种补贴政策存在以下弊端:1.保护重心偏离,未达到预期目的保护价政策本意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而实际上,保护的重点却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家通过制定保护价收购政策,扭曲了粮食市场价格,城镇居民获得了低价位的粮食,而农民得到的补贴却非常有限。有统计分析表明,政府用于保护价收购政策的总支出中,最终到达农民手中的不到…  相似文献   

2.
孟雷 《中国改革》2003,(7):28-30
所谓的“直补”,即把国家通过粮食企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粮食、以间接补贴农民的暗补方式,改为将保护价与市场价的价差以现金形式直接补给农民。这一看似简单的变动.表面上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方式的调整,背后却附加着“两放开。——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购销市场。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对粮食生产的保护,是采取价格支持的办法,即国有粮食购销部门用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额及相关费用由国家财政补贴,农民得到的是间接补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改间接补贴为直接补贴的呼声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齐鲁粮食》2003,(8):38-38
按照国家粮改政策的精神,河北省在中南部继续实行小麦保护价收购制度的6市中,选择了正定、邱县、隆尧、容城、肃宁、冀州进行将补贴直接补给生产环节的改革试点。这6个试点县(市)的农民必须凭“保护价小麦收购卡”和“粮食交售证明”兑付补贴。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的保护是世界性的。目前,我国对粮食生产的保护是采取价格支持的办法,即国有粮食购销部门用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额由国家财政补贴给粮食购销部门。这就是所谓的“暗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人们对“暗补”弊端的言论越来越多,暗补改为明补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为此,国务院国发犤2001犦28号文件中要求:“为了探索如何把国家财政补贴真正补给农民,可以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地区,选择一两个县(市)进行将补贴直接补给农民的试点。”那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南、辽宁两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和期望。通过分析发现:样本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较高,希望补贴标准再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更倾向于按粮食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对直接支付现金的做法认同程度较高;市场价格、种植习惯和是否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是农民在决策种粮时考虑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保护价收购、减免农业税和直接补贴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最主要的三项政策措施。上述研究发现对于完善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含义在于:坚持直接补贴的“特惠性”、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以及完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7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 :“为了探索如何把国家财政补贴真正补给农民 ,可以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地区 ,选择一两个县 (市 )进行将补贴直接补给农民的试点 ,并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安徽、吉林、河南、湖南、湖北等粮食主产省 ,陆续开展了将保护价收购改为直接补贴农民的试点 ,或将此项改革列入议事日程。那么 ,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的时机是否成熟 ?如果成熟 ,应该怎样进行调整 ?带着这些问题 ,2 0 0 2年 9月 ,笔者对粮食主产区吉林省长春市及其德惠、农安两…  相似文献   

8.
从2002年起,国家在安徽、吉林、湖南、湖北等省的一些地区,悄然实施新一轮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将粮食企业完全推向了市场。虽然改革的“试验田”并不大,仅在安徽省的来安县、天长市以及其他几个省的少部分地区,但这场以“直接补贴”为中心内容的改革,一定是今后全国范围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它地区也要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粮食直补的推出将国家通过保护价给农民的间接补贴调整为直接补贴,使农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0.
粮食直接补贴安徽省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是以1998-2002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年平均数量和核定的价差标准,确定各地粮食直接补贴总额,再以农业税计税田亩或计税常产为依据,将补贴落实到每个农户。这是根据当时粮食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状况确定的,虽然测算中含有粮食收购量的因素,但从结果看,是一种“普惠制”补贴。不论农民种什么,都有补贴。这种补贴,不利于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掌握商品粮源。粮食直补的资金来源是粮食风险基金,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的目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直接补贴的目的,应还粮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现行补贴政策的问题 现行对粮食的补贴资金主要有国家储备收购资金贴息、仓储费、各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执行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的收购资金贴息、超储补贴、地方储备粮的利息及费用等,其中以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资金利息费用补贴和国家储备粮油费息补贴占大头。  相似文献   

12.
一、粮食保护价政策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引发的问题1 997年 7月 ,国家正式制定了全国统一的高于市场价格较大的粮食保护价政策。保护价政策主要内容是 :①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制度 ,在国家统一定价原则指导下 ,具体的粮食收购价格定价权由国家计委下放给省级物价部门。国有粮食部门要按各地政府确定的粮食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 ;②主要由银行保证提供足够的粮食收购资金 ;③对超收和超储的粮食 ,国家和各地应该给予费用补贴。国家提出粮食保护价政策的直接目标 ,是期望通过国有粮食部门对市场粮食的大量收购 ,阻止粮食…  相似文献   

13.
在“大包干”故乡安徽省滁州市,农民有句口头禅:“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意思是家庭承包制简捷明了,一抓见效。然而,多年来,国家对粮农的补贴却“拐了个大弯”:通过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形式,间接暗补粮农。2002年9月,安徽省在滁州市来安县、天长市试点“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第一次把这个弯子“拉直”了。这次改革把过去补在流通环节的费用直接发放到粮农手中。每一公斤粮食,国家直接补贴粮农一角一分钱。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角一分,却点燃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近万亩土地不再撂荒;市场竞争趋于活跃,国有粮食企业负重…  相似文献   

14.
李扬 《农村经济》2022,(9):23-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价格经历了四个周期,每次价格下行周期都会导致原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发生变革。20世纪80年代初的粮价下行导致统购制度取消。90年代初的粮价下行导致统销制度取消,国家建立以保护价收购为核心的流通体制。世纪之交的粮价下行导致保护价制度取消,国家建立以直接补贴和托市收购为核心的流通体制。2012年以来,由国际粮价下行所导致的新一轮价格下行则促使国家改革补贴和托市收购制度,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战略中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直接补贴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是直接发放给位于流通环节的粮食企业,通过粮食企业的保护价收购将补贴转移给粮农,这一做法已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加入WTO的背景,必须对此进行改革,而改革的首选方案就是将补贴直接发放给粮农(以下简称直补),目前在一些省份已开始试点,反映良好。一、直补的优点1.实行直补有利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在现行的粮食补贴制度下,农民种植的常规品种由粮食部门敞开收购,而种植的名优新品种却没有得到保护,不一定就能实现优质优价。因此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粮食保护价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应对WTO农业贸易谈判的压力及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转向对农民实行收入补贴的政策,为提高粮食补贴效率,我国开始探索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黎 《农业经济》2004,(12):18-19
对农民实行直接收入补贴,是指政府为了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或减少政策调整给农民收入带来的损失而对个体农民进行的直接转移支付,它是相对于价格支持等间接补贴而言的。2002年,安徽、吉林两省选择了3个县,率先在我国进行粮食直接补贴的试点。2003年,河南、湖北两省也减少了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了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今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今年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则是落实朱镕基总理提出的“三项政策”:按保护价放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 收购点是粮食流通的首道关口。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一是要按保护价收购,如果不按保护价收购而是乱定价、侵权价收购,势必侵害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粮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政策性收购资金的安全及风险性质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主产区农发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执行国家购销政策和封闭管理政策,防范和化解信贷资金风险,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以产粮大市湖北省荆州市为例初作探讨。一、当前荆州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今年以来,作为粮食主产区的荆州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是调整了保护价收购范围。产购量较大的4个县、市继续执行按保护价收购政策,其余4个县、市、区全部放开…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粮食补贴是一种间接补贴,即政府把粮食补贴支付给粮食经营企业,由其按照政府确定的保护价格收购农民交售的粮食,农民在粮食的流通环节间接获得政府的补贴。由粮食购销企业按规定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再把粮食风险基金对购销企业给予超储费用、利息补贴,这种间接补贴形式,使补贴传导链条过长,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效果却不理想。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效率很低,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农民增收、企业减亏、财政减负的目标,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