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润滑油市场目前的特点是: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润滑油调合能力严重过剩;市场呈“三足鼎立”之势,竞争激烈:国外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地方调合厂分别占据润滑油的高、中、低档三个市场,国有的润滑油企业具有资源丰富,拥有添加剂生产基地,以及科研力量雄厚,加工设备齐全等优势,但仍面临发展的巨大困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正视挑战,全方位迎接挑战,在改革中创新,是中国国有润滑油企业发展的方向。为此建议:(1)发挥资源优势,实行总量调控和产品结构调整;(2)科学营销,积极拓展市场网络;加强服务与用户的沟通;(3)努力培育强势品牌,树立顶尖品牌,上乘服务的新形象;(4)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5)通过科学管理,压缩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6)两大集团联手合作;共同维护市场,提升效益;(7)努力探索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利用两种资源,开避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为中国国有润滑油企业赢得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节约资源保护战略的不断实施,使得工业润滑油创新优化迫在眉睫。在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中,基础油原料占比较大,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战略目标的需求,而单纯的在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进行改进,显然是达不到实质性效果的,所以需要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加强研究力度,确保润滑油生产符合当下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4.
5.
从目前到2012年,中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需求量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12年的需求量将达到960kt。目前我国的自给率仅为30%,依靠进口才能满足需求。就目前的EVA市场分析,发展EVA是一种机遇,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考虑EVA发展时,必须着眼于装置投入规模化、产品牌号系列化和原料资源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轴承与齿轮的快速转动,带动了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也促进了中国润滑油市场的发育壮大。但润滑油市场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低端市场“杂牌军”鱼龙混杂;高端市场“洋品牌”乘虚而入;以中国石油“昆仑”和中国石化“长城”为代表的国产润滑油,在“夹缝”之中艰难发展。业内人士由此呼吁——  相似文献   

7.
润滑油市场谁执牛耳文/刘咏近年来,当全国各地的石油公司在润滑油经营上举步维艰时,外国众多品牌的润滑油大举进入我国的市场。在许多城市,无论是交通要道,还是油品销售场所,“美孚”、“埃索”、“壳牌”等牌号润滑油的广告标识随处可见,其销售业务也日见红火,这...  相似文献   

8.
许然 《中国石化》2010,(6):22-23
<正>2009年,我国润滑油市场的表观消费量是940多万吨。许多行业专家和润滑油厂商经分析却认为,表观消费量中存在润滑油厂家产销量之间的重复计算,容易导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天然气市场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中部、东北和南部地区,主要用气省区为川渝、香港、黑龙江和新疆;天然气消费地仍基本上是天然气产地,天然气市场基本处于发育初期的封闭型市场阶段。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天然气市场,应以现有管线布局为基础,逐步推进局部管道联网,建立和开拓区域性市场,同时按照“西气东输”的规划,以新建管道可能辐射区域为重点加大天然气市场开发力度。应加强天然气开发利用研究,扩大天然气消费领域;调整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逐步转变现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场法规体系;加强对外合作,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在汽车工业发展“刹车”以及制造业增速减慢的影响下,我国润滑油市场呈现增速回落态势,表观消费量为675万吨,同比增长3.3%,低于近十年来5.6%的平均增速.润滑油消费结构继续向车用集中.润滑油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对进口基础油的依赖度开始下降.2011年可能是我国润滑油市场快速增长20年以来的一个转折期的开始.预计2012年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润滑油消费量约700万吨;进口基础油数量将出现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回落.  相似文献   

11.
国内润滑油市场现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及质量,成品润滑油构成及质量,分析了我国润滑油市场基本状况,认为润滑油在总量上可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少,润滑油品升级换代缓慢,缺乏分析评定体系,独资或合资及地方润滑油调合厂生产能力占相当比重,世界著名的油公司占领了高档润滑油市场。建议今后加强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建立润滑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科学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里,世界润滑油需求增长稳定,发展中国家由于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对润滑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发达国家需求逐渐饱和。中国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润滑油消费大国,其市场需求以30%的速度增长,发展潜力巨大,面对国内外产品愈演愈烈的竞争,国内企业应注重提高高端市场份额,加强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3.
道达尔润滑油北美公司宣布拓展美国润滑油市场,收购了美国独立润滑油制造商位于得克萨斯州的Plano润滑油美国公司。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9月中国润滑油价格放开后,低档润滑油在市场中的比重上升且价格一度大幅上扬,进口润滑油数量也逐年增加。1994年以来,润滑油价格回落,市场趋向平稳。目前中国润滑油调合厂数量过多、规模太小,产品质量和品种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鉴于此,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润滑油市场改革,加强润滑油市场整顿,严格润滑油企业的行业标准和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预计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润滑油需求的增长率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00年中国润滑油的实际消费量将从1994年的218万吨增加到3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生产的润滑油在品种及质量上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家已决定提高中高档润滑油比例,同时迅速发展多级油和汽柴机通用润滑油。国内现有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润滑油增长的需求,预计今后几年润滑油短缺的情况将逐步明显。目前国内和亚太地区坏烷基润滑油类产品供需矛盾突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充分利用环烷基原油的资源优势开拓国内外市场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后,润滑油市场面临新的竞争形势,在分析润滑油行业及润滑油市场特点的基础上,说明润滑油消费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根据国外大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出国内企业的新战略;营销联盟,连锁经营和网上营销。  相似文献   

18.
中石化润滑油分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SINOPEC润滑油出口量持续增长,2008年1~11月同比增长100%。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摩配》2007,(2):54-55
2006年底,中国将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全面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毫无疑问,外来石油石化公司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国际石油经济》2002,10(1):41-42
1.过去10年润滑油需求回顾 德国福斯集团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曼富雷德·福斯先生在2001年10月份与独立润滑油制造商者协会(ILMA)的谈话中指出:全球润滑油市场及工业在过去10年中的变化要比前30年或40年的变化大得多.这10年来,润滑油行业面临着日益加剧的企业合并、平淡的需求(见表1)、巨变的消费、激烈的竞争和利润方面的巨大压力.所有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周期性的,而且是结构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