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森工企业长期以来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方针,可采资源愈采愈少,森林资源状况日趋恶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导需求.森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由木材生产为主体转移到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轨道上来.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木材生产实行限额采伐,木材产量逐年调减,木材生产作业方式和经营管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木材生产成本核算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木材生产成本核算的需要.因此研究传统的森工企业木材生产成本核算办法存在的问题,探索目前木材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新的木材生产成本核算办法,这对于规范森工企业木材生产成本核算,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森工企业加强木材生产经营管理,提高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加快森工企业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和林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林业“两危”形势日益严峻,已引起全国上下的一致关注,为尽快摆脱困境,从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我们“以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对林业木材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解剖和探索。找出影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问题是在木材生产造材质量上,由此我们提出了对林场(所)木材生产、贮木场原木销售价格、森铁运输,实行模拟利润管理,经过几年实践在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年增利近百万元以上,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实行木材模拟利润核算是森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又一可行之策。一、恢拟…  相似文献   

3.
一、森工企业财务现状 一是政策性减产使得木材及相关产业利润大幅度下降,森工企业经营收入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木材产量调减后,森工企业独木支撑的单一经济格局虽几经改革和调整,但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相似文献   

4.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因此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如何确定、控制、考核利润指标,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的情况下,由于木材生产实施了模拟利润法,强化了财务管理,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取得了一定收效。一、模拟利润法的概念和意义木材生产模拟利润法是林业局对所属林场、经营所的木材生产下达模拟利润指标,并以此作为企业同基层签订经济责任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  相似文献   

5.
由于森工企业长期以来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方针,可采资源愈采愈少,森林资源状况日趋恶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导需求。森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由木材生产为主体转移到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轨道上来。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木材生产实行限额采伐,木材产量逐年调减,木材生产作业方式和经营管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木材生产成本核算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木材生产成本核算的需要。因此研究传统的森工企业木材生产成本核算办法存在的问题,探索目前木材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新的木…  相似文献   

6.
“三总量”即木材采伐总量、木材销售总量、木材运输总量。是国家对森工企业消耗森林资源限量采伐的一个控制性指标 ,只有上限 ,没有下限的量化性指标。十几年来 ,国家对森工企业实行“三总量”控制 ,企业为保护森林资源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采前调查设计 ,伐区拨交制度 ,采中检查制度 ,采后伐区验收 ,伐区回收制度。同时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对森工企业“三总量”执行情况的考核办法。每年派工作组对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进行抽检。森工企业内部对“三总量”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 ,自觉地执行“三总量”控制指标 ,为保护森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归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现有经营面积1006万hm2,森林面积877万hm2,森林总蓄积6.15亿m3,下辖1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613个林场(所),是我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森工企业是国家为开发利用黑龙江省丰富的森林资源投资兴建的,生产木材是当时国家对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的主导需求。在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指导下,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建国以来生产了大量木材和林产品,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由于黑龙江省森工企业长期以来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执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南方林区国有森工企业九十年来承担着上交国家利税的重任,有些县级木材公司几乎是地方财政收人的支柱。由于开辟多种产业,耗资很大,经营毛利交纳税纲后,剩余利润很少,企业积累微不足道。实行新的财税制度后,所得税是主业上交国家利润的一种分配方式,地方财税部门,为了较多地收取所得税,不得不对税前列支的有关费用按国家规定进行清查核实。动仍是财税部门将森工企业兴们\林场田受林春费用任了柯利润C件信部分税同利润交纳所植税。合理田一:刃\林场对经重啬吕材的企业干说属葡对、产业,所友兰的费用【视同工业企业的丹0费列“…  相似文献   

9.
<正> 木材出厂价,也叫做国家调拨价。它作为国家一类物资在国营企业之间进行调拨时的结算依据,尤其是在森工企业全省统一核算的前提下,带来了一定的方便,曾经发挥过应有的积极作用。森工企业的利润也是通过最终一道环节,即贮木场统一调拨供应来体现。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和收益再分配关系的变化,目前出厂价的作价形式(全省一个价)和交货点  相似文献   

10.
湖南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解放以来,为适应林区生产、贮运、销售、加工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需要,在全省各地建立了一批国有森工企业,至1985年止,建设起各种森工企业212个。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南方集体林区的木材放开经营,不再实行统配制度,以木材经营为主的国有森工企业一下被推向市场,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到1995年底,湖南省国有预算内森工企业仅保存161家。10余年来,积极转轨变型,虽然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从总体来看,国有森工企业目前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包袱沉重。在职职工与离退休职工的比…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家现行的增值税政策,对森工企业生产、销售木材加工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其购进加工用原料(原木)准予按照买价的互0%扣除进项税;对国有森工企业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在1997年底以前由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我们认为对这一规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木材oCh产品进项税额扣除享问题。新税制实施后,锯材、胶合板等木材加工产品增值税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购进的加工用原料(原木)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扣除率过低。新税法规定原木为农业初级产品,只能接买…  相似文献   

12.
一是政策性减产使得木材及相关产业利润大幅度下降,森工企业经营收入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木材产量调减后,森工企业独木支撑的单一经济格局虽几经改革和调整,但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林学界对营林生产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价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逐渐把营林效益的评价从定性表述转向定量计量。然而,由于营林周期长,直接的经济效益一般要到木材进入市场后(或森林被开发利用后)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人们往往把木材的收益作为评定森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量度,或者说把营林利润人为地转移到森工部门,从而无法准确地评价营林生产所产生的直接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营林生产经济效益的评价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自1987年以来,国有林区国有森工企业实行“收入不上交(或定额上交),支出不拨补,结余全留用”的财务包干办法,对林业部直属森工企业(包括森工供销企业)实行“盈利不上交,亏损不拨补,结余全留用”的盈亏财务包干办法[(87)财农字第002、25入339号文件〕。]994年,国家进行税制改革时,考虑到森工企业实际困难,“八五”后两年实行过渡办法,即国有森工企业以原承包单位为纳税人,对已按独立核算原则征收所得税的按原办法执行。林业部直属森工企业以总公司为纳税人,均年终一次交纳所得税,同时对所缴税款超过原承包利润基数部分…  相似文献   

15.
加强管理 做好木材检验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检验工作是森工企业木材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其工作效果的好坏 ,既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又关系到木材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 ,加强木材检验工作 ,对森工企业按市场需求优化设计生产木材产品 ,实现企业集约经营都具有重要意义。1 加强培训 ,建设高素质的木材检验队伍要做好木材检验工作 ,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木材检验队伍。首先必须加强对木材检验人员思想政治教育 ,使其牢固树立以局为家 ,勇于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思想和对全局职工负责的主人翁精神 ,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地做好本职工作。使木材检验人员增强对…  相似文献   

16.
南方集体林区森工企业,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只将木材销售收入填入“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将木材以外的产品销售收支差额填入“其他业务利润”项目,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南方集体林区森工企业,实现了多种经营,除木材产品以外,还有工厂、商店、服务、种养殖。建筑和运输业等。据有关会计资料显示,木材产品以外的产品销售收入要占总营业收入的60%,如果只把木材产品销售收入填入“主营业务收入”是不全面的,只能给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应该把企业所有的产品销售收入都纳入“主营业务收入”。“…  相似文献   

17.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等应收而尚未及时收到的款项。应收账款属于企业流动资产中的权益性资产,在企业的活动中,流动资产中的权益性资产比重越少越好。目前森工企业应收账款普遍居高不下,甚至并有上升趋势。下面就应收账款的产生和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出几点看法。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1.森工企业生产的木材和以木材为原料加工的产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销售不出去,就会发生变质、降等、降价。企业为了把这部分产品销售出去尽量减少经济损失,不得不采取先发货、后收款的结算办法,造成应收账款的增加。2.…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国有林区的经营方向正在逐步调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经营格局正在逐步打破.但另一方面,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木材产量的调减,森工企业的木材加工厂、机修厂等单位大部分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造成大幅度亏损,使森工企业多年积累下的巨额银行债务无力偿还.为了使国有森工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下得到发展,彻底解决国有森工企业的银行债务负担,提出以下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9.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搞活企业、振兴林业的根本途径.1.现有经营机制的弊端经过几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森工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企业初步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开始步入市场.但在巨大的计划经济惯性的作用下,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还有诸多方面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应的地方,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是作为生产车间的林场(所)仍然躺在林业局身上吃大锅饭,每年由林业局下达各项生产计划,并以此来核定生产成本和费用,实行费用包干、节余按比例分成,这虽然比旧的管理经营机制前进了一步,但并没有跳出旧的管理模式的框框.弊端是:第一,林业局与林场(所)没有实行经济利益挂钩、现在实行的节余分成,对基层吸引力不大,节余后,基层得不到实惠,经营的再好也只不过得金牌、银牌,促使基层单位想方设法把费用花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的积极性,经营管理者的作用得不到发挥,缺乏长远思想.在场所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表现为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现行补偿方式的弊端按现行森工会计制度规定:南方集体林区采运企业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是通过林业主管部门对木材收取一定比例的更新改造资金,然后按其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我省木材公司按7%,贮木场按5%)返回而实现的。在木材放开后的集体林区继续实行这一补偿方式有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