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下乡采访时常听到农民抱怨,好多下乡支农干部对“农事”一问三不知,这让农民们很失望。下乡“支农”,把好技术、好经验、好方法传授给农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笔者建议,各地在选派支农干部时,应把好人员关,被选派的支农干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三下乡”活动受到农民欢迎。但不少地方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农村生活、生产困难很多,仅靠一时的“三下乡”服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各级干部常到农家看看,多做一些实在的服务工作。   现在干部下乡条件好了,工作服务对象、方法都发生了变化,虽不同 60年代那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但那时干部的艰苦作风值得发扬光大,农民盼望孔繁森式的干部常到农家来。特别是城里的干部也应常下乡,做好本行业的支农服务工作。   干部常到农家看看,实际上是体察民情、调查研究的过程,干部常到农家去,不能为农民增加负担,要…  相似文献   

3.
时下.正逢春耕时节,各地各部门纷纷派出干部下乡支农,旨在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但是,据笔者了解,一些支农干部并不“知农”。正是由于不“知农”,所以在支农过程中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致使支农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4.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十五”期间如何发挥支持“三农”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面临的又一新课题。   1、切实端正方向,改进支农服务。随着支农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前,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上,应重新审视在“三农”服务中的经验与问题,要按照自身的定位,切实找准自己的位置,真正立足于农村、服务好农业和农民。同时,要恢复组建农村信用合作社初期形成的“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优良传统,使农村信用社真正了解农村、理解农民、服务农业,以推…  相似文献   

5.
农家心事     
读者来信农民不欢迎不知农的干部编辑同志:党中央发出建设新农村号召以后,各级党政机关和涉农部门纷纷派出干部下乡支农,掀起了一股又一股支农热潮。然而有部分支农干部却不知农:对农村政策一知半解,对农业科技知之甚少,对村民纠纷束手无策。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支农”干部,农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新余市今年选派机关干部下乡包村扶贫,变往年单项指派为双项选择,农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直接到市直单位“点将”。目前,全市已有60余名机关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被农民请进了村里。 机关干部下乡包村蹲点,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为老百姓想  相似文献   

7.
一、严把“贷款投向关”,通过农村信用社把支农再贷款投放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近几年来,为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辽宁省铁岭市中心支行确立了把再贷款投放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的方向。为此,一是积极与地方党政和有关部门沟通,了解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重点,做到心中有数。由于经常保持信息沟通,地方政府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划与措施,我们都能够比较及时、准确地掌握,为安排金融支农工作争取了主动权。二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测算资金需求量。每年都要及时组织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深入村屯对农民生产计划、种植品种、资金需求进行大…  相似文献   

8.
报载,去年安徽省临泉县农业局打破送科技下乡的常规,先由各乡镇和农民根据时令上报技术难题,确定“菜单”,再及时安排专家下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难题,给农民送去一份精美的“菜肴”。  农民“点菜”,专家“做菜”,是送科技下乡的一种新形式。它好就好在增强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能让农民及时“吃”上合乎各自“口味”的科技“菜肴”。  近年来,有些农业和科技部门送科技下乡往往不大研究农时和对象,忽视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送去的科学技术不是暂时用不上,就是把张三缺少的技术送给了李四。而农民根据…  相似文献   

9.
农民“三秋”生产有十盼一盼支农资金早到位,确保全年收购农产品不打“白条”。二盼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农技人员勤指导,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三盼“三秋”农用物资早供应,品种齐全、质量好、价格合理,送货下乡方便群众。四盼打假扫劣一抓到底,对坑农害农行为进行...  相似文献   

10.
报载:余江县锦江镇一改以前驻村支农干部由镇政府统一下派的方式,由各村自己挑选。最近一次共有37名镇干部被各村“抢”走,有3名干部则没农民要。镇里对“落选”者,将作“待岗”处理,停发下乡补助费、奖金等,要求他们重新学习农村工作知识,争取成为受农民欢迎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科技下乡工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农业科普咨询”、“农民夜校”等,旨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但据笔者调查,目前在农村开展的各种农业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下乡采访中发现.当前,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存在着有学历,但对农业生产知识了解却不多的现象。有的青年农民不掌握农作物种植要领,不懂得农业管理技术,此现象十分普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支农不知农?听起来似乎荒唐,但确有其事。近年来,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许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贷款政策,如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下发《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指导意见》等等,但是一些农村信用社干部对农业、农村经济知之甚少,对农业贷款贷前调查显得无从下手,存在畏贷和惜贷心理,导致农业贷款“农转非”问题突出。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上如何做到知农?笔者认为,首先要始终明确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多为农民群众雪中送炭。其次,农村信用社要招聘一些农技人员充实信贷员队伍,…  相似文献   

14.
农民“点菜” ,专家“做菜” ,是送科技下乡的一种新形式。它好就好在增强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 ,能让农民及时“吃”上合乎各自“口味”的科技“菜肴”。近年来 ,有些农业和科技部门送科技下乡往往不大研究农时和对象 ,忽视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送去的科学技术不是暂时用不上 ,就是把张三缺少的技术送给了李四 ,不对路。而农民根据时令和生产实际上报技术难题 ,确定“菜单” ,由农业专家“做菜” ,这样的“菜肴”适合农民的口味 ,农民爱吃 ,到嘴到肚 ,哪有不欢迎的 !农民“点菜” ,专家“做菜” ,增强了下乡科技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些地方村级财务管理比较混乱,集体资金乱收乱支、无偿占用、手续不健全、帐目不公开等多处可见。笔者认为,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应把好“五关”:1.资金收取关。这是农村财务管理的核心。现在资金收取环节普遍存在“四多”:一是收取的资金名目多,既有农民依法...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汶上县康驿信用社牢固树立以农为本的思想,把支持农民致富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投向,坚定不移地做好信贷支农工作,走出了一条与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谱好支农曲,唱好共建戏。为充分体现信用社的办社宗旨,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农村市场,他们结合全市“转变作风年”活动,主动和农民“同唱一台经济戏,共念一部致富经”,发起了“干部下乡、信贷下村、扶贫到户”的“共建农村致富工程”,全体于部职工各自选定了帮富村、共建户,结成共建村92个、共建户714户…  相似文献   

17.
当前,信贷支农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任务,也是农村信用社永恒的发展主题。但是不少地区的信贷支农工作还停留的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开展。少数信贷人员对支衣工作的内涵理解不是很透彻,把支农工作只定格在“菜篮子”、“米袋子”等常规项目上,使支农工作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笔者长年工作在信贷支农第一线,认为信贷支农必须树立士心士意为农服务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扬“背包下乡”优良传统,走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把服务“三农”作为创立农村信用社良好社会信誉的根本途径。根据广大农民群众从事生产经营和现实需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下乡是“三下乡”活动的重头戏,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但据了解,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已不满足科技下乡千篇一律地发资料、讲大课、开方取药,他们对科技下乡有许多新要求。要“常”下乡,莫“赶潮”。有些地方的科技下乡走形式,赶潮流,一窝蜂,而且多为季节性、突击性的,农民形容“热闹一二天,雨过地皮干”,学得“不解渴”、“不过瘾”;一些地方科技下乡几乎是“清一色”发资料、发书籍、讲大课,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有限,不少人听不明、看不懂。因此,农民希望科技下乡要“对症下药”,讲实际、…  相似文献   

19.
干部下乡吃“派饭”的传统不能丢过去干部下乡工作,都到村民家里吃派饭,这不仅有利于干部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使干部更了解农民,关心农民疾苦,还能减少集体开支,减轻农民负担。近些年,许多地方干部下乡不再吃派饭。村里来了人,不是在饭店招待,就是安排到村里的饭...  相似文献   

20.
干部变农民     
报载,山东省文上县有500多名县、乡干部走出机关,来到田间地头,承租农民的土地,建成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当起了“农民”。干部们到田间当“农民”,笔者以为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干部大多数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他们承包土地,可以选择技术含量高、市场行情好的项目,经济效益明显,在农民中有示范作用,帮助农民克服面对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干怕风险,敢干不会干”的顾虑,从而带动农民走上“两高一优”致富路。二是干部参加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困难和辛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有利于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