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发展与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加剧。城市群作为经济、人口、资源等要素聚集的中心,在其快速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互不协调的情况。为此,构建了中原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的9个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判断,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个城市协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目的是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使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状况更加透明,便于预警和调控。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区划分也日益凸显,作为我国中部重点开发区域,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逐渐被提出,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那么在新形势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审视中原城市群也将是一个新的内容。城市群的规模结构一方面指的是其内部不同层次的城市,另一方面是不同大小的城市,即质和量不等的城市的组合。分析规模结构可以了解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等级关系,及城市的规模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绮 《市场周刊》2004,(10):3-5,24
本文探讨了有关城市竞争的三个问题,即城市之间产生竞争的基本条件及表现形式、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战略选择的依据。并以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合为切入点,引入博弈论,初步探讨了城市竞争,城市之间的竞争的表现形式,以南京与上海的竞合为例阐明了城市的竞争战略如何选择,应如何培育城市的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4.
中原城市群被纳入国家规划,将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运用Eviews 6.5对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12个样本城市,9个影响竞争力发展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主成分进行统计得分和综合竞争力排名,得出中原城市群竞争力较弱的结论。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竞争力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原城市群发展对策与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崛起必须发挥城市群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提出树立整体理念、提高郑州首位度、建设郑汴洛城市和工业发展走廊、明确群内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建立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机制等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大趋势,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成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提高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加快城市群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起源,从社会发展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经济发展竞争力、城市群整合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7.
舒银燕 《商业时代》2012,(7):125-126
城市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和未来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的发展与其产业整合能力密切相关.中原城市群内郑州的第三产业,开封的第一产业和洛阳、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及济源等城市的制造业的相对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城市群内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偏高,产业分工有待优化.文章指出,中原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有赖于中心城市郑州调整产业结构和向周边城市转移低端制造业,引领城市群分工,有利于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聚集带,并创新约束和激励机制以组织和协调城市群的产业整合.  相似文献   

8.
赵辉  陈楠 《现代商业》2011,(21):201-203
以区域内的经济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原城市群内9个地级市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数据做实证研究,通过利用河南省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在区域发展的经济理论基础上,应用熵理论,建立了一个熵权系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内9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竞争力做出排名和评价解释,并对中原城市群今后的发展给出一定的预测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原城市群各市竞争力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在区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群地区空间布局结构是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空间分异的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化浪潮的寸寸推移,城市已不是原有意义的人口集合,城市组群、区域一体化,在国家和地区单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为研究蓝本,利用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辐射力分析,建立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数字与汉字的异同中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整个竞争体系的核心所在,当今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日益呈现出网络状的复杂关系,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比区位、工业综合度等传统特征更为重要.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包含着生命个体之间的竞争与和谐共生的丰富原理,借鉴生态位理论,可以为城市之间的和谐竞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喆 《中国市场》2011,(32):158-159
城市群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分布状态。发挥中原城市群带动作用是中原崛起的重要途径,而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其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新乡市与中原城市群其他省辖市在生产要素竞争力方面的对比分析,以实证数据和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生产要素部分为基础,指出新乡市应把握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机遇,准确定位,强化优势、弥补不足,形成与周边城市尤其是省会郑州市互补融合的产业格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逐步改善,提升在中原城市群中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新乡市与中原城市群其他省辖市在生产要素竞争力方面的对比分析,以实证数据和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生产要素部分为基础,指出新乡市应把握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机遇,准确定位,强化优势、弥补不足,形成与周边城市尤其是省会郑州市互补融合的产业格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逐步改善,提升在中原城市群中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4.
王东东 《商业时代》2015,(11):133-134
郑州等九城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区。中原城市群九城之间簇群融合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提出要强化郑洛双核效应、培育新的一体化城市、完善领导体制、推进公共事业一体化、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来推动九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中部城市群竞争中的国家区域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荣胜 《商业研究》2006,(5):129-131
正确认识中部崛起中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国家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政策。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扩大区域竞争力的需要是中部各省竞相打造城市群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局面可能诱发重复建设和非城市群地区的进一步边缘化。在中部应当采取“双层多极”网络的发展战略,国家应通过多元化的政策把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培育成国家级的增长极,使其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尽快建设中部地区增长极之间以及通往沿海地带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促进东部产业向中部的转移,并积极推进中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内旅游地之间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为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旅游地之间也需要加强合作,以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实现协同效应.本文以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旅游竞争和合作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在竞合条件下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对策,以实现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因子分析的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城市间的竞争力日益体现在城市群的竞争力上。城市群竞争力提高又依赖于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协调和各城市自身综合势力的提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义乌市的综合得分高于金华市,继而提出了基于评价得分的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即加强“金义”主轴、“义东永”产业整合和加强区域外向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内在涵义,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其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与比较。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表现为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圈之间的竞争,既包含表层的竞争(企业,产品等的竞争),也包含深层次的竞争(区域品牌竞争)。武汉城市圈作为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如何建设区域品牌,对实现中部崛起意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是可以测度的,但首要前提是对"城市质量"的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构建"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其测定问题,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测定了其群内城市的"城市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